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Wieferich和Wilson素数。 (英语) Zbl 0854.11002号

摘要:奇素数(p\)称为Wieferich素数,如果\[2^{p-1}\equiv1\pmod{p^{2}};\]或者,如果\[(p-1)!\相等-1\pmod{p^{2}}。\]迄今为止,已知的唯一Wieferich素数是(p=1093)和(3511),而已知的唯一Wilson素数是。我们报告了不存在新的Wieferich素数(p<4乘10^{12})和新的Wilson素数(p<5乘10^})。基本上,上面定义的同余都只适用于(mod),有时根据启发式的理由估计,(p)是Wieferich(独立地:(p)就是Wilson)的“概率”大约是(1/p)。我们提供了一些与相关费马商和威尔逊商(mod)的小值出现相关的统计数据。

MSC公司:

11A07号 同余;原始根;残渣系统
2004年11月 与数论有关的问题的软件、源代码等
1999年11月 计算数论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T.Agoh,K.Dilcher和L.Skula,复合模量的费马和威尔逊商,预印本(1995)·Zbl 1024.11003号
[2] N.G.W.H.Beeger,关于同余的奎尔奎斯再婚\(r^{p-1}\equiv 1\pmod{p^{2}})et \((p-1)!\equiv-1\pmod{p^{2}}),《数学信使》43(1913-1914),72-84。
[3] B.Berndt、R.Evans和K.Williams、Gauss和Jacobi合著的《Wiley-Interscience》即将出版·Zbl 0906.11001号
[4] 乔纳森·博文(Jonathan M.Borwein)和彼得·B·博文(Peter B.Borween),《Pi和AGM》,加拿大数学学会专著和高级文本系列,约翰·威利父子公司,纽约,1987年。解析数论与计算复杂性研究;Wiley-Interscience出版物·Zbl 0611.10001号
[5] S.Chowla、B.Dwork和Ronald Evans,《论现代》&sup2;《(-1)/2top(-1)/4)的测定》,《数论》24(1986),第2期,188-196·Zbl 0596.10003号 ·doi:10.1016/0022-314X(86)90102-2
[6] D.Clark,私人通信。
[7] Matthijs Coster,高斯同余的推广,《数论》29(1988),第3期,300-310页·Zbl 0651.10004号 ·doi:10.1016/0022-314X(88)90108-4
[8] 理查德·克兰德尔和巴里·费金,《离散加权变换和大整数算术》,数学。公司。62(1994),第205、305–324号·Zbl 0839.11065号
[9] Richard E.Crandall,科学计算项目,TELOS。加州圣克拉拉电子科学图书馆;施普林格出版社,纽约,1994年。带有一张Macintosh/IBM-PC软盘(3.5英寸)·Zbl 0791.65001号
[10] -,《高级科学计算专题》,TELOS/Springer Verlag,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1995年。
[11] R.Evans,二项式系数的同余,未出版手稿(1985年)。
[12] Zachary Franco和Carl Pomerance,关于Crandall关于\?\?的一个猜想+一道题,数学。公司。64(1995),第211、1333–1336号·Zbl 0833.11003号
[13] R.H.Gonter和E.G.Kundert,所有18876041之前的素数都经过了测试,但没有发现新的Wilson素数,Preprint(1994)。
[14] A.Granville,模素数幂的二项式系数,预印本·Zbl 0903.11005号
[15] Donald E.Knuth,《计算机编程的艺术》。第2卷:半数值算法,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Reading,Mass.-London-Don-Mills,Ont,1969年·Zbl 0191.18001号
[16] D.H.Lehmer,《论费马商,基数二,数学》。公司。36(1981),第153、289–290号·兹比尔0452.1001
[17] E.Lehmer,《关于涉及伯努利数和费马和威尔逊商的同余》,《数学年鉴》。39 (1938), 350-360. ·Zbl 0019.00505号
[18] R.McIntosh,私人通信。
[19] Peter L.Montgomery,新解决方案^{\?-1}\equiv 1\pmod{\?&sup2;},数学。公司。61(1993),第203、361–363号·Zbl 0788.11002号
[20] J.M.Pollard,因子分解和素性检验定理,Proc。剑桥菲洛斯。Soc.76(1974),521-528·Zbl 0294.10005号
[21] 保罗·里本博伊姆(Paulo Ribenboim),关于费马最后定理的13次讲座,斯普林格·弗拉格(Springer-Verlag),纽约海德堡,1979年·Zbl 0456.10006号
[22] 保罗·里本博伊姆(Paulo Ribenboim),《素数记录之书》(The book of prime number records),斯普林格·弗拉格(Springer-Verlag),纽约,1988年·Zbl 0642.10001号
[23] Volker Strassen,Einige Resultateüber Berechnungskomplexität,Jber。德国。数学-维莱因。78(1976/77),编号1,1-8·Zbl 0361.68070号
[24] 孙志宏、孙志伟,斐波那契数和费马最后定理,亚里士多德学报。60(1992),第4期,第371–388页·Zbl 0725.11009号
[25] D.D.Wall,斐波纳契级数模?,阿默尔。数学。《月刊》第67期(1960年),525–532页·Zbl 0101.03201号 ·doi:10.2307/2309169
[26] A.Wieferich,Zum letzten Fermat’schen定理,J.Reine Angew。数学。136 (1909), 293-302.
[27] 威廉姆斯,计算机对数论发展的影响,计算。数学。申请。8(1982),第2期,75-93·Zbl 0486.10001号 ·doi:10.1016/0898-1221(82)90026-8
[28] 杨建明,《二项式系数的同余关系》,《数论》33(1989),第1期,第1-17页·Zbl 0682.10007号 ·doi:10.1016/0022-314X(89)90056-5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它的项目与zbMATH标识符启发式匹配,并且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