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脉冲电弧放电产生的用于增强燃烧的活性空气等离子流。 (英语) Zbl 1157.80401号

小结:通过实验阐明了低功率脉冲电弧放电产生的空气等离子体流中的重要操作参数、温度特性和自由基生成,以促进稀薄燃烧和表面处理。此外,还对火炬下游随时间变化的热流体场进行了数值澄清,下游温度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最后,用数值方法阐明了高电场下空气等离子体中化学物质生成和衰变的时间演化。

MSC公司:

80A25型 燃烧
80A20型 传热传质、热流(MSC2010)
80-05 经典热力学相关问题的实验工作
80A32型 化学反应流
76周05 磁流体力学和电流体力学
78A55型 光学和电磁理论的技术应用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DOI程序

参考文献:

[1] 日本机械工程师学会,功能流体和智能流体,科罗纳出版有限公司,东京,2000年,第48-92页(日语)。
[2] B.N.Ganguly,等离子体辅助改进高速高空飞行器设计,载于:第十五届气体放电及其应用国际会议论文集,图卢兹,2004年,第1017–1023页。
[3] A.Klimov、V.Bityurin、I.Moralev、B.Tolkunov和V.Vystavkin,高速气流中非混合碳氢化合物燃料的等离子体辅助燃烧,摘自:第17届国际等离子体化学研讨会论文集,2005年,CD-ROM。
[4] Takita,K。;Abe,N。;Masuya,G。;Ju,Y.:超音速气流中N2/O2等离子体炬通过添加NO和NO2增强点火,Proc。燃烧。Inst.31,No.2,2489-2496(2007)
[5] 文斯,I.M。;Weinberg,F.J.:脉冲等离子射流点火器中的氢原子分布,Combust。火焰67,编号3,259-264(1987)
[6] Murase,E。;小野,S。;Hanada,K。;Nakahara,S。;Endo,H。;奥本海姆,A.K.:通过等离子射流点火和脉冲射流点火增强贫混合气燃烧。日本。Soc.机械。工程师。B 58,编号546,561-567(1992)
[7] J.F.Behnke、H.Steffen、A.Sonnenfeld、R.Foest、V.Lebedev和R.Hippler,大气压下介质阻挡放电对铝的表面改性,载于:A.Haljaste、T.Plank(编辑),第八届高压低温等离子体化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HAKONE 8),爱沙尼亚塔尔图,第2卷,2002年,第410-414页。
[8] 蒂恩,R。;Höpfner,K。;北卡罗来纳州卡克。;Klages,C.-P.:使用介质阻挡放电清洁硅和钢表面,Plasmas polym。5,第2期,91-102(2000)
[9] Bozhenkov,S.A。;Starikovskaia,S.M。;Starikovskii,A.Y.:含H2和CH4混合物的纳秒气体放电点火,Combust。火焰133,编号1–2,133-146(2003)
[10] 文斯,I.M。;Vovelle,C。;Weinberg,F.J.:等离子射流点火在可燃性极限较高时对火焰传播和烟熏的影响,Combust。火焰56,编号105-112(1984)
[11] Starikovskii,A.Y.:等离子体支持燃烧,Proc。燃烧。Inst.30,编号2405-2417(2005)
[12] NIST原子光谱数据库,http://www.physics.nist.gov/cgi-bin/AtData/main_asd。
[13] Nakamori,I。;Ikohagi,T.:利用大涡模拟对湍流的压缩效应进行数值研究,计算。流体动力学。J.8,第2期,243-249(1999)
[14] 田中,Y。;Paul,K.C。;Sakuta,T.:不同混合比下N2/O2混合物的热力学和传输特性。仪表电气工程。120-B,第1期,24-30(2000)
[15] Kossiy,I.A。;Kostinsky,A.Y。;Matveyev,A.A。;Silakov,V.P.:氮氧混合物中非平衡放电的动力学方案,等离子体源科学。Technol公司。207-220(1992年)第3期第1页
[16] 马切雷特,S.O。;Shneider,M.N.:重复高压纳秒脉冲产生空气等离子体的建模,IEEE trans。血浆科学。30,第3期,1301-1314(2002)
[17] Nadis,G.V.:脉冲电晕放电中等离子体化学过程的建模,J.phys。D: 应用。物理学。30,第8期,1214-1218(1997)
[18] 贝尼洛夫,M.S。;Naidis,G.V.:考虑非平衡效应的大气压力空气中低电流放电建模,J.phys。D: 应用。物理学。36,第15期,1834-1841(2003)
[19] Kusunoki,H。;伊藤,K。;Onda,K.:氨气注入重复脉冲放电过程的数值分析,Inst.electrical enging.Jpn。,变速器。《电力能源》123,第12期,1546-1553(2003)
[20] 伊藤,K。;Hagiwara,K。;Nakaura,H。;安大略省。;Tanaka,H.:电场和脉冲持续时间对放电特性影响的数值分析,Trans。仪表电气工程。120-A,编号11,979-986(2000)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