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滞离散切换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分析与综合。 (英语) Zbl 1205.93119号

摘要:研究了一类具有多面体型不确定性的不确定切换时滞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分析与综合问题。基于适当的切换Lyapunov函数的构造性使用,研究了充分的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条件,以使此类系统具有一致的二次稳定性,且L{2}增益小于给定的常数水平。系统综合是设计切换反馈方案,无论是基于状态、输出测量还是使用动态输出反馈,以确保相应的闭环系统满足LMI条件。给出了两个数值例子,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MSC公司:

93D09型 强大的稳定性
93立方 由微分方程以外的函数关系控制的控制/观测系统(如混合系统和开关系统)
93C55美元 离散时间控制/观测系统
93亿B50 合成问题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欧洲DML

参考文献:

[1] J.Daafouz、P.Riedinger和C.Iung,“切换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和控制合成:切换Lyapunov函数方法”,IEEE自动控制学报,第47卷,第11期,第1883-1887页,2002年·Zbl 1364.93559号 ·doi:10.10109/TAC.2002.804474
[2] M.D.Lemmon、K.X.He和I.Markovsky,“监控混合系统”,IEEE控制系统杂志,第19卷,第4期,第42-55页,1999年·doi:10.1009/37.777788
[3] A.S.Morse,“线性设定点控制器系列的监督控制。I.精确匹配”,《IEEE自动控制汇刊》,第41卷,第10期,第1413-1431页,1996年·Zbl 0872.93009号 ·doi:10.1009/9.539424
[4] D.Liberzon,《切换系统与控制》,《系统与控制:基础与应用》,Birkhäuser出版社,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2003年·Zbl 1036.93001号
[5] D.Liberzon和A.S.Morse,“交换系统稳定性和设计的基本问题”,IEEE控制系统杂志,第19卷,第5期,第59-70页,1999年·Zbl 1384.93064号 ·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109/37.793443
[6] M.S.Branicky,“开关和混合系统的多Lyapunov函数和其他分析工具”,《IEEE自动控制汇刊》,第43卷,第4期,第475-482页,1998年·Zbl 0904.93036号 ·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109/9.664150
[7] M.Johansson和A.Rantzer,“混合系统分段二次Lyapunov函数的计算”,《IEEE自动控制汇刊》,第43卷,第4期,第555-559页,1998年·Zbl 0905.93039号 ·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109/9.664157
[8] G.S.Zhai、B.Hu、K.Yasuda和A.N.Michel,“时控开关系统的扰动衰减特性”,《富兰克林研究所杂志》,第338卷,第7期,第765-779页,2001年·Zbl 1022.93017号 ·doi:10.1016/S0016-0032(01)00030-8
[9] C.D.Persis、R.D.Santis和A.S.Morse,“具有状态依赖驻留时间逻辑和约束的监督控制”,《自动化》,第40卷,第2期,第269-275页,2004年·Zbl 1048.93052号 ·doi:10.1016/j.automatica.2003.09.005
[10] X.-M.Sun、J.Zhao和D.J.Hill,“切换延迟系统的稳定性和L2-增益分析:一种依赖延迟的方法”,Automatica,第42卷,第10期,第1769-1774页,2006年·Zbl 1114.93086号 ·doi:10.1016/j.automatica.2006.05.007
[11] X.-M.Sun、G.-P.Liu、D.Rees和W.Wang,“控制器故障和时变延迟系统的稳定性”,IEEE自动控制学报,第53卷,第10期,第2391-2396页,2008年·Zbl 1367.93573号 ·doi:10.1109/TAC.2008.2007528
[12] X.-M.Sun、G.-P.Liu、D.Rees和W.Wang,“基于切换技术的具有大延迟序列的离散系统的延迟相关稳定性”,《自动化》,第44卷,第11期,第2902-2908页,2008年·Zbl 1152.93499号 ·doi:10.1016/j.automatica.2008.04.006
[13] D.K.Kim、P.Park和J.W.Ko,“使用确定性交换系统方法对通信网络上的系统进行输出-反馈H输入控制”,《自动化》,第40卷,第7期,第1205-1212页,2004年·Zbl 1056.93527号 ·doi:10.1016/j.automatica.2004.01.024
[14] R.A.Decarlo、M.S.Branicky、S.Pettersson和B.Lennartson,“混合系统稳定性和稳定性的观点和结果”,《IEEE学报》,第88卷,第1069-1082页,2000年。
[15] P.Pelecies和R.DeCarlo,“使用类Lyapunov函数的m切换系统的渐近稳定性”,《美国控制会议论文集》,第2卷,第1679-1684页,1991年。
[16] M.S.Mahmoud、M.N.Nounou和H.N.Naunou,“不确定切换离散时间系统的分析与合成”,IMA数学控制与信息杂志,第24卷,第2期,第245-257页,2007年·Zbl 1127.93050号 ·doi:10.1093/imamci/dnl021
[17] C.Meyer、S.Schröder和R.W.De Doncker,“分布式电力系统中压系统的固态断路器和电流限制器”,IEEE电力电子学报,第19卷,第5期,第1333-1340页,2004年·doi:10.1010/TPEL.2004.833454
[18] G.Xie和L.Wang,“具有状态时滞的切换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和镇定:连续时间情况”,第六届网络与系统数学理论国际研讨会(MTNS’04)论文集,比利时鲁汶天主教鲁汶大学,2004年7月。
[19] D.Xie、L.Wang、F.Hao和G.Xie,“不确定切换系统L2-主分析和控制综合的LMI方法”,IEE学报,第151卷,第1期,第21-28页,2004年·doi:10.1049/ip cta:20040010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