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能的世界和资源:\(\mathbf{BI}\)的语义。 (英语) Zbl 1055.03021号

摘要:集合蕴涵的逻辑,即(mathbf{BI}),是一个子结构系统,它通过集合(具有两个组合操作的上下文,一个允许弱化和收缩,另一个不允许),将加性(直觉)蕴涵和乘性(线性)蕴涵自由组合\(\mathbf{BI})可以从两个主要角度来看。一方面,来自证明论或范畴的关注,另一方面,来自基于预序(交换)幺群的可能世界语义。这种语义可能来自资源概念的基本模型。我们解释了(mathbf{BI})的证明理论、范畴和语义起源。我们详细讨论了完备性问题,解释了带有和不带有\(\bot\)(\(\vee\)的\(\mathbf{BI}\)之间的本质区别。我们对(mathbf{BI})作为基于语义的资源逻辑进行了广泛的讨论,给出了基于Petri网、环境、计算机内存、逻辑编程和金钱的具体模型。

MSC公司:

03B70型 计算机科学中的逻辑
03楼52 线性逻辑和其他子结构逻辑的理论证明
03G30型 分类逻辑,拓扑
03B47号 子结构逻辑(包括相关性、蕴涵、线性逻辑、Lambek演算、BCK和BCI逻辑)
68问题85 并发和分布式计算的模型和方法(进程代数、互模拟、转换网等)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Apt,K.R。;van Emden,M.H.,《对逻辑编程理论的贡献》,J.Assoc.Compute。机械。,29, 3, 841-862 (1982) ·Zbl 0483.68004号
[2] P.Armelñn,《使用束逻辑进行逻辑编程》,伦敦大学博士论文,2002年,即将出版。;P.Armelñn,《逻辑编程与束逻辑》,伦敦大学博士论文,2002年,即将出版。
[3] P.Armelñn,D.Pym,束逻辑编程(扩展抽象),in:Proc。IJCAR 2001,第2083卷,柏林施普林格,2001,第289-304页。;P.Armelñn,D.Pym,束逻辑编程(扩展抽象),in:Proc。IJCAR 2001,第2083卷,柏林施普林格,2001年,第289-304页·兹比尔0988.68508
[4] P.N.Benton、O.M.Bierman、V.C.V.de Paiva、J.M.E.Hyland。线性(λ)-演算和范畴模型重温,见:E.Börger等人(编辑),第六届计算机科学逻辑研讨会论文集,计算机科学讲义,第702卷,Springer,柏林,1992年,第61-84页。;P.N.Benton、O.M.Bierman、V.C.V.de Paiva、J.M.E.Hyland。重新审视线性\(λ\)-微积分和分类模型,见:E.Börger等人(编辑),《第六届计算机科学逻辑研讨会论文集》,《计算机科学讲义》,第702卷,施普林格,柏林,1992年,第61-84页·Zbl 0840.03003号
[5] Brinch Hanser,P.,《操作系统原理,自动计算系列》(1973),Prentice-Hall:新泽西州Prentice-Hall Englewood Cliffs·Zbl 0308.68007号
[6] L.Cardelli,P.Gardner,G.Ghelli,查询图形的空间逻辑,ICALP’02。;L.Cardelli,P.Gardner,G.Ghelli,查询图形的空间逻辑,ICALP’02·Zbl 1057.68606号
[7] L.Cardelli,G.Ghelli,基于环境逻辑的半结构化数据查询语言,Proc。2001年员工持股计划。;L.Cardelli,G.Ghelli,基于环境逻辑的半结构化数据查询语言,Proc。2001年员工持股计划·兹比尔1085.68035
[8] L.Cardelli,A.Gordon,《随时随地:移动进程的模态逻辑》,摘自:第27届会议记录。ACM SIGPLAN-SIGACT编程语言原理年度研讨会,ACM,纽约,波士顿,马萨诸塞州,2000年。;L.Cardelli,A.Gordon,《随时随地:移动进程的模态逻辑》,摘自:第27届会议记录。ACM SIGPLAN-SIGACT编程语言原理年度研讨会,ACM,纽约,波士顿,马萨诸塞州,2000年·Zbl 1323.68405号
[9] 库西诺,G。;Mauny,M.,《程序设计的函数方法》(1998),剑桥大学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Zbl 0951.68016号
[10] M.F.Dam,关联逻辑与并发计算,爱丁堡大学博士论文,1990年。;M.F.Dam,关联逻辑与并发计算,爱丁堡大学博士论文,1990年。
[11] Day,B.J.,《关于函子的封闭范畴》,(Mac Lane,S.,《中西部范畴研讨会的报告》,中西部范畴研讨会报告,数学讲稿,第137卷(1970),施普林格:纽约施普林格柏林),1-38·Zbl 0198.00201号
[12] Dosen,K.,《亚结构逻辑的历史导论》(Dosen and K.;Schroeder Heister,P.,substructural Logics(1993),牛津大学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1-30·Zbl 0941.03516号
[13] J.M.Dunn,《相关逻辑和内蕴》,载于:D.Gabbay,F.Guenthner(编辑),《哲学逻辑手册》,第三卷:经典逻辑的替代品,综合图书馆,第166卷,荷兰多德雷赫特雷德尔,1986年,第117-224页。;J.M.Dunn,《相关逻辑和内蕴》,载于:D.Gabbay,F.Guenthner(编辑),《哲学逻辑手册》,第三卷:经典逻辑的替代品,综合图书馆,第166卷,荷兰多德雷赫特雷德尔,1986年,第117-224页·Zbl 0875.03051号
[14] van Emden,M.H。;Kowalski,R.A.,谓词逻辑作为编程语言的语义,J.Assoc.Compute。机械。,24, 4, 733-742 (1976) ·Zbl 0339.68004号
[15] U.Engberg,G.Winskel,Petri网上线性逻辑的完备性结果,载于:计算机科学数学基础会议论文集,第711卷,斯普林格,波兰格但斯克,1993年,第442-452页。;U.Engberg,G.Winskel,Petri网上线性逻辑的完备性结果,载于:计算机科学数学基础会议论文集,第711卷,斯普林格,波兰格但斯克,1993年,第442-452页·Zbl 0873.03005号
[16] M.P.Fourman、D.S.Scott,《Sheaves and logic》,收录于:M.P.Fourman、C.J.Mulvey、D.S.Scott(编辑),《Shearf理论在代数、分析和拓扑中的应用》,数学讲义,施普林格,柏林,1979年。;M.P.Fourman,D.S.Scott,Sheaves and logic,in:M.P.Fourman,C.J.Mulvey,D.S.Scott(编辑),Sheaf理论在代数、分析和拓扑中的应用,数学讲义,施普林格,柏林,1979年。
[17] Gabbay,D.,标签演绎系统;原理和应用。第1卷:基本原理(1996),牛津大学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兹比尔0858.03004
[18] Gabbay,D.M.,Fibring Logics(1998),牛津大学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Zbl 0856.03021号
[19] D.加尔米奇。D.Méry,D.Pym,《资源表》(扩展摘要),摘自:Proc。CSL 2002,爱丁堡,计算机科学讲义,第2471卷,柏林斯普林格,2002,第183-199页。;D.加尔米奇。D.Méry,D.Pym,《资源表》(扩展摘要),摘自:Proc。CSL 2002,爱丁堡,计算机科学讲义,第2471卷,柏林斯普林格,2002年,第183-199页。
[20] 吉拉德,J.-Y.,线性逻辑,定理。计算。科学。,50, 1-102 (1987) ·Zbl 0625.03037号
[21] J.-Y.Girard,《走向交互几何》,J.W.Gray,Scedrov(编辑),《计算机科学和逻辑的分类》,美国数学学会,普罗维登斯,RI,1989年,AMS-IMS-SIAM联合夏季研究会议论文集。1987年6月14日至20日,科罗拉多州博尔德;《现代数学》第92卷。;J.-Y.Girard,《走向交互几何》,J.W.Gray,Scedrov(编辑),《计算机科学和逻辑的分类》,美国数学学会,普罗维登斯,RI,1989年,AMS-IMS-SIAM联合夏季研究会议论文集。1987年6月14日至20日,科罗拉多州博尔德;当代数学第92卷。
[22] S.S.Ishtiaq、P.O'Hearn、,商业智能作为可变数据结构的断言语言,见:第28届ACM-SIGPLAN编程语言原理研讨会,伦敦,计算机械协会,纽约,2001年,第14-26页。;S.S.Ishtiaq、P.O'Hearn、,商业智能作为可变数据结构的断言语言,见:第28届ACM-SIGPLAN编程语言原理研讨会,伦敦,计算机械协会,纽约,2001年,第14-26页·Zbl 1323.68077号
[23] Ishtiaq,S.S。;Pym,D.J.,《自然演绎的相关分析》,《逻辑与计算》。,8, 6, 809-838 (1998) ·Zbl 0915.03022号
[24] Kleene,S.C.,《数理逻辑》(1968),威利出版社:威利纽约·Zbl 0149.24309号
[25] Kowalski,R.,《解决问题的逻辑》(1979),北荷兰人:北荷兰爱思唯尔,阿姆斯特丹·Zbl 0426.68002号
[26] Lafont,Y.,线性逻辑各种片段的有限模型性质,J.符号逻辑,62,4,1202-1208(1997)·Zbl 0897.03010号
[27] Lambek,J.,演绎系统和第一类,J.数学。系统理论,2278-318(1968)·Zbl 0176.28901号
[28] Lambek,J。;Scott,P.,《高阶范畴逻辑导论》(1986),剑桥大学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Zbl 0596.0302号
[29] Lincoln,P.,《判定线性逻辑公式的可证明性》(Lafont,Y.;Girard,J.-Y.;Regnier,L.,《线性逻辑进展》(1995),剑桥大学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109-122·Zbl 0823.03004号
[30] Mac Lane,S.,《工作数学家的类别》(1971年),《施普林格:施普林格纽约》·Zbl 0232.18001号
[31] 南卡罗来纳州Mac Lane。;Moerdijk,I.,《几何与逻辑中的Sheaves》(1992),施普林格:施普林格纽约·Zbl 0822.18001号
[32] Miller,D.,《逻辑编程模块的逻辑分析》,J.logic。编程,6,1&2,431-483(1981)
[33] 米勒,D。;Nadathur,G。;Pfenning,F。;Ščedrov,A.,《作为逻辑编程基础的统一证明》,Ann.Pure Appl。逻辑,51,125-157(1991)·Zbl 0721.03037号
[34] Milner,R.,《沟通与并发》(1989),普伦蒂斯·霍尔:普伦蒂斯霍尔纽约·Zbl 0683.68008号
[35] H.Niss,《区域势在必行》,哥本哈根大学博士论文,2002年。;H.Niss,《区域势在必行》,哥本哈根大学博士论文,2002年。
[36] O’Hearn,P.W.,《关于集群打字》,J.Funct。编程,13747-796(2003)·Zbl 1056.03013号
[37] P.W.O'Hearn,《资源解释、集群含义和αλ-微积分(初版),收录于:J.-Y.Girard(编辑),Proc TLCA’99。《计算机科学讲义》,第1581卷,柏林斯普林格出版社,1999年。;P.W.O'Hearn,《资源解释、集群含义和αλ-微积分(初版),收录于:J.-Y.Girard(编辑),Proc TLCA’99。计算机科学讲义,第1581卷,柏林斯普林格,1999年·Zbl 0931.03025号
[38] O'Hearn,P.W。;Pym,D.J.,《集束暗示的逻辑》,布尔。符号逻辑,5,2,215-244(1999)·Zbl 0930.03095号
[39] Palmgren,E.,《构造层语义》,数学。逻辑夸脱。,43, 225-321 (1997) ·Zbl 0934.03051号
[40] D.J.Pym,《普通逻辑中的证明、搜索和计算》,爱丁堡大学博士论文,1990年。;D.J.Pym,《普通逻辑中的证明、搜索和计算》,爱丁堡大学博士论文,1990年。
[41] D.J.Pym,《关于集合谓词逻辑》,in:Proc。LICS’99,IEEE计算机学会出版社,马里兰州银泉出版社,1999年,第183-192页。;D.J.Pym,《关于集合谓词逻辑》,in:Proc。LICS’99,IEEE计算机学会出版社,马里兰州银泉出版社,1999年,第183-192页。
[42] Pym,D.J.,《捆绑蕴涵逻辑的语义和逻辑证明理论》,《应用逻辑丛书》,第26卷(2002年),克鲁沃学术出版社:克鲁沃学术出版商多德雷赫特·Zbl 1068.03001号
[43] Read,S.,《相关逻辑:推理的哲学考察》(1998),Basil Blackwell出版社:Basil Blackwell Oxford
[44] Reisig,W.,《分布式算法:用Petri网建模和分析》(1998),Springer:Springer-Blin·Zbl 0907.68130号
[45] Restall,G.,《亚结构逻辑导论》(2000),劳特利奇:劳特利奇伦敦·兹比尔1028.03018
[46] Reynolds,J.,关于共享可变数据结构的推理讲座(2000年),Tandil:Tandil Argentina
[47] J.Reynolds,《分离逻辑:共享可变数据结构的逻辑》,摘自:Proc。LICS’02,IEEE,纽约,2002。;J.Reynolds,《分离逻辑:共享可变数据结构的逻辑》,摘自:Proc。LICS’02,IEEE,纽约,2002年。
[48] Routey,R。;Meyer,R.K.,《蕴涵的语义学,i》(Leblanc,H.,Truth,Syntax and Modality(1973),北荷兰:北荷兰阿姆斯特丹),199-243·Zbl 0317.02017号
[49] A.辛普森。直觉模态逻辑的证明理论与语义,爱丁堡大学博士论文,1994。;A.辛普森。《直觉模态逻辑的证明理论与语义》,爱丁堡大学博士论文,1994年。
[50] 托夫特,M。;Talpin,J.,基于区域的内存管理,Inform。和计算。,132, 2, 109-176 (1997) ·Zbl 0876.68027号
[51] A.S.Trolestra,《线性逻辑讲座》,第29卷,讲稿,CSLI,斯坦福大学,1992年。;A.S.Trolestra,《线性逻辑讲座》,第29卷,讲稿,CSLI,斯坦福大学,1992年·Zbl 0942.03535号
[52] Urquhart,A.,《相关逻辑的语义》,J.符号逻辑,371059-1073(1972)·兹伯利0581.03011
[53] Vickers,S.,《逻辑拓扑》(1989),剑桥大学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Zbl 0668.54001号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