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具有测量噪声和二进制通信的多智能体系统的平均一致性。 (英语) Zbl 1432.93308号

摘要:本文研究了一类具有二值通信的多智能体系统(MAS)的平均一致性问题。由于通信信道带宽有限,每个代理只能在测量噪声下获得其邻居的二值信息。为了寻求一致性,我们交替结合状态估计和控制设计,提出了一种具有分布式策略的两尺度多智能体一致性算法。在状态估计过程中选择指数步长,可以证明该估计方法是渐近有效的。此外,通过利用基于邻域状态估计设计的分布式控制律,我们进一步证明了所提出的平均一致性算法是收敛的。此外,给出并证明了所提出的平均一致性算法。最后,本文还给出了一些仿真结果,证明了所得结果的有效性。

MSC公司:

93D50型 共识
93甲16 多代理系统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Artstein,Z.,“集值度量”,Trans。阿默尔。数学。Soc.,第165卷,第103-125页(1972年)·Zbl 0237.28008号
[2] Cai,K.,“一般随机网络上的平均”,IEEE Trans。自动。对照,第57卷,第12期,第3186-3191页(2012年)·Zbl 1369.93689号
[3] Carli,R.、F.Fagnani、P.Frasca、T.Taylor和S.Zampieri,“传输噪声或量化网络的平均共识”,Proc。《欧洲控制会议》,希腊,第1852-1857页(2007年)。
[4] Liu,W.,C.Yang,F.Deng,and J.Liang,“具有测量噪声的一般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同步”,《亚洲控制杂志》,第19卷,第2期,第510-520页(2017年)·Zbl 1365.93019号
[5] Chen,S.M.,H.Q.Pei,Q.X.Zhu,“可扩展智能系统群集行为共识问题研究”,第七届世界大会。智能控制和自动化,2008年。WCICA 2008,IEEE,重庆,第8228-8233页(2008)。
[6] Liu,D.,A.Hu和D.Zhao,“通过事件触发的钉扎控制实现多代理网络的分布式共识”,亚洲控制杂志,第19卷,第2期,第614-624页(2017)·Zbl 1365.93018号
[7] Frasca,P.、R.Carli、F.Fagnani和S.Zampieri,“量化通信网络的平均共识”,《国际鲁棒非线性控制》,第19卷,第16期,第1787-1816页(2009年)·Zbl 1298.93314号
[8] Guan,Y.Y.和H.K.Wang,“集值信息系统”,《信息科学》。,第176卷,第17期,第2507-2525页(2006年)·Zbl 1101.68095号
[9] Huang,M.和J.H.Manton,“寻求共识的随机近似:均方和几乎肯定收敛”,Proc。第46届IEEE决策与控制会议,洛杉矶新奥尔良,第306-311页(2007年)。
[10] Huang,M.和J.H.Manton,“测量噪声下的随机一致性寻求:收敛性和渐近正态性”,2008年Amer。控制委员会,IEEE,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第1337-1342页(2008年)。
[11] Cheng,L.、Z.G.Hou和M.Tan,“具有通信噪声和固定拓扑的线性多代理系统的均方一致性协议”,IEEE Trans。自动。《控制》,第59卷,第1期,第261-267页(2014年)·Zbl 1360.93020号
[12] Chen,Z,Y.Huang,D.Li和C.Tang,“无线传感器和执行器网络中二阶一致性的分布式邻接权重设计”,《亚洲控制杂志》,第19卷,第4期,第1365-1374页(2017年)·Zbl 1370.93008号
[13] Jadbabaie,A.、J.Lin和A.S.Morse,“使用最近邻规则协调移动自治代理组”,IEEE Trans。自动。《控制》,第48卷,第6期,第988-1001页(2003年)·Zbl 1364.93514号
[14] Kar,S.和J.M.F.Moura,“传感器网络中的分布式共识算法:量化数据和随机链路故障”,IEEE Trans。《信号处理》,第58卷,第3期,第1383-1400页(2010年)·Zbl 1392.94269号
[15] Li,T.,M.Fu,L.Xie和J.F.Zhang,“有限通信数据速率的分布式共识”,IEEE Trans。自动。对照,第56卷,第2期,第279-292页(2011年)·Zbl 1368.93346号
[16] Mesbahi,M.和M.Egerstedt,《多智能体网络中的图论方法》,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普林斯顿(2010)·Zbl 1203.93001号
[17] Olfati‐Saber,R.,“多智能体动态系统的集群:算法和理论”,IEEE Trans。自动。对照,第51卷,第3期,第401-420页(2006年)·兹比尔1366.93391
[18] Zhang,H.,Z.Chen和X.Mo,“使用有向非循环图向一致性网络添加边的效果”,IEEE Trans。自动。《控制》,第62卷,第9期,第4891-4897页(2017年)·Zbl 1390.90193号
[19] Jenabzadeh,A.、B.Safarinejadian和F.Mohammadnia,“传感器网络中一类连续时间非线性随机系统的分布式一致性滤波器”,《亚洲控制杂志》,第19卷,第4期,第1284-1294页(2017年)·Zbl 1370.93278号
[20] Ponomarev,A.、Z.Chen和H.T.Zhang,“具有延迟的多代理系统一致性的离散时间预测反馈”,IEEE Trans。自动。《控制》,第63卷,第2期,第498-504页(2018年)·Zbl 1390.93071号
[21] Tang,G.G.和L.Guo,“线性化vicsek模型的收敛性分析”,《控制会议》,哈尔滨,中国,第379-382页(2007年)。
[22] Wang,L.Y.,J.F.Zhang和G.G.Yin,“使用二进制传感器的系统识别”,IEEE Trans。自动。《控制》,第48卷,第11期,第1892-1907页(2003年)·Zbl 1364.93836号
[23] Wang,L.Y.,J.F.Zhang和G.G.Yin,“利用量化观测识别hammerstein系统”,SIAM J.Control Optim。,第48卷,第7期,第4352-4376页(2010年)·Zbl 1210.93077号
[24] Wang,M.H.和K.Uchida,“通信中信号幅度受限的多智能体系统共识”,2012年Proc。SICE年度大会,IEEE,日本秋田,第108-112页(2012)。
[25] Xavier,J.、D.Jakovetic和J.M.F.Moura,“具有相关交换拓扑的一致性算法的权重优化”,IEEE Trans。信号处理。,第58卷,第7期,第3788-3801页(2010年)·Zbl 1391.90127号
[26] Zhao,Y.L.,L.Y.Wang,G.G.Yin,and J.F.Zhang,“利用二值输出观测值识别维纳系统”,Automatica,第43卷,第10期,第1752-1765页(2007年)·Zbl 1119.93067号
[27] Zhao,Y.L.,T.Wang和J.F.Zhang,“具有二进制通信的多智能体系统的平均共识”,《SICE年会论文集》,日本名古屋,第14-17页(2013)。
[28] Zhao,Y.L.,J.F.Zhang,L.Y.Wang和G.G.Yin,“利用量化观测识别Hammerstein系统”,SIAM J.控制优化。,第48卷,第7期,第4352-4376页(2010年)·Zbl 1210.93077号
[29] Jadbabaie,A.、J.Lin和A.S.Morse,“使用最近邻规则协调移动自治代理组”,Proc。决策与控制会议,第3卷,IEEE,2953-2958(2003)。
[30] Hong,Y.、G.Chen和L.Bushnell,“技术公报:多智能体网络的领导-跟随控制的分布式观测器设计”,Automatica,第44卷,第3期,第846-850页(2008年)·Zbl 1283.93019号
[31] Cao,Y.、W.Yu、W.Ren和G.Chen,“分布式多代理协调研究的最新进展概述”,IEEE Trans。Ind.通知。,第9卷,第1期,第427-438页(2012年)。
[32] Kashyap,A,T.Basar和R.Srikant,“量化信息更新的共识”,IEEE决策与控制会议,美国圣地亚哥,第2728-2733页(2006年)。
[33] Liu,W.,F.Deng,and J.Liang,“有限带宽和时间延迟的多代理网络中的分布式平均一致性”,自动化Sinica IEEE/CAA J.,第1卷,第2期,第193-203页(2014年)。
[34] Wang,L.Y.,J.F.Zhang和G.G.Yin,“使用二进制传感器进行系统识别”,IEEE Trans。自动。《控制》,第48卷,第11期,第1892-1907页(2003年)·Zbl 1364.93836号
[35] Wang,L.Y.,G.G.Yin和J.F.Zhang,“使用二值观测联合识别植物理性模型和噪声分布函数”,Automatica,第42卷,第4期,第535-547页(2006年)·Zbl 1103.93024号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