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切换多智能体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性。 (英语) Zbl 1421.93022号

摘要:本文研究了由连续时间子系统和离散时间子系统组成的切换多智能体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性。首先,根据系统矩阵建立了可控性判据。然后,利用不变子空间和可控状态集的概念,提出了一种构造切换序列以确保切换多智能体系统可控的方法,并得到了系统可控的充分必要条件。此外,根据拉普拉斯矩阵的特征向量导出了一个必要的能控性条件。关于能观性,得到了两个充要的代数条件。最后,通过仿真实例说明了理论结果。

MSC公司:

93个B05 可控性
93个B07 可观察性
93立方 由微分方程以外的函数关系控制的控制/观测系统(例如混合系统和开关系统)
93甲14 分散的系统
68T42型 Agent技术与人工智能
93C55美元 离散时间控制/观测系统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DOI程序

参考文献:

[1] Antsaklis,P.J。;Michel,A.N.,《线性系统》(1997),纽约州纽约市:纽约州纽约州麦格劳-希尔
[2] 关,Y。;季,Z。;张,L。;Wang,L.,固定和交换拓扑下多智能体系统的分散稳定性,系统和控制信件,, 62, 5, 438-446 (2013) ·兹比尔1276.93065
[3] 关,Y。;季,Z。;张,L。;Wang,L.,有向和加权拓扑下异构多智能体系统的可控性,国际控制杂志,, 89, 5, 1009-1024 (2016) ·兹比尔1338.93076
[4] 关,Y。;季,Z。;张,L。;Wang,L.,有向拓扑下多智能体系统的可控性,鲁棒与非线性控制国际期刊(2017)·兹比尔1379.93020 ·doi:10.1002/rnc.3798
[5] 关,Y。;Wang,L.,固定和交换拓扑下具有绝对协议的多智能体系统的结构可控性,中国科学F辑:信息科学(2017)·doi:10.1007/s11432-016-0498-8
[6] 哈洛伊,J。;Sempo,G。;卡普拉里,G。;Rivault,C。;阿萨德普尔,M。;塔奇,F。;Deneubourg,J.L.,将机器人融入蟑螂群以控制自组织选择,科学类,, 318, 5853, 1155-1158 (2007)
[7] 季,Z。;王,Z。;Lin,H。;Wang,Z.,状态和切换拓扑下时滞多智能体系统的可控性,国际控制杂志,, 83, 2, 371-386 (2010) ·Zbl 1184.93017号
[8] Kibangou,A.Y。;Commault,C.,连通强正则图和距离正则图的可观测性,IEEE网络系统控制汇刊,, 1, 4, 360-369 (2014) ·Zbl 1370.93065号
[9] 林,X。;郑毅。;Wang,L.,具有随机网络的切换多智能体系统的一致性,国际控制杂志,, 90, 5, 1113-1122 (2017) ·Zbl 1367.93021号
[10] 刘,B。;Chu,T。;Wang,L。;Xie,G.,具有切换拓扑的领导-跟随动态网络的可控性,IEEE自动控制汇刊,, 53, 4, 1009-1013 (2008) ·Zbl 1367.93074号
[11] 刘,C。;Li,C.,具有连续时间和离散时间子系统的切换线性系统的可达性和可观测性,国际控制、自动化与系统杂志,, 11, 1, 200-205 (2013)
[12] 刘,X。;Lin,H。;Chen,B.,具有切换拓扑的多智能体系统结构可控性的图论特征,国际控制杂志,, 86, 2, 222-231 (2013) ·Zbl 1278.93051号
[13] 卢,Z。;张,L。;Wang,L.,具有交换拓扑的多智能体系统的可观测性,IEEE电路与系统事务II:简报,64,11,1317-1321(2017)
[14] Notarstefno,G。;Parlangeli,G.,通过归约和对称性的网格图的可控性和可观测性,IEEE自动控制汇刊,, 58, 7, 1719-1731 (2013) ·兹比尔1369.93087
[15] O'Clery,N。;袁,Y。;斯坦,G.B。;Barahona,M.,通过外部公平分割实现共识动态的可观测性和粗粒化,物理审查E,, 88, 4, 042805 (2013)
[16] Olfati-Saber,R。;Murray,R.M.,具有切换拓扑和时滞的代理网络中的一致性问题,IEEE自动控制汇刊,, 49, 9, 1520-1533 (2004) ·Zbl 1365.93301号
[17] 帕兰热利,G。;Notarstefano,G.,关于路图和圈图的可达性和可观性,IEEE自动控制汇刊,, 57, 3, 743-748 (2012) ·Zbl 1369.93382号
[18] Rahmani,A。;纪,M。;梅斯巴希,M。;Egerstedt,M.,从图形理论角度看多智能体系统的可控性,SIAM控制与优化杂志,, 48, 1, 162-186 (2009) ·Zbl 1182.93025号
[19] Tanner,H.G。;Cassandras,C.G.,《关于最近邻互连的可控性》,第43届IEEE决策和控制会议论文集,2467-2472(2004),《亚特兰蒂斯:IEEE,亚特兰蒂斯》
[20] 田,L。;赵,B。;Wang,L.,具有周期性切换拓扑和切换先导的多智能体系统的可控性,国际控制杂志(2017)·Zbl 1390.93159号 ·doi:10.1080/00207179.2017.1303850
[21] 王,S。;长,F。;Yang,G.-H.,具有连续和离散子系统的切换线性系统的干扰衰减:动态输出反馈案例,第25届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1324-1329(2013),贵阳:IEEE,贵阳
[22] 肖,F。;Wang,L。;陈,J。;Gao,Y.,多智能体系统的有限时间编队控制,Automatica公司,, 45, 11, 2605-2611 (2009) ·Zbl 1180.93006号
[23] 谢国荣。;Wang,L.,切换线性系统的可控性和稳定性,系统和控制信件,, 48, 2, 135-155 (2003) ·Zbl 1134.93403号
[24] 杨,T.,脉冲控制理论(2001),柏林:施普林格-弗拉格出版社,柏林·Zbl 0996.93003号
[25] Zamani,M。;Lin,H。;Hoo,K.A.,《多智能体系统的结构可控性》,美国控制会议,5743-5748(2009),密苏里州圣路易斯:IEEE
[26] 泽拉佐,D。;梅斯巴希,M。;Abdallah,C.T.,关于同构和异构网络动态系统的可观测性,第47届IEEE决策与控制会议论文集,2997-3002(2008),坎昆:IEEE
[27] 赵,B。;关,Y。;Wang,L.,多智能体系统的可控性改进:领导者选择和权重调整,国际控制杂志,,2008年8月9日,10日(2016年)·Zbl 1360.93111号
[28] 郑毅。;Wang,L.,切换多智能体系统的共识,IEEE电路与系统汇刊II:快速简报,, 63, 3, 314-318 (2016)
[29] Zhu,Y。;郑毅。;Wang,L.,切换多智能体系统的包容控制,国际控制杂志,, 88, 12, 2570-2577 (2015) ·Zbl 1335.93064号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