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非线性系统实际α指数稳定性的一些结果。 (英语) Zbl 1477.34079号

摘要:我们在广义充分条件下研究了非线性系统的实际指数稳定性。我们使用Lyapunov的直接方法,因此我们推广了关于摄动系统和时变级联系统的先前结果。最后一部分致力于研究某些非线性系统的实际α-指数镇定问题。

MSC公司:

34D20型 常微分方程解的稳定性
第37页第60页 非自治光滑动力系统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参考文献:

[1] M.Alwan,X.Liu和B.Ingalls,“时滞奇异摄动切换系统的指数稳定性”,非线性分析。混合系统。2:3 (2008), 913-921. ·Zbl 1225.34077号 ·doi:10.1016/j.nahs.2008.03.003
[2] D.Beldjerd、L.Oudjedi和M.Remili,“非线性时变级联系统的实际指数稳定性”,版次。鲁梅因数学。Pures应用程序。60:1 (2015), 1-16. ·Zbl 1389.34226号
[3] A.Benabdallah、I.Ellouze和M.A.Hammami,“非线性时变级联系统的实际稳定性”,J.戴恩。控制系统。15:1 (2009), 45-62. ·Zbl 1203.93160号 ·doi:10.1007/s10883-008-9057-5
[4] C.科尔德努努,微分和积分方程原理,Allyn和Bacon,马萨诸塞州波士顿,1971年·Zbl 0208.10701号
[5] M.Errebii、I.Ellouze和M.A.Hammami,“非线性时变微分方程的指数收敛性”,(J).内容。数学。分析。50:4 (2015), 167-175. ·Zbl 1341.34058号 ·doi:10.3103/s1068362315040020
[6] B.Ghanmi、N.H.Taieb和M.A.Hammami,“时变扰动系统指数稳定性的增长条件”,国际J.控制86:6 (2013), 1086-1097. ·Zbl 1278.93213号 ·doi:10.1080/00207179.2013.774464
[7] B.Ghanmi、M.Dlala和M.A.Hammami,“非线性脉冲系统实际稳定性的逆定理及其应用”,凯贝内提卡54:3 (2018), 496-521. ·Zbl 1449.34194号
[8] W.哈恩,运动稳定性,Grundlehren der mathematischen Wissenschaften 138,Springer,New York,1967年·Zbl 0189.38503号
[9] J.Hoffacker和B.Jackson,“高维方程在时间尺度上的稳定性结果”,国际期刊动态。系统。不同。埃克。3:1-2 (2011), 48-58. ·Zbl 1217.34140号 ·doi:10.1504/IJDSDE.2011.038496
[10] 哈利勒,非线性系统第三版,皮尔逊,纽约,2002年·Zbl 1003.34002号
[11] M.Kuczma,函数方程和不等式理论简介:柯西方程和詹森方程 不平等第二版,Birkhäuser,巴塞尔,2009年·Zbl 1221.39041号 ·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007/978-3-7643-8749-5
[12] V.Lakshmikantham、S.Leela和A.A.Martynyuk,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纯数学和应用数学专著和教科书》125,马塞尔·德克尔,纽约,1989年·Zbl 0676.34003号
[13] V.Lakshmikantham、V.M.Matrosov和S.Sivasundaram,\(V\)向量Lyapunov函数与非线性稳定性分析 系统《数学及其应用》63,Kluwer Academic,Dordrecht,1991年·兹比尔0721.34054 ·doi:10.1007/978-94-015-7939-1
[14] J.P.LaSalle,“常微分方程的稳定性理论”,J.差异。埃克。4 (1968), 57-65. ·Zbl 0159.12002号 ·doi:10.1016/0022-0396(68)90048-X
[15] J.LaSalle和S.Lefschetz,李亚普诺夫直接法的稳定性及其应用《科学与工程数学4》,学术出版社,纽约,1961年·Zbl 0098.06102号
[16] Y.Lin,\(L\)用于镇定的yapunov函数技术,博士论文,罗格斯大学,新泽西州立大学,1992年,在线阅读https://www.proquest.com/docview/304021538。
[17] Y.D.Lin、E.D.Sontag和Y.Wang,“参数化系统族的输入到状态稳定性”,Int.J.鲁棒非线性控制5:3 (1995), 187-205. ·Zbl 0830.93060号 ·doi:10.1002/rnc.4590050304
[18] Y.Lin、E.D.Sontag和Y.Wang,“鲁棒稳定性的光滑逆Lyapunov定理”,SIAM J.控制优化。34:1 (1996), 124-160. ·Zbl 0856.93070号 ·doi:10.1137/S0363012993259981
[19] A.A.Martynyuk,“离散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国际申请。机械。36:7 (2000), 835-865. ·Zbl 1001.93061号 ·doi:10.1007/BF02682295
[20] A.A.Martynyuk(编辑),20世纪末稳定性理论的进展《稳定性和控制:理论、方法和应用》13,泰勒和弗朗西斯出版社,伦敦,2003年·邮编1020.00004
[21] A.Saberi、P.V.Kokotović和H.J.Sussmann,“部分线性复合系统的全局稳定性”,SIAM J.控制优化。28:6 (1990), 1491-1503. ·Zbl 0719.93071号 ·doi:10.1137/0328079
[22] P.Seibert和R.Suárez,“非线性级联系统的全局镇定”,系统控制通知。14:4 (1990), 347-352. ·兹比尔0699.93073 ·doi:10.1016/0167-6911(90)90056-Z
[23] I.M.Stamova,“非线性脉冲泛函微分方程实用稳定性的向量Lyapunov函数”,(J\).数学。分析。申请。325:1 (2007), 612-623. ·Zbl 1113.34058号 ·doi:10.1016/j.jmaa.2006.02.019
[24] N.H.Taieb和M.A.Hammami,“时变动力系统全局一致渐近稳定性的一些新结果”,IMA数学杂志。控制通知。35:3 (2018), 901-922. ·Zbl 1402.93216号 ·doi:10.1093/imamci/dnx006
[25] A.Teel、E.Panteley和A.LoríA,“一致渐近稳定性和指数稳定性的积分特征及其应用”,数学。控制信号系统15:3 (2002), 177-201. ·Zbl 1015.93055号 ·doi:10.1007/s00498020007
[26] 维迪亚萨加先生,非线性系统分析,普伦蒂斯·霍尔,恩格尔伍德悬崖,1993年·Zbl 0900.93132号
[27] P.Wang、M.Wu和Y.Wu,“离散混合系统两种测度的实际稳定性”,非线性分析。混合系统。2:1 (2008), 58-64. ·Zbl 1157.93474号 ·doi:10.1016/j.nahs.2007.01.05
[28] C.Yakar和M.D.Shaw,“具有初始时差的两种措施的实际稳定性”,非线性分析。理论方法应用。71:12 (2009), 781-785. ·Zbl 1238.93073号 ·doi:10.1016/j.na.2008.11.039
[29] 吉泽通,李亚普诺夫第二方法的稳定性理论,出版物。数学。Soc.Japan 9,日本数学学会,东京,1966·兹伯利0144.10802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