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限资源中多物种相互作用的生态模型。 (英语) Zbl 1460.92237号

本文考虑并研究了具有多重交互作用的三种捕食者的数学模型,以确定生态系统的局部和全球可持续性:两种捕食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和两种捕食者之间的共生作用。由一阶非线性常微分方程组给出了三个物种的数学模型,其中两个物种相互作用,捕食者消耗第一个一般物种并采取第二个一般形式。同时,自然资源的数量被认为是无限的。当存在可能的平衡点时,通过对这些案例的数值模拟,显示了死亡率的影响。对于每个模型,讨论了局部和全局稳定性,以及当死亡率超过生育率时物种的行为。

MSC公司:

92D40型 生态学
92D25型 人口动态(一般)
34D23个 常微分方程解的全局稳定性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Addicott John,F.,两种互惠模型的稳定性:模拟研究,《生态学报》,49,1,42-49(1981)·doi:10.1007/BF00376896
[2] Brauer,F。;Castillo-Chavez,C.,《人口生物学和流行病学的数学模型》(2001),纽约:Springer,纽约·Zbl 0967.92015年
[3] Braun,M.,微分方程及其应用——应用数学科学(15)(1983),纽约:Springer,纽约·Zbl 0528.34001号
[4] Dean,AM,《互惠主义的简单模型》,《美国国家》,121,3,409-417(1983)·doi:10.1086/284069
[5] Edelstein-Keshet,L.,《生物数学模型》(2005),纽约:SIAM,纽约·Zbl 1100.92001
[6] Goh,BS,互惠主义模型的稳定性,《美国自然》,113,2,261-275(1979)·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086/283384
[7] Gyllenberg,M。;Yan,P。;Wang,Y.,竞争-竞争-合作Lotka-Volterra系统的极限环,Physica-D,221135-145(2006)·Zbl 1111.34027号 ·doi:10.1016/j.physd.2006.07.016
[8] 赫希集团,MW;斯梅尔,S。;Devaney,RL,微分方程,动力系统和混沌导论(2004),纽约:Elsevier,纽约·Zbl 1135.37002号
[9] JN Kapur,《生物学和医学中的数学模型》(1985),新德里:附属东西私人有限公司,新德里·Zbl 0574.92001
[10] Kuang,Y.,数学人口模型的基本性质,生物数学,17129-142(2002)
[11] AJ Lotka,《物理生物学要素》(1925年),巴尔的摩:威廉姆斯和威尔金斯公司
[12] May,RM,《模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复杂性》(1973),普林斯顿: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普林斯顿·Zbl 0253.92006号
[13] 纳吉,RK;Balasim,AT,关于三物种食物网模型的动力学行为,混沌,孤子分形,341636-1648(2007)·Zbl 1152.34350号 ·doi:10.1016/j.chaos.2006.04.064
[14] Smith,JM,《生态学模型》(1974),剑桥:剑桥大学出版社,剑桥·兹比尔0312.92001
[15] Seshagiri Rao,N。;Acharyulu,KVLN,资源有限的宿主-门户共生物种对——一项数值研究,国际生物科学杂志。生物技术。,7, 1, 133-140 (2015) ·doi:10.14257/ijbsbt.2015.7.1.13
[16] Stiling,P.,《生态学理论与应用》(2009),新德里:PHI Learning Private Limited,新德里
[17] Suresh Kumar,Y。;Seshagiri Rao,N。;Kalyani,K.,《两个物种和捕食者之间互惠互动的生态模型》,《国际数学杂志》。计算。,28, 4, 48-57 (2017)
[18] Wang,Y。;Wu,H.,以低密度互惠竞争对手为特征的互惠竞争模型,数学。计算。型号。,53, 1654-1663 (2011) ·Zbl 1219.34074号 ·doi:10.1016/j.mcm.2010.12.033
[19] 沃林,C。;DH Boucher,《互惠系统的种群动力学》,《互惠生物学》,248-269(1985),纽约:牛津大学出版社,纽约
[20] Z.Zhibin,竞争对手之间的互惠或合作促进共存和竞争能力,Ecol。型号。,164, 271-282 (2003) ·doi:10.1016/S0304-3800(03)00069-3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