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多替代的和理论上的遗传密码比标准的遗传密码更能抵抗氨基酸替换。 (英语) Zbl 1460.92132号

小结:我们评估了标准遗传密码(SGC)与其已知替代变体之间的差异,即氨基酸替换的后果。此外,还测试了所有可能的理论遗传密码的性质,它们与SGC的密码子分配有一个、两个或三个变化。虽然由于氨基酸替代物的最小化,SGC更接近于最佳理论代码,而不是最差的理论代码,但在所有可能的理论代码中,从10%到27%,这些替代物的效果比SGC更好地最小化。有趣的是,在替代密码中观察到的许多类型的密码子重排也对氨基酸替换的坚固性负责。在假定的优化标准下,21个备选方案中,多达18个方案的性能优于SGC。这些发现表明,并非所有备选代码中的重新分配都是中性的,其中一些可以被选择来减少蛋白质编码序列突变或翻译的有害影响。结果还表明,在这方面,标准遗传密码可以通过少量的改变而得到改进,而这些改变实际上是在其变体中实现的。这意味着最小化突变错误的趋势并不是推动SGC演变的主要力量。

MSC公司:

92D10型 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DOI程序

参考文献:

[1] Abascal,F。;波萨达·D·。;Zardoya,R.,《重访节肢动物线粒体遗传密码的进化》,线粒体DNA,23,84-91(2012)
[2] 安德松,S.G.E。;Kurland,C.G.,《一种极端密码子偏好策略——密码子重新分配》,《分子生物学》。演变。,8, 530-544 (1991)
[3] Andersson,S.G.E。;Kurland,C.G.,基因组进化推动了翻译系统Biochem的进化。细胞生物学。,73, 775-787 (1995)
[4] Bender,A。;哈吉耶娃,P。;Moosmann,B.,《呼吸链复合体中适应性抗氧化剂蛋氨酸积累解释线粒体中异常遗传密码的使用》,Proc。国家。阿卡德。科学。美国,105,16496-16501(2008)
[5] Błażej,P。;Wnętrzak,M。;Mackiewicz,D。;Mackiewicz,P.,使用进化算法根据三个密码子位置优化标准遗传代码,PLoS One,13,Article e0201715 pp.(2018)
[6] Błażej,P。;Wnętrzak,M。;Mackiewicz,P.,《交叉算子在基于进化的遗传密码优化方法中的作用》,《生物系统》,150,61-72(2016)
[7] Błażej,P。;Wnętrzak,M。;Mackiewicz,P.,《在替代遗传密码中观察到的变化的重要性》,(第11届国际生物医学工程系统和技术联合会议论文集——第4卷:生物信息学(2018)),154-159
[8] Błażej,P。;Miasojedow,B。;格拉宾斯卡,M。;Mackiewicz,P.,与细菌基因组中蛋白质编码序列特性相关的突变压力优化,PLoS One,10,文章e0130411 pp.(2015)
[9] Błażej,P。;Mackiewicz博士。;格拉宾斯卡,M。;Wnętrzak,M。;Mackiewicz,P.,通过细菌基因组中的突变压力优化氨基酸替换成本,科学。代表,71061(2017)
[10] Boore,J.L。;Brown,W.M.,《黑甲壳虫线粒体基因组的完整DNA序列》,束腰凯瑟琳,遗传学,138,423-443(1994)
[11] Bove,J.M.,软体动物的分子特征,临床。感染。数字化信息系统。,17,补遗1,S10-S31(1993)
[12] Brach,J.R。;方,W。;Goldman,A.D。;Dolzhenko,E。;斯坦因,E.M。;Landweber,L.F.,《边缘的基因组:纤毛虫的程序化基因组不稳定性》,《细胞》,152,406-416(2013)
[13] 坎贝尔,J.H。;O’Donoghue,P。;坎贝尔,A.G。;Schwientek,P。;Sczyrba,A。;Woyke,T。;索尔·D·。;Podar,M.,UGA是人类微生物群中未培养SR1细菌的一个额外的甘氨酸密码子,Proc。国家。阿卡德。科学。美国,110,5540-5545(2013)
[14] 卡瓦尔坎蒂,A.R。;Neto,B.D。;Ferreira,R.,《关于氨酰-tRNA合成酶类和遗传密码中的错误最小化》,J.Theor,Biol,,204,15-20(2000)
[15] 卡瓦尔坎蒂,A.R.O。;Leite,E.S。;Neto,B.B。;Ferreira,R.,《关于氨酰-tRNA合成酶、氨基酸和遗传密码的分类》,《起源,生命进化》。生物圈,34407-420(2004)
[16] Chin,J.W.,《细胞和动物遗传密码的扩展和重新编程》,《年度》。生物化学评论。,83, 379-408 (2014)
[17] 克拉克·沃克,G.D。;Weiller,G.F.,克鲁维酵母耐热菌小线粒体DNA的结构可能反映了真菌的祖先基因顺序,J.Mol.Evol。,38, 593-601 (1994)
[18] 克罗齐尔,R.H。;Crozier,Y.C.,蜜蜂Apis mellifera的线粒体基因组:完整序列和基因组组织,遗传学,13397-117(1993)
[19] Del Cortona,A。;莱利亚特,F。;Bogaert,K.A。;Turmel,M。;Boedeker,C。;Janouskovec,J。;Lopez-Bautista,J.M。;Verbruggen,H。;Vandepole,K。;De Clerck,O.,枝孢目绿藻的质体基因组由发夹染色体编码,Curr。生物学,27,3771-3782(2017),e6
[20] Di Giulio,M.,《关于遗传密码的起源》,J.Theor。《生物学》,187573-581(1997)
[21] Di Giulio,M.,遗传密码起源的共同进化理论,J.Mol.Evol。,48, 253-255 (1999)
[22] Di Giulio,M.,不能使用基于PAM矩阵的测量来研究遗传密码的起源,因为该矩阵反映了密码本身,使得任何此类分析都是同义反复的,J.Theor。生物学,208,141-144(2001)
[23] Di Giulio,M.,遗传密码起源的共同进化理论,物理学。生活评论,1128-137(2004)
[24] Di Giulio,M.,遗传密码起源共同进化理论的延伸,生物。直接,3,37(2008)
[25] Di Giulio,M.,以物理化学理论为基础的遗传密码起源机制缺乏基础,与共同进化理论J.Theor提出的可信自然机制相对立。生物学,399134-140(2016)
[26] Di Giulio,M.,《反对遗传密码起源的物理化学理论并证实共同进化理论的一些尖锐论点》,J.Theor。生物学,414,1-4(2017)
[27] Di Giulio,M.,《为解释遗传密码的起源而提出的不同理论之间的区别性检验:共同进化理论找到了额外的支持》,《生物系统》,169-170,1-4(2018)
[28] Dudkiewicz,A。;Mackiewicz,P。;诺维卡,A。;科瓦利祖克,M。;Mackiewicz,D。;波拉克,N。;斯莫拉奇克,K。;Banaszak,J。;杜德克,M.R。;Cebrat,S.,基因进化中突变和选择压力与遗传密码简并的对应,Fut。通用。计算。系统。,21033-1039(2005年)
[29] 法奇亚诺,A。;Di Giulio,M.,考虑到氨基酸之间的生物合成关系及其物理化学性质,遗传密码在模型中不是最佳密码,J.Theor。生物(2018)·Zbl 1406.92394号
[30] 弗里兰,S.J。;L.D.赫斯特,遗传密码是百万分之一,J.Mol.Evol。,47, 238-248 (1998)
[31] 弗里兰,S.J。;奈特·R·D。;Landweber,L.F。;赫斯特,L.D.,最佳遗传密码的早期固定,分子生物学。演变。,17, 511-518 (2000)
[32] Gilis,D。;马萨,S。;塞尔夫,新泽西州。;Rooman,M.,《蛋白质稳定性和氨基酸频率方面的遗传密码优化》,《基因组生物学》。,2(2001),研究0049.1-0049.12
[33] 戈麦斯,A.C。;米兰达,I。;Silva,R.M。;莫拉,G.R。;托马斯,B。;Akoulitchev,A。;Santos,M.A.,人类病原体白色念珠菌基因组生物学中的遗传密码改变产生了高度多样性的蛋白质组。,8 (2007)
[34] Goodarzi,H。;内贾德,H.A。;Torabi,N.,《考虑终止密码子的遗传密码优化》,《生物系统》,77,163-173(2004)
[35] 黑格,D。;Hurst,L.D.,遗传密码中误差最小化的定量测量,J.Mol.Evol。,33, 412-417 (1991)
[36] Heaphy,S.M。;马里奥蒂,M。;Gladyshev,V.N。;阿特金斯,J.F。;Baranov,P.V.,新的纤毛虫遗传密码变体,包括在巨结肠造口,分子生物学。演变。,33, 2885-2889 (2016)
[37] Higgs,P.G.,遗传密码起源的四列理论:追踪产生优化密码Biol的进化路径。直接,4,16(2009)
[38] 霍夫曼特区。;安德森,R.C。;Dubois,M.L。;普雷斯科特,D.M.,低分子巨核基因分子,核酸研究,231279-1283(1995)
[39] Janouskovec,J。;索博特卡,R。;赖,D.H。;弗莱贡托夫,P。;科尼克,P。;Komenda,J。;阿里,S。;Prasil,O。;疼痛,A。;Obornik,M。;Lukes,J。;Keeling,P.J.,分裂光系统蛋白,线性映射拓扑,以及马齿苋质体基因组中结构复杂性的增长,分子生物学。演变。,30, 2447-2462 (2013)
[40] O.P.贾德森。;海登,D.,遗传密码:它有什么好处?《选择压力对遗传密码的影响分析》,J.Mol.Evol。,49, 539-550 (1999)
[41] 奈特·R·D。;Landweber,L.F。;Yarus,M.,线粒体如何重新定义代码,J.Mol.Evol。,53, 299-313 (2001)
[42] 奈特·R·D。;弗里兰,S.J。;Landweber,L.F.,《重写遗传密码的键盘进化性》,《自然评论遗传学》。,2, 49-58 (2001)
[43] Koonin,E.V.,《冰冻事故推动50:遗传密码进化中的立体化学、膨胀和机会》,《生活》(巴塞尔),第7期,第22页(2017年)
[44] 库宁,E.V。;诺沃日洛夫,A.S.,《通用遗传密码的起源和进化》,阿努。修订版Genet。,51, 45-62 (2017)
[45] Kurnaz,M.L。;比尔金,T。;Kurnaz,I.A.,《某些非标准编码表似乎比标准遗传密码更具容错性》,J.Mol.Evol。,70, 13-28 (2010)
[46] Lang-Unnasch,N。;Aiello,D.P.,犬新孢子虫质体遗传密码改变的序列证据,国际寄生虫学杂志。,29, 1557-1562 (1999)
[47] Lim,P.O。;Sears,B.B.,一种植物病原的进化关系支原体-像有机体和莱德拉维无霍乱血浆由2个核糖体蛋白基因序列推导而来,细菌学杂志。,174, 2606-2611 (1992)
[48] 林奇,M。;科斯凯拉,B。;Schaack,S.,突变压力与细胞器基因组结构的进化,《科学》,311172730(2006)
[49] Mackiewicz,P。;比塞克,P。;Mackiewicz,D。;基拉加,J。;巴兹科夫斯基,K。;Sobczynski,M。;Cebrat,S.,围绕通用遗传密码优化不对称突变压力和选择压力,(计算科学-ICCS 2008,5103(2008)),100-109
[50] Massey,S.E.,遗传密码中错误最小化的中性起源,J.Mole。演变。,67, 510-516 (2008)
[51] Massey,S.E.,《错误的中性出现使遗传密码优于标准遗传密码》,J.Theor。生物学,408237-242(2016)
[52] 梅西,S.E。;Garey,J.R.,密码子重排的比较基因组学分析揭示了与线粒体蛋白质组大小的联系以及通过抑制性tRNAs,J.Mole改变遗传密码的机制。演变。,64, 399-410 (2007)
[53] McCutcheon,J.P。;麦克唐纳,B.R。;Moran,N.A.,细菌共生体的极小且富含GC的基因组中的替代遗传密码的起源,Plos Genet。,5 (2009)
[54] Mochizuki,K.,纤毛虫中非编码RNA引导的DNA重排,Wiley Interdiscip。修订版,1376-387(2010)
[55] Morgens,D.W。;Cavalcanti,A.R.,《代码进化的另一种观点:使用非规范代码评估遗传代码起源的适应性和历史模型》,J.Mol.Evol。,76, 71-80 (2013)
[56] 穆尔豪森,S。;芬戴森,P。;普莱斯曼,美国。;Urlaub,H。;Kollmar,M.,酵母中新的核遗传密码改变和真核生物中密码子重新分配的进化,基因组研究,26945-955(2016)
[57] Novozhilov,A.S。;Wolf,Y.I。;Koonin,E.V.,《遗传密码的进化:在崎岖的适应环境中对翻译错误鲁棒性的随机代码的部分优化》,Biol。直接,2,24(2007)
[58] Nowacki,M。;维贾扬,V。;周,Y。;斯科塔努斯,K。;Doak,T.G。;Landweber,L.F.,RNA介导的基因组重排途径的表观遗传编程,《自然》,451153(2008)
[59] 大阪,S。;Jukes,T.H.,《进化中的密码子重新分配(密码子捕获)》,J.Mol.Evol。,28, 271-278 (1989)
[60] 大阪,S。;Jukes,T.H.,《关于密码子重新分配》,J.Mol.Evol。,41, 247-249 (1995)
[61] 大阪,S。;Ohama,T。;Jukes,T.H。;Watanabe,K.,线粒体遗传密码的进化。I.后生动物线粒体中AGR丝氨酸和终止密码子的起源,J.Mol.Evol。,29, 202-207 (1989)
[62] Panek,T。;齐哈拉,D。;索科尔,M。;Derelle,R。;Klimes,V.公司。;赫拉迪洛娃,M。;扎德罗比尔科娃,E。;Susko,E。;A.J.罗杰。;塞皮卡,I。;Elias,M.,UAG和UAA密码子含义不同的核遗传密码,BMC生物学。,15, 8 (2017)
[63] (2017),R基金会统计计算:R基金会,奥地利维也纳
[64] Sammet,S.G。;美国巴斯托拉。;Porto,M.,标准和替代遗传密码翻译负载的比较,BMC Evol。生物,10178(2010)
[65] Sanchez-Silva,R。;维拉洛博,E。;莫林,L。;Torres,A.,《一种新的非经典核遗传密码:UAA转化为谷氨酸》,Curr。《生物学》,第13期,第442-447页(2003年)
[66] 桑托斯,J。;Monteagudo,A.,通过遗传算法研究遗传代码适应性,J.Theor。生物学,264854-865(2010)·Zbl 1406.92405号
[67] 桑托斯,J。;Monteagudo,A.,使用密码子重排模型研究遗传密码优化的模拟进化,BMC Bioninform。,12, 56 (2011)
[68] 桑托斯,M.A.S。;基思·G。;Tuite,M.F.,由带有5′-Cag-3′(亮氨酸)反密码子的异常seryl-transfer RNA介导的念珠菌的非标准翻译事件,Embo J.,12,607-616(1993)
[69] 桑托斯,M.A.S。;奇斯曼,C。;科斯塔,V。;莫拉达斯·费雷拉,P。;Tuite,M.F.,由密码子模糊性产生的选择性优势允许念珠菌、微生物、。,31, 937-947 (1999)
[70] Schmidt,M.,《异种生物学:作为最终生物安全工具的新生命形式》,《生物论文》,32,322-331(2010)
[71] 施密特,M。;de Lorenzo,V.,《环境中的合成结构:管理自然生物学和工程生物学之间的相互作用》,2月至次年。,5862199-2206(2012年)
[72] Schneider,美国。;Leible,M.B。;Yang,X.P.,2种髋臼亚种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的小亚基与异常密码子使用的发生之间的强同源性,分子遗传学。,218, 445-452 (1989)
[73] 舒尔茨,D.W。;Yarus,M.,Transfer-RNA突变和遗传密码的可塑性,J.Mol.Biol。,235, 1377-1380 (1994)
[74] 舒尔茨,D.W。;Yarus,M.,《论遗传密码的可塑性》,J.Mol.Evol。,42, 597-601 (1996)
[75] Sengupta,S。;希格斯,P.G.,《替代遗传密码中密码子重新分配的统一模型》,《遗传学》,170831-840(2005)
[76] Sengupta,S。;Higgs,P.G.,《古代和现代生物遗传密码进化的途径》,分子进化杂志。,80, 229-243 (2015)
[77] Sengupta,S。;杨,X。;希格斯,P.G.,《线粒体遗传密码中密码子重排的机制》,《分子进化杂志》。,64, 662-688 (2007)
[78] Sonneborn,T.M.,《遗传密码的退化:范围、性质和遗传含义》(Bryson,V.;Vogel,H.J.,《进化基因和蛋白质》(1965),学术出版社:纽约学术出版社),377-397
[79] Stoltzfus,A。;Yampolsky,L.Y.,氨基酸交换性和适应性密码假说,J.Mol.Evol。,65, 456-462 (2007)
[80] Swire,J。;O.P.贾德森。;Burt,A.,线粒体遗传密码进化以匹配蛋白质的氨基酸需求,J.Mol.Evol。,60, 128-139 (2005)
[81] 韦恩多费尔,G。;Hofacker,I.L。;Stadler,P.F.,《原始遗传密码的进化》,《起源》。生命进化。生物圈,33,491-514(2003)
[82] Wnętrzak,M。;Błażej,P。;Mackiewicz,D。;Mackiewicz,P.,通过八目标进化算法评估的标准遗传代码的最优性,BMC-Evol。生物学,18,192(2018)
[83] Woese,C.R.,《关于遗传密码的进化》,Proc。国家。阿卡德。科学。美国,54,1546-1552(1965)
[84] Woese,C.R.,遗传密码的进化,Naturwissenschaften,60,447-459(1973)
[85] Wong,J.T.,遗传密码的共同进化理论,Proc。国家。阿卡德。科学。美国,721909-1912(1975)
[86] Wong,J.T。;Ng,S.K。;Mat,W.K。;胡,T。;Xue,H.,40岁时遗传密码的共同进化理论:翻译和合成生命的途径,《生活》(巴塞尔),6(2016)
[87] 谢建明。;Schultz,P.G.,《创新:蛋白质的化学工具包——扩展的遗传密码》,《分子细胞生物学》。,7, 775-782 (2006)
[88] 横滨,S。;渡边,Y。;大岛,T.,Ciona savignyi的线粒体基因组(Urochordata,Ascidiacea,Enterogona):基因排列和tRNA基因与Halocynthia roretzi线粒体基因组的比较,分子进化杂志。,57, 574-587 (2003)
[89] 扎霍诺娃,K。;Kostygov,A.Y。;Sevcikova,T。;尤尔琴科,V。;Elias,M.,一个史无前例的非规范核遗传密码,所有三个终止密码子都被重新分配为感觉密码子,Curr。生物学,26,2364-2369(2016)
[90] 祖福尔,R.A。;McGrath,C.L。;缪斯,S.V。;Katz,L.A.,《基因组结构驱动纤毛虫蛋白质进化》,《分子生物学》。演变。,23, 1681-1687 (2006)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