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量化深冷处理的程度及其对钢材性能的影响。 (英语) Zbl 07411517号

摘要: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人们就知道深冷处理(DCT)可以提高钢的硬度、抗疲劳性和耐磨性。虽然DCT对磨损性能的影响已经有了很好的记录,但对其原因机制还没有达成共识,也没有得到广泛接受的定量描述。DCT将残余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并触发细碳化物的沉淀等。我们观察到DCT对高碳弹簧钢的杨氏模量和屈服极限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观察到的微观结构变化(非处理试样中奥氏体相夹杂物典型的特定枝晶不均匀性和处理试样的均匀微观结构)只能用于定性目的。然而,我们发现DCT导致钢电阻率降低,这可以用马氏体相和奥氏体相电阻率之间的显著差异来解释。我们提出了电阻率的微观力学模型,该模型可以监测残余奥氏体的含量,并假设它也可以用于其他材料。我们还观察到试样在机械加载后电阻率增加,这与加载引起的位错密度增加有关。这个数量可以用来评估平均位错密度。

MSC公司:

92至XX 生物学和其他自然科学
74-XX岁 可变形固体力学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Barron,R.F.,《金属低温处理以提高耐磨性》,低温学,22,8,409-413(1982)
[2] Bhagat,A.N。;Ranganathan,S。;Mohanty,O.N.,《低碳和HSLA-1 00钢的电阻率研究》,材料科学与技术,19343-346(2003)
[3] 美国波恩坎普。;Sandström,R。;Grimvall,G.,《钢和面心立方铁的电阻率》,应用物理杂志,92,8,4402-4407(2002)
[4] Chen,W。;Wu,W。;李,C。;Meng,X.,深低温处理和二次回火对中碳低合金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材料工程与性能杂志,29,10-22(2020)
[5] 多明格斯,D。;Sevostianov,I.,塑性变形过程中不锈钢的工作硬化系数和电阻率之间的交叉关系,《国际断裂杂志》,167,2,281-287(2011)
[6] 弗鲁兹多,V。;内贾蒂,E。;Khomamizadeh,F.,深度深冷处理对M2高速钢钻头耐磨性和刀具寿命的影响,材料加工技术杂志,206,1-3,467-472(2008)
[7] 加夫里鲁克,V.G。;Theisen,W。;Sirosh,V.V。;波尔辛,E.V。;Kortmann,A。;Mogilny,G.S.,《工具钢中与深冷处理相关的低温马氏体相变》,《材料学报》,61,5,1705-1715(2013)
[8] 吉尔,S.S。;辛格,H。;辛格,R。;Singh,J.,《切削刀具材料的低温加工——综述》,《国际先进制造技术杂志》,48,1175-192(2010)
[9] 戈德斯坦,M.I。;Grachev,S.V.公司。;于维克斯勒(Yu Veksler)。G.,特殊钢(1985),冶金:莫斯科冶金,(俄语)
[10] Gonçalves,V.R.M。;波德戈尼克,B。;莱斯科夫舍克,V。;Totten,G.E。;Canale,L.D.C.F.,《深冷处理对弹簧钢力学性能的影响》,材料工程与性能杂志,28,2,769-775(2019)
[11] Gulyaev,A.P.,《热处理高速钢以提高切削性能的改进方法》,冶金,12,65-70(1937)
[12] 黄J.Y。;Zhu,Y.T。;廖晓中。;贝耶林,I.J。;博克,医学硕士。;Mitchell,T.E.,低温处理M2工具钢的微观结构,材料科学与工程:A,339,1-2,241-244(2003)
[13]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下的试验方法(2019),en)
[14] 贾格塔,S。;Pal,S.L。;Ankur,K.,《使用深冷处理提高En45弹簧钢的耐磨性》,《摩擦与磨损研究》,1,2,22-27(2013)
[15] 卡沙诺夫,M。;Sevostianov,I.,《异质材料的有效性能,材料的微观力学及其应用》,315-467(2018),施普林格出版社:施普林格商学院
[16] 新南威尔士州卡尔西。;塞格尔,R。;Sharma,V.S.,《工具材料的低温处理:综述》,材料和制造工艺,25,10,1077-1100(2010)
[17] 卡南,A。;Mazloum,A。;Sevostianov,I.,《奥氏体、铁素体和半奥氏体不锈钢的塑性参数和电导率之间的关系》,《国际工程科学杂志》,105,28-37(2016)
[18] Karolik,A.S。;Luhvich,A.A.,金属中位错和晶界产生的电阻率的计算,《物理学杂志:凝聚态物质》,6,4,873(1994)
[19] 李,S。;邓,L。;吴,X。;Wang,H。;Min,Y.(最小值)。;Min,N.,深低温处理对冷作模具钢内耗行为的影响及其耦合模型的实验解释,材料科学与工程:A,527,29-30,7950-7954(2010)
[20] 李,S。;邓,L。;Wu,X.,利用低频内耗对高合金马氏体钢进行深冷处理的机理研究,低温,50,8,433-438(2010)
[21] 李,S。;最小值,N。;邓,L。;吴,X。;Min,Y.(最小值)。;Wang,H.,深低温处理对回火过程中内耗行为的影响,材料科学与工程A,528,3,1247-1250(2011)
[22] 李,S。;最小值,N。;李,J。;吴,X。;李,C。;Tang,L.,用内摩擦法对工具钢深冷处理引起的碳偏析和碳化物析出的实验验证,材料科学与工程A,575,51-60(2013)
[23] 孟,F。;Tagashira,K。;阿祖玛(Azuma,R.)。;Sohma,H.,eta-carbide沉淀在低温处理Fe-12Cr-Mo-V-1.4 C工具钢耐磨性改善中的作用,ISIJ国际,34,2,205-210(1994)
[24] 孟,F。;Tagashira,K。;Sohma,H.,低温处理Fe-1.4Cr-1C轴承钢的耐磨性和微观结构,Scripta Metallurgca et Materialia;(美国),31,7865-868(1994)
[25] Mohanty,O.N。;Bhagat,A.N.,《钢中的电阻率和相变》,《材料》,Und Werkstoffechnik:Entwicklung,Fertigung,Prüfung,Eigenschaften and Anwendungen technischer Werkstoffe,34,1,96-101(2003)
[26] Omari,医学硕士。;Sevostianov,I.,《通过电阻监测评估疲劳载荷下不锈钢的机械性能变化》,《国际工程科学杂志》,65,40-48(2013)
[27] Omari,医学硕士。;Sevostianov,I.,《通过电阻率测量评估疲劳加载过程中位错密度的增长》,《国际断裂杂志》,179,1,229-235(2013)
[28] 共和国奥兹登。;Anik,M.,《通过深冷处理提高EN52CrMoV4弹簧钢的机械性能》,《材料科学》,51,4,422-431(2020)
[29] 北卡罗来纳州皮莱。;Karthikeyan,R。;Davim,J.P.,《AISI“D”系列冷加工工具钢深冷处理效果综述》,《材料科学进展综述》,51,2,149-159(2017)
[30] 波德戈尼克,B。;保林,I。;扎耶克,B。;雅各布森。;Leskovšek,V.,工具钢的深冷处理,材料加工技术杂志,229398-406(2016)
[31] Reasbeck,R.B.,通过低温韧化处理提高刀具寿命,冶金,56,4,178-179(1989)
[32] Senthilkumar,D。;拉金德兰,I。;佩利扎里,M。;Siirainen,J.,浅低温和深低温处理对4140钢残余应力状态的影响,材料加工技术杂志,211,3,396-401(2011)
[33] Sevostianov,I.,关于各向异性弹性复合材料Maxwell均匀化方案中有效夹杂物的形状,材料力学,75,45-59(2014)
[34] Sevostianov,I。;Giraud,A.,含有不同形状非均匀性的弹性材料的Maxwell均匀化方案的推广,国际工程科学杂志,64,23-36(2013)·Zbl 1423.74803号
[35] 席尔瓦,da;J.、F。;佛朗哥,S.D。;马查多,A.R。;Ezugwu,E.O。;Souza,A.M.,低温处理HSS工具的性能,磨损,261,5-6,674-685(2006)
[36] Smits,F.M.,用四点探针测量薄板电阻率,贝尔系统技术期刊,34711-718(1958)
[37] 苏拉·R。;乔瓦纳尔迪,R。;帕里吉,G。;Veronesi,P.,《工具钢回火后深冷处理断裂韧性评估的新方法》,《金属》,7,3,75(2017)
[38] Stupkiewicz,S。;Petryk,H.,应力诱发马氏体相变中层状微结构的建模,固体力学和物理杂志,50,11,2303-2331(2002)·Zbl 1100.74612号
[39] 田中,K。;Watanabe,T.,晶格缺陷的电阻率研究,应用物理学,11429-1439(1972)
[40] 蒂什琴科,A.I。;Theisen,W。;Oppenkowski,A。;Siebert,S。;Razumov,O.N。;Skoblik,A.P.,工具钢的低温马氏体相变和深冷处理,材料科学与工程:A,527,26,7027-7039(2010)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它的项目与zbMATH标识符启发式匹配,并且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