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平-(k)系统发育网络的结构。 (英语) Zbl 1247.92018年9月

Kucherov,Gregory(编辑)等人,组合模式匹配。第20届年度研讨会,CPM 2009,法国里尔,2009年6月22日至24日。诉讼程序。柏林:施普林格出版社(ISBN 978-3-642-02440-5/pbk)。计算机科学课堂讲稿5577,289-300(2009)。
概述:进化通常被描述为一个系统发育树,但由于遗传物质的某些交换,它可以表示为一个具有潜在树结构的系统发育网络。最近,水平的概念被引入现实种类的系统发育网络中,作为一个参数来表示它们的复杂性和树相似性。我们研究了水平网络的结构,以及如何将其分解为水平生成器。我们还提供了一个多项式时间算法,该算法将水平-(k)生成器集作为输入,并构建水平-(k+1)生成器集。最后,通过模拟研究,我们评估了根据带重组的融合模型生成的网络中的水平-(k)系统发育网络的比例。
关于整个系列,请参见[Zbl 1165.68013号]。

MSC公司:

第92天 与进化有关的问题
92立方厘米 系统生物学、网络
65年20月 数值算法的复杂性和性能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Arenas,M.,Posada,D.:重组:用重组、迁移和人口统计学联合模拟编码DNA序列。BMC生物信息学8,458(2007)·doi:10.1186/1471-2105-8-458
[2] Arenas,M.,Valiente,G.,Posada,D.:基于结合与重组的网状网络表征。分子生物学与进化25(12),2517-2520(2008)·doi:10.1093/molbev/msn219
[3] Byrka,J.,Gawrychowski,P.,Huber,K.T.,Kelk,S.:系统发育网络中最大化三重一致性的最坏情况最佳近似算法。发表于《离散算法杂志》(2009)·Zbl 1181.90270号
[4] Chan,H.-L.,Jansson,J.,Lam,T.-W.,Yiu,S.-M.:从距离矩阵重建一个超大型的有盖系统发育网络。生物信息学和计算生物学杂志4(4),807-832(2006)·doi:10.1142/S0219720006002211
[5] Choy,C.,Jansson,J.,Sadakane,K.,Sung,W.-K.:计算系统发育网络的最大一致性。西奥。计算。科学。 335(1), 93–107 (2005) ·Zbl 1091.68057号 ·doi:10.1016/j.tcs.2004.12.012
[6] Cardona,G.,Rosselló,F.,Valiente,G.:Tree-Child系统发育网络的比较。出现在IEEE/ACM Trans中。公司。生物和生物信息。(2009年)
[7] Engelfriet,J.,van Oostrom,V.:无上下文图形语言的逻辑描述。J.计算。系统。科学。 55(3), 489–503 (1997) ·兹伯利0897.68061 ·文件编号:10.1006/jcss.1997.1510
[8] Galtier,N.:水平基因转移模型和细菌系统发育问题。系统生物学56,633–642(2007)·doi:10.1080/10635150701546231
[9] Gambette,P.:《进化网络中的谁是谁:文章、作者和程序》,网址:http://www.lirmm.fr/gambette/系统发育网络
[10] Gioan,E.,Paul,C.:分裂分解和图标记树:完全可分解图的特征描述和全动态算法(提交日期,2009年)·Zbl 1236.05162号
[11] Gusfield,D.,Bansal,V.:系统发育网络和不相容特征的基本分解理论。收录人:宫野,S.、梅西洛夫,J.、卡西夫,S.,伊斯特拉伊,S.和佩夫兹纳,P.A.,沃特曼,M.(编辑)RECOMB 2005。LNCS(LNBI),第3500卷,第217-232页。斯普林格,海德堡(2005)·Zbl 1119.92352号 ·doi:10.1007/11415770_17
[12] Gusfield,D.,Eddhu,S.,Langley,C.:利用约束重组高效重建系统发育网络。收录于:IEEE计算系统生物信息学会议(CSB 2003),第363–374页(2003)·doi:10.1109/CSB.2003.1227337
[13] Grant,V.:《植物物种》,第300-320页。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71)
[14] Hallett,M.,Lagergren,J.:横向基因转移问题的有效算法。摘自:国际计算分子生物学研究会议(RECOMB 2001),第141-148页(2001)·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145/369133.369188
[15] Hudson,R.R.:具有基因内重组的中性等位基因模型的特性。理论种群生物学23183-201(1983)·Zbl 0505.62090号 ·doi:10.1016/0040-5809(83)90013-8
[16] Huson,D.H.:分割网络和网状网络。收录于:Gascuel,O.,Steel,M.(编辑)《重建进化》,第247-276页。牛津大学出版社,牛津(2007)
[17] van Iersel,L.、Keijsper,J.、Kelk,S.、Stougie,L.,Hagen,F.、Boekhout,T.:从三联体构建二级系统发育网络。摘自:Vingron,M.,Wong,L.(编辑)RECOMB 2008。LNCS(LNBI),第4955卷,第450-462页。斯普林格,海德堡(2008)·doi:10.1007/978-3-540-78839-340
[18] van Iersel,L.,Kelk,S.:从三联体构建最简单的系统发育网络。收录人:Hong,S.-H.,Nagamochi,H.,Fukunaga,T.(编辑)ISAAC 2008。LNCS,第5369卷,第472-483页。斯普林格,海德堡(2008)·Zbl 1183.92065号 ·doi:10.1007/978-3-540-92182-0_43
[19] van Iersel,L.,Kelk,S.,Mnich,M.:《唯一性、难处理性和精确算法:对k级系统发育网络的反思》,发表在《生物信息学和计算生物学杂志》(2009)
[20] Jansson,J.,Sung,W.-K.:从一组密集的有根三联体推断一个一级系统发育网络。西奥。计算。科学。 363(1), 60–68 (2006) ·Zbl 1110.68032号 ·doi:10.1016/j.tcs.2006.06.022
[21] Kanj,I.A.,Nakhleh,L.,Than,C.,Xia,G.:在网络中看到树及其树枝是很难的。西奥。计算。科学。 401, 153–164 (2008) ·Zbl 1147.68059号 ·doi:10.1016/j.tcs.2008.04.019
[22] Kelk,S。,http://homepages.cwi.nl/海带/lev3gen/
[23] Kaibel,V.,Schwartz,A.:关于多峰同构问题的复杂性。图与组合数学19(2),215–230(2003)·Zbl 1029.68116号
[24] Linder,C.R.,Rieseberg,L.H.:重建植物网状进化模式。《美国植物学杂志》91(10),1700-1708(2004)·doi:10.3732/ajb.910.1700
[25] Luks,E.M.:有界价图的同构可以在多项式时间内进行测试。《计算机与系统科学杂志》25(1),42–65(1982)·Zbl 0493.68064号 ·doi:10.1016/0022-0000(82)90009-5
[26] MacLeod,D.、Charlebis,R.L.、Doolittle,W.F.、Bapteste,E.:通过递归合并和重排比较系统发生树来推断横向基因转移的可能事件。BMC演变。生物学5,27(2005)·doi:10.1186/1471-2148-5-27
[27] Miller,G.L.:图同构,一般评论。收录于:ACM计算理论研讨会(STOC 1977),第143-150页(1977)·doi:10.1145/800105.803404
[28] Morin,M.M.,Moret,B.M.E.:NetGen:利用二倍体杂交产生系统发育网络。生物信息学22(15),1921-1923(2006)·doi:10.1093/bioinformatics/btl191
[29] Ma,B.,Wang,L.,Li,M.:带重组的固定拓扑对齐。摘自:Farach-Colton,M.(编辑)CPM 1998。LNCS,第1448卷,第174-188页。斯普林格,海德堡(1998)·doi:10.1007/BFb0030789
[30] Nakhleh,L.,Warnow,T.,Linder,C.R.,St.John,K.:重建物种的网状进化——理论与实践。《计算生物学杂志》12(6),796–811(2005)·doi:10.1089/cmb.2005.12.796
[31] 斯隆,N.J.A.:整数序列在线百科全书。以电子方式发布,http://www.research.att.com/njas/序列/·Zbl 1274.11001号
[32] Semple,C.,Steel,M.:单循环网络:兼容性和枚举。IEEE/ACM传输。公司。生物和生物信息。 3, 398–401 (2004)
[33] To,T.-H.,Habib,M.:k级系统发育网络可从多项式时间的稠密三重集构建。在:Kucherov,G.,Ukkonen,E.(编辑)CPM 2009。LNCS,第5577卷,第275-288页。斯普林格,海德堡(2009)·Zbl 1247.92019年9月 ·doi:10.1007/978-3-642-02441-225
[34] 王,L.,张,K.,张,L.:具有重组的完美系统发育网络。In:ACM应用计算研讨会(SAC 2001),第46–50页(2001)·doi:10.1145/372202.372271
[35] Zemlyachenko,V.N.,Korneenko,N.M.,Tyshkevich,R.I.:图同构问题。《数学科学杂志》29(4),1426-1481(1985)·Zbl 0564.05049号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