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具有执行器饱和的异构多智能体系统的半全局容错协同输出调节。 (英语) Zbl 07832264号

摘要:我们提出了一种通用的双层方案,用于解决受执行器饱和和故障影响的异构多智能体系统的合作输出调节问题。在网络层,构造观测器为定向通信拓扑上的每个跟随器生成参考轨迹,同时开发半全局容错控制策略以补偿执行器饱和和物理层故障的不利影响。具体地说,对于有向图上的外系统,设计了一个全分布式虚拟协作控制协议,使具有不同动力学特性的跟随者相互接触,并引导他们进行特定的协作行为,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容错控制策略。证明了所得到的闭环系统是渐近稳定的,调节输出收敛到零。与现有的跟踪控制方法相比,可以放宽对系统动力学和通信拓扑的假设,从而在工程实践中具有更好的通用性。最后,通过数值仿真实例验证了该策略的可行性。

MSC公司:

93B35型 灵敏度(稳健性)
93甲16 多代理系统
93B53号 观察员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DOI程序

参考文献:

[1] Olfati-Saber,R。;Murray,R.-M.,具有切换拓扑和延迟的代理网络中的一致性问题,IEEE Trans。自动。对照,491520-1533(2004年9月)·Zbl 1365.93301号
[2] 于伟伟。;陈国荣。;Cao,M.,多智能体动力学系统中二阶一致性的一些充要条件,Automatica,46,6,1089-1095(2010年6月)·Zbl 1192.93019号
[3] Wang,F.-Y。;镍,Y.-H。;刘,Z.-X。;Chen,Z.-Q.,具有切换动力学的一般二阶多智能体系统的包含控制,IEEE Trans。赛博。,50、2、550-560(2020年2月)
[4] 胡,J。;博米克,P。;Lanzon,A.,有向图上具有多个先导的多智能体系统的分布式自适应时变群形成跟踪,IEEE Trans。系统。人类网络。系统。,140-150年7月1日(2020年3月)·Zbl 1516.93126号
[5] 卡佩罗,D。;Mylvaganam,T.,多智能体系统控制的分布式微分对策,IEEE Trans。系统。人类网络。系统。,9635-646(2022年6月)
[6] 蔡,H。;刘易斯,F.L。;胡国强。;Huang,J.,线性多智能体系统合作输出调节的自适应分布式观测器方法,Automatica,75299-305(2017年1月)·Zbl 1352.93058号
[7] 李,Z.-K。;陈明珠。;丁,Z.-T.,有向图上异质代理合作输出调节的分布式自适应控制器,Automatica,68,179-183(2016年6月)·Zbl 1334.93013号
[8] 苏,Y.-F。;黄,J.,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合作输出调节,IEEE Trans。自动。控制,57,4,1062-1066(2012年4月)·Zbl 1369.93051号
[9] 维兰德,P。;坟墓,R。;Allgower,F.,内部模型原理对于线性输出同步是必要和充分的,Automatica,47,51068-1074(2011)·Zbl 1233.93011号
[10] 苏,Y。;黄,J.,交换网络下多智能体一致性应用的合作输出调节,IEEE Trans。系统。人类网络。,B部分,网络。,42,3864-875(2012年6月)
[11] Xiang,J。;魏伟(Wei,W.)。;Li,Y.,网络化线性系统的同步输出调节,IEEE Trans。自动。控制,54,6,1336-1341(2009年6月)·兹比尔1367.93450
[12] Y.Hong。;王,X。;蒋,Z.,《一般线性模型的多智能体协调:分布式输出调节方法》(IEEE Int.Conf.Control Autom.(ICCA))。程序。IEEE国际协调控制自动。(ICCA),中国厦门(2010)),137-142
[13] 王,X。;Y.Hong。;Huang,J。;Jiang,Z.,多智能体线性系统鲁棒输出调节问题的分布式控制方法,IEEE Trans。自动。控制,55,12,2891-2895(2010年12月)·Zbl 1368.93577号
[14] 黄,C。;叶,X。;Sun,Z.,网络系统中多智能体的输出调节问题,IET控制理论应用。,971-978(2012年12月)
[15] Kim,H。;垫片H。;Seo,J.H.,异质不确定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输出一致性,IEEE Trans。自动。控制,56,1200-206(2011年1月)·Zbl 1368.93378号
[16] 王,X。;Yang,G.-H.,切换定向网络下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容错一致性跟踪控制,IEEE Trans。赛博。,1921-1930年5月50日(2020年5月)
[17] 罗,S。;Ye,D.,带执行器故障的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自适应双事件触发控制,IEEE Trans。电路系统。,雷古尔。爸爸。,66、12、4829-4839(2019年12月)·Zbl 1468.93099号
[18] Semsar-Kazerooni,E。;Khorasani,K.,针对存在执行器故障的无人驾驶车辆网络的团队共识,IEEE Trans。控制系统。技术。,18、5、1155-1161(2010年9月)
[19] 刘庆华。;刘,M。;Yu,J.-H.,有限数据传输挠性航天器姿态跟踪的自适应容错控制,IEEE Trans。系统。人类网络。系统。,51、7、4400-4408(2021年7月)
[20] 左,Z。;张杰。;Wang,Y.,线性和Lipschitz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自适应容错跟踪控制,IEEE Trans。Ind.Electron公司。,62,63923-3931(2015年6月)
[21] 萨德尔,M。;陈,Z.-Q。;刘,Z.-X。;邓,C.,一类具有间歇通信的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分布式鲁棒容错一致性控制,应用。数学。计算。,403,15,第126166条第(2021年8月)页·Zbl 1510.93024号
[22] Lin,Z.-L.,带饱和执行器的线性系统的全局控制,Automatica,34,7,897-905(1996年12月)·Zbl 0934.93059号
[23] 陈,B.-M。;Lee,T。;彭,K。;Venkataramanan,V.,《输入饱和线性系统的复合非线性反馈控制:理论与应用》,IEEE Trans。自动。对照组,48327-439(2003年3月)·Zbl 1364.93294号
[24] Sakthivel,R。;马尼卡瓦利,S。;Parivallal,A。;Ren,Y.,执行器饱和的不确定马尔可夫跳跃多智能体系统基于观测器的二方共识,《欧洲控制杂志》,61,13-23(2021年7月)·Zbl 1472.93173号
[25] 苏,H.-S。;陈明珠。;Lam,J。;Lin,Z.,《通过低增益反馈实现输入饱和的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半全局领导一致性》,IEEE Trans。电路系统。一、 雷古尔。爸爸。,60,1881-1889(2013年7月)·Zbl 1468.93035号
[26] 苏,H.-S。;陈明珠。;王晓凤。;Lam,J.,《基于半全局观测者的领导遵循共识与输入饱和》,IEEE Trans。Ind.Electron公司。,61,62842-2850(2014年6月)
[27] Yin,Y.-H。;Wang,F.-Y。;刘,Z.-X。;Chen,Z.-Q.,具有输入饱和的切换多智能体系统的容错一致性,国际鲁棒非线性控制,31,11,5047-5068(2021)·Zbl 1525.93421号
[28] Yin,Y.-H。;Wang,F.-Y。;刘,Z.-X。;Chen,Z.-Q.,具有执行器故障和输入饱和的多智能体系统的有限时间领导者共识,IEEE Trans。系统。人类网络。系统。,52, 5, 3314-3325 (2022)
[29] 李,Z.-K。;温,G.-H。;段,Z.-S。;Ren,W.,《用有向图设计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完全分布式一致性协议》,IEEE Trans。自动。控制,60,4,1152-1157(2015年4月)·Zbl 1360.93035号
[30] 邓,C。;Wen,C.-Y.,基于分布式弹性观测器的异构多智能体系统在执行器故障和dos攻击下的容错控制,IEEE Trans。控制神经网络。,71308-1318(2020年9月)·Zbl 07255382号
[31] 邓,C。;Yang,G.-H.,线性多智能体系统协同输出调节的分布式自适应容错控制方法,Automatica,103,62-68(2019年5月)·Zbl 1415.93141号
[32] Deng,C.,有向网络拓扑下线性异构多智能体系统的协同容错输出调节,IEEE Trans。系统。人类网络。系统。,51、8、4773-4781(2019年8月)
[33] 李晓杰。;Yang,G.-H.,具有执行器故障的不确定线性系统的鲁棒自适应容错控制,IET控制理论应用。,6、10、1544-1551(2012年7月)
[34] 胡,W.-F。;Liu,L.,通过事件触发控制实现异构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协同输出调节,IEEE Trans。赛博。,47、1、105-116(2017年1月)
[35] Shi,L.-R。;Li,Y.-L。;Lin,Z.-L.,具有输入饱和的异质多智能体系统的半全局领导跟踪输出共识,国际鲁棒非线性控制,28,16,4916-4930(2018年8月)·Zbl 1402.93035号
[36] 伯恩斯坦,D.S.,《矩阵数学:理论、事实和公式》(2009),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Zbl 1183.15001号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