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体心脏体积测量的建模和表示。 (英语) Zbl 1233.92046号

摘要:本文研究了从一组医学图像中自动构建三维心脏模型,将其表示为可变形形状,并使用它进行体积测量。这不仅大大提高了其可靠性和准确性,而且还可以获得有价值的新信息,如各种评估和动态体积测量。该方法基于一个由数百个患者图像集通过遗传算法训练而成的灵活模型,该模型利用心脏形状的完整分割形成心脏几何模型。对于一个新病人的图像集,使用一种解释方案来获取其形状并评估一些重要参数。除了自动评估传统的心脏功能外,还可以从容量分析中识别出一些心血管疾病的新信息。

MSC公司:

92 C55 生物医学成像和信号处理
92 C50 医疗应用(通用)
94A08型 信息与通信理论中的图像处理(压缩、重建等)
92-08 生物问题的计算方法
90 C59 数学规划中的近似方法和启发式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S.Y.Chen,J.Zhang,H.Zhanng等人,“心肌运动分析用于测定人体心脏tei指数”,《传感器》,第10卷,第12期,第11428-11439页,2010年·doi:10.3390/s1011211428
[2] D.Moroni、S.Colantonio、O.Salvetti和M.Salvetty,“通过形状建模进行心脏变形模式分析”,模式识别和图像分析,第19卷,第2期,第262-270页,2009年·doi:10.1134/S1054661809020084
[3] X.Huang和D.N.Metaxas,“变形:可变形形状和外观模型”,IEEE模式分析和机器智能汇刊,第30卷,第8期,第1444-1459页,2008年·doi:10.1109/TPAMI.2007.70795
[4] R.I.Ionasec,I.Voigt,B.Georgescu等人,“4-D心脏CT和TEE对主动脉瓣和二尖瓣的患者特异性建模和量化”,IEEE医学成像汇刊,第29卷,第9期,文章编号5458068,第1636-1651页,2010年·doi:10.1109/TMI.2010.2048756
[5] S.Y.Chen和Q.Guan,“可变形NURBS模型用于心脏功能测量的参数形状表示”,IEEE生物医学工程学报,第58卷,第3期,第480-487页,2011年。
[6] T.Arts、F.W.Prinzen、T.Delhaas、J.R.Milles、A.C.Rossi和P.Clarysse,“利用局部正弦波建模绘制心脏位移和变形图”,IEEE医学成像学报,第29卷,第5期,文章编号5437350,pp.1114-1123,2010·doi:10.1109/TMI.2009.2037955
[7] M.Yamamuro,E.Tadamura,S.Kubo等人,“利用多排CT和节段重建算法进行心脏功能分析:与超声心动图、SPECT和MR成像的比较”,《放射学》,第234卷,第2期,第381-390页,2005年·doi:10.1148/radiol.2342031271
[8] G.Germano,H.Kiat,P.B.Kavanagh等人,“门控心肌灌注SPECT射血分数的自动量化”,《核医学杂志》,第36卷,第11期,第2138-2147页,1995年。
[9] C.Lorenz和J.V.Berg,“心脏的综合形状模型”,《医学图像分析》,第10卷,第4期,第657-670页,2006年·doi:10.1016/j.media.2006.03.004
[10] M.E.Barley、A.M.Galea、A.A.Armondas、T.S.Rosbury和G.B.Hirschman,“新型导管引导方法在模型模型中用于室性心动过速消融治疗的验证”,IEEE生物医学工程学报,第56卷,第3期,文章ID 4663616,第907-910页,2009年·doi:10.1109/TBME.2008.2006274
[11] S.Y.Chen,“4D图像中的心脏变形力学”,《电子快报》,第43卷,第11期,第609-611页,2007年·doi:10.1049/el:20070576
[12] G.Luo和P.A.Heng,“LV形状和运动:基于B样条的变形模型和序列运动分解”,IEEE生物医学信息技术汇刊,第9卷,第3期,第430-446页,2005年·doi:10.1109/TITB.2005.847508
[13] O.Ecabert,J.Peters,H.Schramm等人,“CT图像中基于模型的心脏自动分割”,IEEE医学成像学报,第27卷,第9期,文章编号4505365,第1189-1202页,2008年·doi:10.1109/TMI.2008.918330
[14] H.Lu、S.Liu、W.-L.Wang和S.Y.Chen,“使用遗传算法生成点分布模型”,《第四届国际会议论文集:电子科学、信息和通信技术》,突尼斯,2007年3月。
[15] T.F.Cootes和C.J.Taylor,“计算机视觉外观的统计模型”,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技术代表,2004年。
[16] A.Andreopoulos和J.K.Tsotsos,“用于心脏MRI分析的形状和外观的有效和通用统计模型”,《医学图像分析》,第12卷,第3期,第335-357页,2008年·doi:10.1016/j.media.2007.12.003
[17] J.Koikkalainen,T.Tolli,K.Lauerma等人,“统计形状模型训练集的人工放大方法”,IEEE医学成像学报,第27卷,第11期,文章编号4591396,第1643-1654页,2008年·doi:10.1109/TMI.2008.929106
[18] C.Izard、B.Jedynak和C.Stark,“磁共振脑图像的自动标记”,《SPIE国际医学成像研讨会论文集》,第5747卷,第1329-1340页,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2005年。
[19] C.Mclntosh和G.Hamarneh,“用于医学图像分割的遗传算法驱动的统计变形模型”,《遗传和进化计算会议论文集》(GECCO’06),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2006年7月。
[20] T.T.Jiang、S.Y.Chen和Y.Xu,“基于圆柱形B样条曲面模型的人体心脏三维表示和体积测量”,载于《国际生物医学工程与信息学会议论文集》,第765-769页,中国海南三亚,2008年5月。
[21] B.Zhang和J.F.M.Molenbroek,“基于三维表面人体测量中激光扫描技术的双双B样条技术对人头的表示”,《应用人类工效学》,第35卷,第5期,第459-465页,2004年·doi:10.1016/j.apergo.2004.03.12
[22] S.Y.Chen和Y.F.Li,“深度传感条纹边缘模糊的确定”,IEEE传感器杂志,第11卷,第2期,文章ID 5585653,第389-390页,2011年·doi:10.1109/JSEN.2010.2070062
[23] S.Y.Chen、H.Tong、Z.Wang、S.Liu、M.Li和B.Zhang,“视觉处理的改进广义信念传播”,《工程中的数学问题》,2011年第卷,文章ID 416963,12页,2011年·Zbl 1202.94026号 ·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155/2011/416963
[24] A.I.Veress、W.P.Segars、B.M.W.Tsui和G.T.Gullberg,“将定义梗死的左心室有限元模型并入XCAT成像模型”,IEEE医学成像学报,第30卷,第4期,第915-927页,2011年。
[25] K.Punithakumar、I.B.Ayed、A.Islam、I.G.Ross和S.Li,“通过多模型滤波跟踪心内膜运动”,IEEE生物医学工程学报,第57卷,第8期,文章编号5471238,第2001-2010页,2010年·doi:10.1109/TBME.2010.2048752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