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拟膜系统计算中的相关性和同时性。 (英语) Zbl 1242.68107号

总结:膜系统的计算以同步的方式进行:在每个步骤中,实际应用所有适用的规则。因此,每一步都取决于前一步。这个粗略的视图可以通过观察规则出现之间的依赖关系来细化,方法是记录膜中的对象和计算的特定阶段,这些是产生它的规则,随后(在后面的步骤中)是消耗它的规则。通过记录有助于生成对象的规则,我们可以跟踪其历史。从该对象未来使用的角度来看,可以使用为每个对象记录多条规则来将某些过去的历史视为等效的。膜系统计算中的另一个主要因素,即规则应用中的同时性,通常在观察层面上实施。我们提出了一种从结构上看问题的方法。这是通过使用零安全网络实现的,该网络允许同步转换,即规则发生。零安全网可以用经典的方法展开成因果网,并且可以操纵这种展开来获得一个合并网,其中一些历史可以被视为等价的。对于这些展开的概念,可以关联适当的事件结构。然后,通过添加一种表示哪些事件同时发生的方式,将捕获零安全网络同时性的能力转移到事件结构级别。

MSC公司:

2010年第68季度 计算模式(非确定性、并行、交互式、概率性等)
2005年第68季度 计算模型(图灵机等)(MSC2010)
68问题85 并发和分布式计算的模型和方法(进程代数、互模拟、转换网等)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Agrigoroaiei,O。;Ciobanu,G.,膜系统的基于规则和基于对象的事件结构,《逻辑和代数编程杂志》,79,6,295-303(2010)·Zbl 1208.68122号
[2] 巴尔丹,P。;北布西。;Corradini,A。;Pinna,G.,具有读取和抑制弧的Petri网的域和事件结构语义,理论计算机科学,323,1-3129-189(2004)·Zbl 1078.68103号
[3] 巴尔丹,P。;Corradini,A。;Montanari,U.,上下文Petri网,非对称事件结构和过程,信息和计算,171,1,1-49(2001)·Zbl 1005.68103号
[4] Barbuti,R。;Maggiolo-Schettini,A。;Milazzo,P。;Tini,S.,p系统的组合语义和行为等价,理论计算机科学,395,1,77-100(2008)·Zbl 1145.68033号
[5] Barbuti,R。;Maggiolo-Schettini,A。;Milazzo,P。;Troina,A.,结石模型膜中的相互模拟,计算的形式方面,20,4-5,351-377(2008)·兹比尔1152.68035
[6] Boudol,G.,流事件结构和流网络,(Guessarian,I.,并发过程系统的语义。并发过程系统语义,计算机科学讲义,第469卷(1990),Springer),62-95
[7] 布鲁尼,R。;Montanari,U.,《零安全网:集体和个人令牌方法的比较》,信息与计算,156,1-2,46-89(2000)·Zbl 1046.68615号
[8] 布鲁尼,R。;Montanari,U.,《事务与零安全网》(Transactions and zero-safe nets),(Ehrig,H.;Juhás,G.;Rozenberg,J.P.G.,《统一Petri网》,《Petri网进展》,《计算机科学讲义》,第2128卷(2001年),斯普林格出版社),380-426·Zbl 1017.68074号
[9] Busi,N.,使用结构良好的过渡系统来决定催化p系统的发散,理论计算机科学,372,2-3,125-135(2007)·Zbl 1111.68037号
[10] Busi,N.,《膜系统中的因果关系》。;Salomaa,A.,《膜计算》,第八届国际研讨会,WMC 2007,希腊塞萨洛尼基,2007年6月25日至28日,修订精选和邀请论文。膜计算,第八届国际研讨会,WMC 2007,希腊塞萨洛尼基,2007年6月25日至28日,修订精选和邀请论文,计算机科学讲稿,第4860卷(2007),Springer),160-171·Zbl 1137.68376号
[11] Ciobanu,G.,《P系统的语义》,(Pun,G.;Rozernberg,G..;Salomaa,A.,《牛津膜计算手册》(2010),牛津大学出版社),412-436·Zbl 1237.68001号
[12] 乔巴努,G。;卢卡努,D.,《膜系统中的事件、因果关系和并发性》。;Salomaa,A.,《膜计算》,第八届国际研讨会,WMC 2007,希腊塞萨洛尼基,2007年6月25日至28日,修订精选和邀请论文。膜计算,第八届国际研讨会,2007年WMC,希腊塞萨洛尼基,2007年6月25日至28日,修订精选和邀请论文,计算机科学讲稿,第4860卷(2007),施普林格),209-227·Zbl 1137.68380号
[13] van Glabbeek,R.J。;Plotkin,G.D.,《配置结构、事件结构和Petri网》,《理论计算机科学》,410,41,4111-4159(2009)·Zbl 1187.68329号
[14] J.Hayman,G.Winskel,《一般petri网的展开》,载于:Hariharan,R.,Mukund,M.,Vinay,V.(编辑),FSTTCS 2008年会议记录。Dagstuhl研讨会论文集080042008。;J.Hayman,G.Winskel,《一般petri网的展开》,载:Hariharan,R.,Mukund,M.,Vinay,V.(编辑),FSTTCS 2008年会议论文集。Dagstuhl研讨会论文集08004,2008·Zbl 1248.68354号
[15] Kleijn,J。;Koutny,M.,《含促进剂和抑制剂的膜系统过程》,《理论计算机科学》,404,1-2,112-126(2008)·Zbl 1151.68019号
[16] Kleijn,J。;Koutny,M.,《Petri网和膜计算》(Pun,G.;Rozenberg,G..;Salomaa,A.,《牛津膜计算手册》(2010),牛津大学出版社),389-412·Zbl 1237.68001号
[17] 克莱恩,J。;库特尼,M。;Rozenberg,G.,面向膜系统的Petri网语义,(膜计算,第六届国际研讨会,2005年WMC,奥地利维也纳,2005年7月18日至21日,修订精选和邀请论文。膜计算,2005年6月6日国际研讨会,WMC,2005年8月18日到21日,奥地利维也纳。修订精选和邀请论文,计算机科学讲稿,第3850卷(2005),施普林格),292-309·兹比尔1135.68417
[18] Kleijn,J。;库特尼,M。;Rozenberg,G.,膜系统的过程语义,自动化杂志,语言和组合数学,11,3,321-340(2006)·Zbl 1144.68318号
[19] Khomenko,V。;Kondratyev,A。;库特尼,M。;Vogler,W.,《合并过程:petri网行为的新浓缩表示法》,《信息学报》,43,5,307-330(2006)·Zbl 1104.68072号
[20] Langerak,R.,《捆绑事件结构:lotos的非交互语义》,(Diaz,M.;R.,Groz,形式描述技术,V,IFIP TC6/WG6.1第五届分布式系统和通信协议形式描述技术国际会议论文集,FORTE’92,Perros-Guirec,法国,1992年10月13日至16日,卷。IFIP交易C-10(1992),北荷兰),331-346
[21] 尼尔森,M。;Plotkin,G。;Winskel,G.,Petri网,事件结构和域,第1部分,理论计算机科学,13,85-108(1981)·Zbl 0452.68067号
[22] Péun,G.,《膜计算:导论》,EATCS公报,67,139-152(1999)·Zbl 0936.68040号
[23] Péun,G.,《膜计算》,《计算机与系统科学杂志》,61,1,108-143(2000)·Zbl 0956.68055号
[24] (Péun,G.;Rozernberg,G..;Salomaa,A.,《牛津膜计算手册》(2010),牛津大学出版社)·Zbl 1237.68001号
[25] Pinna,G.M.,《具有禁用/启用关系和事件自动机的事件结构》,《基础信息》,73,3,409-430(2006)·Zbl 1110.68088号
[26] Pinna,G.M。;Poigné,A.,《事件的本质:并发的另一个视角》,《理论计算机科学》,138,2,425-454(1995)·Zbl 0874.68111号
[27] Pinna,G.M。;Saba,A.,《基于事件的P系统语义》,《计算机科学年鉴》第十八期,99-127(2008)·Zbl 1424.92012年
[28] Romero-Campero,F.J。;Gheorghe,M。;乔巴努,G。;Auld,J.M。;Pérez-Jiménez,M.J.,使用P系统和过程代数的细胞建模,自然科学进展,17,4,375-383(2007)·Zbl 1149.92014年9月
[29] Winskel,G.,《事件结构》(Brauer,W.;Reisig,W.,Rozenberg,G.),《Petri网:中心模型及其属性,1986年Petri网进展》,第二部分,《高级课程论文集》,Bad Honnef,8.-19。1986年9月。《Petri网:中心模型及其性质》,《1986年Petri网进展》,第二部分,高级课程论文集,巴德·霍内夫,8.-19。1986年9月,《计算机科学讲义》,第255卷(1987),施普林格出版社,325-392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