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未知输入观测器的非线性伺服机构鲁棒自适应漏斗运动控制。 (英语) Zbl 1405.93068号

摘要:本文针对具有未知动力学(如非线性摩擦、参数不确定性和外部扰动)的伺服机构,提出了一种未知输入观测器。通过在一阶低通滤波器中引入辅助滤波变量,开发了一个未知输入观测器,其中只需要调整一个常数(滤波器参数)。利用跟踪误差代替比例因子,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漏斗变量,以改善控制系统的暂态和稳态性能。然后,定义了一个具有新的变换误差的滑模面,并用它设计了一个漏斗型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器,以实现有限时间收敛。此外,所提出的漏斗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器方法通过修改终端滑模流形避免了传统滑模控制中的奇异性问题。最后,给出了实验结果以说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案的有效性。

MSC公司:

93B12号机组 可变结构系统
93立方厘米 信息不完整的控制/观测系统
93立方厘米 控制理论中的非线性系统
93B35型 灵敏度(稳健性)
93C40型 自适应控制/观测系统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LiS、LiuZ。负载惯性变化的永磁同步电机系统的自适应速度控制。IEEE Trans Ind Electron公司。2009;56(8):3050‐3059.
[2] 胡C、姚波、王Q。未知输入死区系统的自适应鲁棒精确运动控制:一个带有对比实验的案例研究。IEEE Trans Ind Electron公司。2011;58(6):2454‐2464.
[3] 赵伟、伦克斯、高克斯。具有齿隙和摩擦的多电机驱动伺服系统的同步和跟踪控制。国际J鲁棒非线性控制。2016;26(13):2745‐2766. ·Zbl 1346.93205号
[4] WangS、RenX、NaJ、ZengT。具有规定跟踪性能的非线性伺服机构的基于扩展状态观测器的漏斗控制。2017年IEEE Trans-Autom科学与工程;14(1):98‐108.
[5] NaJ、ChenQ、RenX、GuoY。具有摩擦补偿的伺服机构的自适应规定性能运动控制。IEEE Trans Ind Electron公司。2014;61(1):486‐494.
[6] 苏伊士、郑驰、段碧。用于永磁同步电机精确运动控制的自动抗扰控制器。IEEE Trans Ind Electron公司。2005;52(3):814‐823.
[7] Linares‐FloresJ、Garcia‐RodriguezC、Sira‐RamirezH、Ramirez‐CardenasOD。低速PMSM定位系统的鲁棒反推跟踪控制器:设计、分析和实现。论文发表于:2015 IEEE国际工业技术会议(ICIT);2015; 西班牙塞维利亚。
[8] 周杰、王毅。永磁同步电机自适应反推速度控制器设计。IEE Proc Electr电力应用。2002;149(2):165‐172.
[9] 丁仕、刘乐、郑伟新。电动轮汽车的滑动模式直接偏航力矩控制设计。IEEE Trans Ind Electron公司。2017;64(8):6752‐6762.
[10] LascuC、BoldeaI、BlaabjergF。一类用于高性能感应电机驱动的无速度传感器滑模观测器。IEEE Trans Ind Electron公司。2009;56(9):3394‐3403.
[11] ChenQ、XieS、SunM、HeH。不确定航天器的自适应非奇异固定时间姿态稳定。IEEE Trans-Aerosp电子系统。2018https://doi.org/10.109/TAES.2018.2832998 ·doi:10.1109/TAES.2018.2832998
[12] 周Z、于杰、于赫、林茨。感应电机基于神经网络的离散时间指令滤波自适应位置跟踪控制。神经计算。2017;260(10):203‐210.
[13] DengM、IwaiZ、MizumotoI。结构不确定性对象输出反馈镇定的鲁棒并联补偿器设计。系统控制许可。1999;36(3):193‐198. ·Zbl 0913.93066号
[14] 佳音。具有解耦性能的鲁棒控制,用于变速运动下4WS车辆的转向和牵引。IEEE变速器控制系统技术。2000;8(3):554‐569.
[15] WangJ,LiS,YangJ,WuB,LiQ.,基于有限时间扰动观测器的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用于具有不匹配负载扰动的基于脉宽调制的DC-DC降压变换器。IET电力电子。2016;9(9):1995‐2002.
[16] WangS、RenX、NaJ。基于RISE的非线性伺服机构的渐近规定性能跟踪控制。IEEE Trans-Syst Man-Cybern系统。2017https://doi.org/10.109/TSMC.2017.2769683 ·doi:10.1109/TSMC.2017.2769683
[17] YuJ、ShiP、DongW、LinC。饱和输入非线性系统的基于指令滤波的模糊控制。IEEE Trans Cybern公司。2017;47(9):2472‐2479.
[18] YuJ、ChenB、YuH、LinC、ZhaoL。具有不确定扰动的非线性系统的基于神经网络的命令滤波控制。通知科学。2018;426:50‐60. ·Zbl 1447.93185号
[19] LiT、LiZ、WangD、ChenCLP。具有未知控制方向的随机非线性时变时滞系统的输出反馈自适应神经控制。IEEE Trans Neural Netw学习系统。2015;26(6):1188‐1201.
[20] 刘莉,刘玉杰,童S。一类严格反馈切换非线性系统的基于神经网络的自适应有限时间容错控制。IEEE Trans Cybern公司。2018https://doi.org/10.1109/TCYB.2018.2828308 ·doi:10.1109/TCYB.2018.2828308
[21] ChenQ、RenX、NaJ、ZhengD。具有非线性死区的不确定PMSM伺服系统的自适应鲁棒有限时间神经控制。神经计算与应用。2017;28(12):3725‐3736.
[22] ChenQ、ShiL、NaJ、RenX、NanY。一类具有输入输出约束的纯反馈系统的自适应回声状态网络控制。神经计算。2018;275(1):1370‐1382.
[23] OhnishiBK。机电一体化中的一种新伺服方法。Trans Jpn Soc Electr Eng.1987年;107:83‐86.
[24] 陈浩、杨杰、郭力、李斯。基于扰动观测器的控制和相关方法概述。IEEE Trans Ind Electron公司。2016;63(2):1083‐1095.
[25] 杨杰、陈浩、李斯、杨毅。PMSM驱动器中的干扰/不确定性估计和衰减技术——一项调查。IEEE Trans Ind Electron公司。2017;64(4):3273‐3285.
[26] 王杰、王菲、张泽、李斯、罗德里格斯。感应电机系统基于扰动补偿的增强型鲁棒有限控制集预测转矩控制的设计与实现。IEEE Trans Ind信息。2017;13(5):2645‐2656.
[27] GeSS的ChenM。基于扰动观测器的不确定非线性系统的自适应神经输出反馈控制。IEEE Trans Ind Electron公司。2015;62(12):7706‐7716.
[28] 张杰,刘X,夏Y,左Z,王Y。不匹配扰动系统的基于扰动观测器的积分滑模控制。IEEE Trans Ind Electron公司。2016;63(11):7040‐7048.
[29] ChenWH、BallanceDJ、GawthropPJ、O'ReillyJ。机器人非线性扰动观测器。IEEE Trans Ind Electron公司。2000;47(4):932‐938.
[30] KimKH,YounMJ。使用简单干扰估计技术对永磁同步电机进行非线性速度控制。IEEE Trans Ind Electron公司。2002;49(3):524‐535.
[31] KimE公司。模糊扰动观测器及其在控制中的应用。IEEE Trans Fuzzy系统。2002;10(1):77‐84.
[32] WhiteMT、TomizukaM、SmithC。使用干扰观测器改进了磁盘驱动器的跟踪。IEEE/ASME Trans Mechatron公司。2000;5(1):3‐11.
[33] 汉江。从PID到主动抗扰控制。IEEE Trans Ind Electron公司。2009;56(3):900‐906.
[34] 姚杰、焦姿、马德华。基于扩展状态观测器的液压系统输出反馈非线性鲁棒反推控制。IEEE Trans Ind Electron公司。2014;61(11):6285‐6293.
[35] LiY、YangB、ZhengT、LiY、CuiM、PeetaS。电子节气门的基于扩展状态观测器的双回路积分滑模控制。IEEE Trans Intell Trans系统。2015;16(5):2501‐2510.
[36] 孙伯高。1 kW H桥DC-DC功率变换器的基于DSP的自抗扰控制设计。IEEE Trans Ind Electron公司。2005;52(5):1271‐1277.
[37] 塞夫·瓜伊。一种设计未知输入观测器的新方法。IEEE Trans-Autom控制。1991;36(5):632‐635.
[38] 高姿、刘翔、陈美智。基于未知输入观测器的部分解耦扰动系统鲁棒故障估计。IEEE Trans Ind Electron公司。2016;63(4):2537‐2547.
[39] 洛丽亚·迪马西。基于自适应未知输入观测器的通信混沌系统同步。IEEE Trans Circuits Syst I,注册专利。2011;58(4):800‐812. ·Zbl 1468.93094号
[40] IchalalD,MammarS。关于LPV系统的未知输入观测器。IEEE Trans Ind Electron公司。2015;62(9):5870‐5880.
[41] 科尔马诺夫斯基,斯托茨基。输入估计技术在汽车发动机充电估计和控制中的应用。控制工程实践。2002;10(12):1371‐1383.
[42] NaJ、ChenAS、HerrmannG、BurkeR、BraceC。通过未知输入观测器和自适应参数估计估计车辆发动机扭矩。IEEE Trans-Veh技术。2018;67(1):409‐422.
[43] ChenJ、PattonRJ、ZhangH‐Y。未知输入观测器和鲁棒故障检测滤波器的设计。国际J控制。1996;63(1):85‐105. ·Zbl 0844.93020号
[44] Wang D、Lum K‐Y。飞机舵机故障检测与隔离的自适应未知输入观测器方法。国际J自适应控制信号处理。2007;21(1):31‐48. ·Zbl 1134.93318号
[45] BechlioulisCP,RovithakisGA。具有规定性能的反馈线性化MIMO非线性系统的鲁棒自适应控制。IEEE Trans Autom控制。2008;53(9):2090‐2099. ·Zbl 1367.93298号
[46] NaJ、HuangY、WuX、GaoG、HerrmannG、JiangJZ。具有规定性能的车辆悬架的主动自适应估计和控制。IEEE传输控制系统技术;2018https://doi.org/10.109/TCST.2017.2746060 ·doi:10.1109/TCST.2017.2746060
[47] 华晨、张丽、关西。具有规定性能的时滞随机非线性系统的分散输出反馈自适应神经网络跟踪控制。IEEE Trans Neural Netw学习系统。2015;26(11):2749‐2759.
[48] 黄毅、NaJ、WuX、LiuX、GuoY。具有规定性能的非线性不确定主动悬架系统的自适应控制。ISA事务。2015;54:145‐155.
[49] LiY、Tong S、Liu L、Feng。切换非线性系统具有规定性能的自适应输出反馈控制设计。自动化。2017;80:225‐231. ·Zbl 1370.93124号
[50] IlchmannA、RyanEP、TownsendP。已知相对度系统具有规定瞬态行为的跟踪控制。系统控制许可。2006;55(5):396‐406. ·Zbl 1129.93502号
[51] IlchmannA,SchusterH.PI–双质量系统的漏斗控制。IEEE Trans Autom控制。2009;54(4):918‐923. ·Zbl 1367.70058号
[52] KostarigkaAK、DoulgeriZ、RovithakisGA。具有未知动力学和可变弹性的柔性关节机器人的规定性能跟踪。自动化。2013;49(5):1137‐1147. ·Zbl 1319.93054号
[53] LiX和CheahCC。基于统一目标界的机器人自适应神经网络控制。IEEE变速器控制系统技术。2014;22(3):1032‐1043.
[54] PsomopoulouE、TheodorakopoulosA、DoulgeriZ、RovithakisGA。变刚度驱动机器人的规定性能跟踪。IEEE变速器控制系统技术。2015;23(5):1914‐1926.
[55] KarayiannidisY、Papageorgiou D、DoulgeriZ。一种无模型控制器,用于保证机器人关节位置和速度的规定性能跟踪。IEEE机器人自动许可。2016;1(1):267‐273.
[56] CuiR、ChenL、YangC、ChenM。具有未知扰动和不确定非线性的水下机器人基于扩展状态观测器的积分滑模控制。IEEE Trans Ind Electron公司。2017;64(8):6785‐6795.
[57] YueM、AnC、LiZ。基于模型预测控制和扩展状态观测器的在制品车辆约束自适应鲁棒轨迹跟踪。IEEE Trans-Syst Man-Cybern系统。2018;48(5):733‐742.
[58] HacklCM、JiY、SchroderD。增强的漏斗控制和改进的性能。论文发表于:2007年地中海控制与自动化会议;2007; 希腊雅典。
[59] HacklCM、HopfeN、IlchmannA、MuellerM、TrennS。具有相对二阶的系统的漏斗控制。SIAM J控制优化。2013;51(2):965‐995. ·Zbl 1267.93074号
[60] 黑客CM。高增益自适应位置控制。国际J控制。2011;84(10):1695‐1716. ·Zbl 1236.93057号
[61] HanSI、LeeJM。模糊回波状态神经网络和漏斗动态表面控制,用于非线性动态系统的规定性能。IEEE Trans Ind Electron公司。2014;61(2):1099‐1112.
[62] 奥尔特加·阿斯托尔菲。沉浸和不变性:非线性系统稳定和自适应控制的新工具。IEEE Trans Autom控制。2003;48(4):590‐606. ·Zbl 1364.93618号
[63] 爱德华兹,斯珀吉恩斯克。滑模控制:理论与应用。佛罗里达州博卡拉顿:CRC出版社;1998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