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加拉国的性别差距大幅缩小,原因是识字率和预期寿命的接近度。 (英语) Zbl 1516.62379号

概要:人类发展指数(HDI)是一个基于公平、贫困和性别问题的国家一级人类福利总体状况的指标。这项研究使用了一种被称为“识字寿命”(LLE)的同时影响识字和预期寿命的接近度测量方法,作为衡量人类素质的一种方法。本研究讨论了LLE的分布,并给出了详细的性别和空间差异。通过接近度指标,我们量化了1981年和2008年之间的差距。在这27年中,无论是在国家层面还是在居住地层面,女性的LLE改善幅度都超过了男性。我们还了解到,随着时间的推移,指标允许说明变化率,而不仅仅是静态差异。LLE很有用,因为该指数可以通过采用不同的死亡率和教育情景来计算未来的社会发展,如医疗设施、营养食品、容易获得清洁饮用水、空气污染、温室气体排放、心理压力,最重要的是贫困,这可以与特定的政策假设相关联。

MSC公司:

62至XX 统计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S.Abdallah、N.Marks、A.Simms和S.Thompson,(联合国)快乐星球指数:人类健康和环境影响指数,《地球之友》,新经济学基金会,伦敦,2006年。
[2] A.D.Biderman,社会指标和目标,英寸社会指标R.A.Bauer主编,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马萨诸塞州剑桥,1966年,第68-153页。
[3] M.Carley,社会需求与社会指标:政治与理论问题G.Allen和Unwin,伦敦,1981年。
[4] C.L.Chiang,生命表及其应用罗伯特·E·克里格出版公司,佛罗里达州马拉巴尔,美国,1984年。
[5] W.J.科恩,社会指标:公共政策统计《美国统计学家》22(1968),第14-16页。
[6] R.Costanza、M.Hart、S.Posner和J.Talberth,超越GDP:需要新的进步衡量标准,第4号工作文件,弗雷德里克·S·帕迪远程未来研究中心,波士顿大学,2009年。
[7] H.E.Daly和J.B.Cobb Jr,为了共同利益:将经济转向社区、环境和可持续未来《灯塔出版社》,马萨诸塞州波士顿,1989年。
[8] R.J.Estes,世界社会发展趋势:各国的社会进步Praeger,纽约,1988年,1970-1987页。
[9] N.Federici、K.O.Mason和S.Sogner编辑。,妇女地位与人口变化克拉伦登出版社,牛津,1993年。
[10] R.弗里德曼,生育率决定因素.英寸世界生育率调查:评估约翰·克莱兰德和克里斯·肖特主编,纽约:牛津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274-295页。
[11] J.Garltung,真实世界:跨国视角《自由新闻》,纽约,1980年。
[12] K.J.Gilmartin、R.J.Rossi、L.S.Lutowski和D.F.B.Reed,社会指标:当代文学注释书目,纽约加兰德,1979年。
[13] T.N.E.格雷维尔,构造简略寿命表的简短方法,录制Amer。仪器。精算师32(1943),第29-42页·Zbl 0060.31905号
[14] G.M.Grossman和E.Helpman,全球经济中的创新与增长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马萨诸塞州剑桥,1991年。
[15] D.W.Henderson,社会指标:理论基础和研究框架加拿大经济委员会,渥太华,1974年。
[16] S.J.Jejeebhoy,女性教育、自治与生育行为:发展中国家的经验牛津大学出版社,纽约,1995年。
[17] M.H.R.Khan和M.Asaduzzaman,孟加拉国扫盲预期寿命:社会指标的新方法,J.数据科学。5(2007年),第131-142页。
[18] D.柯克,人口转变理论,大众。《螺柱》第50卷(1996年),第361-387页。网址:10.1080/0032472031000149536
[19] G.T.Kurian,世界评级书《档案事实》,纽约,1979年。
[20] W.Lutz,扫盲预期寿命POPNET,第26期(冬季),1995年,第1-5页。
[21] 圣麦地那,实施墨西哥社会发展新指标:识字预期寿命工作文件,IIASA,奥地利拉克森堡,1996年。
[22] T.P.墨菲,城市指标:信息来源指南,盖尔研究中心,底特律,1980年。
[23] N.K.Namboodiri和C.M.Suchindran,生命表技术及其应用,学术出版社,奥兰多,1987年。
[24] R.Ram和T.W.Schultz,寿命、健康、储蓄和生产力经济发展和文化变革。芝加哥大学出版社,芝加哥,1979年,第27卷,第399-422页。
[25] R.Ramakumar,技术人口统计新德里威利东方出版社,1986年。
[26] E.B.Sheldon和W.E.Moore,社会变革指标:概念和衡量,拉塞尔·塞奇基金会,纽约,1968年。
[27] J.L.西蒙,终极资源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新泽西州普林斯顿,1981年。
[28] K.Srinivasan,人口统计学基本技术与应用《舞台出版物》,新德里,1998年。
[29] M.J.Sullivan,衡量全球价值:162个国家的排名,格林伍德,纽约,1991年。
[30]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开发计划署),《1990年人类发展报告》,牛津大学出版社,纽约,1990年。
[31] K.Ura和K.Galay,编辑。,国民幸福总值与发展第一届国民幸福总值运作国际研讨会。不丹研究中心,不丹廷布,2004年。
[32] 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变化世界中的国家,牛津大学出版社,纽约,1997年。
[33] M.E.Young,社会指标:带注释的书目,NTIS,弗吉尼亚州斯普林菲尔德,1977年。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