×

面向立体定向神经外科同心管机器人的优化控制。 (英语) Zbl 1484.92039号

小结:我们考虑立体定向神经外科中同心管的设计和控制问题。其目标是以最佳方式实现套管的配置,将颅盖骨上的入口点连接到大脑中预先指定的区域。与此任务相关的关键问题是套管的机械行为和大脑的地形。我们提出了一个最优控制问题,以确定一条可行的路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因缺少跟随者-领导者行为而造成的大脑损伤。数值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潜力。

MSC公司:

92 C50 医疗应用(通用)
92C20美元 神经生物学
93C85号 控制理论中的自动化系统(机器人等)
49N90型 最优控制和微分对策的应用

软件:

WORHP公司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摩尔,A.J。;Newell,D.W.,《神经外科》。原理与实践(2005),施普林格专科外科系列,伦敦:施普林格Verlag
[2] Godage,I.S。;雷米雷斯,A.A。;Wirz,R。;韦弗,K.D。;Burgner-Kahrs,J。;Webster,R.J.III,《机器人脑出血后送:同心管机器人的扫描方法》,1447-1452(2015)
[3] Faust,R.A.,《外科机器人:历史、当前和未来应用》(2007年),Nova出版社
[4] Ng,A.T。;Tam,P.,机器人辅助手术的现状,香港医学杂志,20,241-250(2014)·doi:10.12809/小时j134167
[5] Burgner-Kahrs,J。;Rucker,D.C。;Choset,H.,《医疗应用连续机器人:调查》,IEEE Trans。罗布。,31, 1261-1280 (2015) ·doi:10.1109/TRO.2015.2489500
[6] Burgner-Kahrs,J。;吉尔伯特,H.B。;Granna,J。;斯旺尼,P.J。;Webster,R.J.III,同心管连续体机器人的工作空间特征,1269-1275(2014)
[7] Bergeles,C。;戈斯林,A.H。;瓦西利耶夫,N.V。;Codd,P.J。;Del Nido,P.J。;Dupont,P.E.,《基于任务和解剖约束的同心圆管机器人设计和优化》,IEEE Trans。罗布。,31, 67-84 (2015) ·doi:10.1109/TRO.2014.2378431
[8] Alterovitz,R。;帕蒂尔,S。;Derbakova,A.,《快速探索路线图:权衡探索与优化运动规划中的精细化》,3706-3712(2011)
[9] 托雷斯,L.G。;Alterovitz,R.,使用基于机械模型的同心管机器人运动规划,5153-5159(2011)
[10] 贝加尔,C。;托雷斯,L.G。;Alterovitz,R.,使用基于采样的运动规划优化同心管机器人组的设计参数,4381-4387(2015)
[11] 洛杉矶里昂。;韦伯斯特,R.J.III;Alterovitz,R.,主动套管的运动规划,801-806(2009)
[12] 阿诺,T。;Madsen,J.R。;Dupont,P.,《使用同心管方法设计连续体机器人的算法:神经外科示例》,667-673(2011)·doi:10.1109/ICRA.2011.5980311
[13] 佛罗里达州坎普。;沃斯曼,K。;格雷纳-佩特,C。;Büskens,C。;Sattel,T.,立体定向神经外科的最优控制问题,收录于MathMod 2018扩展摘要卷,ARGESIM报告,55,67-68(2018)
[14] Rucker,D.C。;韦伯斯特三世,R.J。;Chirikjian,G.S。;Cowan,N.J.,《同心管连续体机器人的平衡构象》,国际期刊Rob。Res.,29,1263-1280(2010)·doi:10.1177/0278364910367543
[15] Rucker,D.C.,《连续体机器人的力学:基于模型的传感和控制》,博士diss(2011),范德比尔特大学
[16] 阿曼诺夫,E。;Nguyen,T.D。;Burgner-Kahrs,J.,《特定患者管状连续体机械手的增材制造》,9415(2015)
[17] Van Humbeeck,J。;Aernoudt,大肠杆菌。;Delaey,L。;李,L。;Verguts,H。;Ortin,J.,形状记忆合金的滞后转变行为,Revue。物理学。申请。,23, 557-564 (1988) ·doi:10.1051/rphysap:01988002304055700
[18] 格雷纳-佩特,C。;Sattel,T.,《关于平面形状记忆管状连续体结构中伪弹性材料行为的影响》,Smart Mater。结构。26 (2017) ·doi:10.1088/1361-665X/aa8dc7
[19] 哈·J。;Fagogenis,G。;Dupont,P.E.,《同心管道机器人运动学中管道间隙建模和摩擦效应边界》,IEEE Trans。罗伯。,35, 353-370 (2019) ·doi:10.1109/TRO.2018.2878906
[20] 哈·J。;F.C.公园。;Dupont,P.E.,《优化管道预曲率以提高同心管道机器人的弹性稳定性》,IEEE Trans。罗布。,33, 22-37 (2017) ·doi:10.1109/TRO.2016.2622278
[21] 吉尔伯特,H.B。;奈马特,J。;韦伯斯特,R.J.III,《同心管机器人作为可操纵针:实现以下领先部署》,IEEE Trans。罗布。,31, 246-258 (2015) ·doi:10.1109/TRO.2015.2394331
[22] 沃斯曼,K。;Mehrez,M.W。;Mann,G.K。;戈辛,R.G。;Pannek,J.,MPC中开环和闭环控制的相互作用,Automatica,82,243-250(2017)·Zbl 1372.93101号 ·doi:10.1016/j.automatica.2017.04.038
[23] Mehrez,M.W。;沃斯曼,K。;Mann,G.K。;戈辛,R.G。;Faulwasser,T.,《无终端稳定约束的移动机器人预测路径跟踪》,IFAC Pap。在线,50,9852-9857(2017)·doi:10.1016/j.ifacol.2017.08.907
[24] 杜邦,P。;洛克,J。;Butler,E.,同心管机器人的扭转运动学模型,3851-3858(2009)
[25] 哈·J。;Dupont,P.E.,《将管对管间隙纳入同心管机器人运动学》,6730-6736(2017)
[26] Brunenberg,E.J.L。;维拉诺娃,A。;Visser-Vendewale,V。;Temel,Y。;阿克曼,L。;平板,B。;Ter Haar Romeny,B.M.,《脑深部刺激的自动轨迹规划:可行性研究》,584-592(2007)
[27] Ehrgott,M.,《多准则优化》(2005),Springer·Zbl 1132.90001号
[28] Eichfelder,G.,《多目标优化中的自适应标量化方法》(2008),向量优化,施普林格-柏林-海德堡出版社·Zbl 1145.90001号
[29] Büskens,C。;Wassel,D.,《ESA NLP求解器WORHP》,摘自《建模与优化》。《空间工程》,85-110(2012),纽约施普林格出版社·Zbl 1365.90007号 ·doi:10.1007/978-1-4614-4469-54
[30] Nikolayzik,T。;Büskens,C。;Gerdts,M.,用WORHP进行非线性大规模优化,13(2010)
[31] 克诺尔,M。;Büskens,C.,《从WORHP到TransWORHP》(2012年)
[32] 福尔瓦瑟,T。;Findeisen,R.,约束输出路径跟随的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IEEE Trans。在自动模式下。控制。,61, 1026-1039 (2016) ·Zbl 1359.93193号 ·doi:10.1109/TAC.2015.2466911
[33] Grüne,L。;Pannek,J。;Seehafer,M。;Worthmann,K.,带时变控制时域的无约束非线性mpc方案分析,SIAM J.控制优化。,48, 4938-4962 (2010) ·兹比尔1208.49046 ·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137/090758696
[34] 弗拉佐利,E。;Bullo,F.,关于对称动力系统的量化和最优控制,817-823(2002)
[35] 弗拉佐利,E。;Dahleh,M。;Feron,E.,具有对称性的非线性系统的基于机动的运动规划,IEEE Trans。罗布。,21, 1077-1091 (2005) ·doi:10.1109/TRO.2005.852260
[36] 佛罗里达州坎普。;Ober-Blöbaum,S。;Worthmann,K.,《模型预测控制中的对称和运动基本原理》,《控制数学、信号和系统》。(2019), 31(4): 455-485. doi:10.1007/s00498-019-00246-7·Zbl 1426.93092号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