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于诊断的稳健残差生成,包括残差行为的参考模型。 (英语) Zbl 1123.93050号

摘要:合成用于诊断和监督的鲁棒残差生成器的主要目标是在保持故障检测性能的同时,减弱模型不确定性对残差的影响。在不考虑模型的结构约束的情况下,很容易形成不切实际的性能要求,示例表明,这会导致设计具有不必要的低鲁棒性。在实例的指导下,提出了一种新的鲁棒残差发生器设计算法。一个关键步骤是设计包含结构特性的参考模型,这将导致一致的优化问题,避免不切实际的要求。所开发方法中可用的设计自由度是明确和直观的,并且整个算法依赖于已建立和有效的方法,适合于标准鲁棒H{infty}滤波框架。因此,为诊断系统的设计者提供了一种方法,可以在不违反结构要求的情况下轻松指定所需的行为。

理学硕士:

93亿B51 设计技术(稳健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90B25型 运筹学中的可靠性、可用性、维护和检查
90立方厘米40 马尔可夫和半马尔可夫决策过程
93亿B50 合成问题
93立方厘米 信息不完整的控制/观测系统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Chen,J.和Patton,R.J.(1994)。重新检查线性动态系统中的故障可检测性和可隔离性。技术过程的故障检测、监督和安全; Chen,J.和Patton,R.J.(1994)。重新检查线性动态系统中的故障可检测性和可隔离性。技术过程的故障检测、监督和安全
[2] Edelmayer,A.、Bokor,J.和Keviczky,L.(1994年)。一个\(H_\infty\)IEEE决策和控制会议; Edelmayer,A.、Bokor,J.和Keviczky,L.(1994年)。一个\(H_\infty\)IEEE决策和控制会议
[3] Eich,J.和Oehler,R.(1997年)。广义结构奇异值在稳健FDI系统设计中的应用。IFAC技术过程的故障检测、监督和安全; Eich,J.和Oehler,R.(1997年)。广义结构奇异值在稳健FDI系统设计中的应用。IFAC技术过程的故障检测、监督和安全
[4] P.M.弗兰克。;Ding,X.,基于模型的故障诊断最佳稳健残差生成和评估的频域方法,Automatica,30,5,789-804(1994)·Zbl 0799.93018号
[5] Frisk,E.(2001)。用于故障诊断的残差生成; Frisk,E.(2001)。用于故障诊断的残差生成·Zbl 0984.93032号
[6] Frisk,E.和Nielsen,L.(1999)。用于诊断的稳健残差生成,包括残差行为的参考模型。国际会计师联合会世界大会会议记录:第P卷; Frisk,E.和Nielsen,L.(1999)。用于诊断的稳健残差生成,包括残差行为的参考模型。国际会计师联合会世界大会会议记录:第P卷·Zbl 1123.93050号
[7] 弗里斯克,E。;Nyberg,M.,线性系统故障诊断残差生成的最小多项式基解,Automatica,371417-1424(2001)·Zbl 0984.93032号
[8] Gertler,J.(1991)。故障检测和隔离中的分析冗余方法;调查和综合。IFAC技术过程的故障检测、监督和安全; Gertler,J.(1991)。故障检测与隔离中的分析冗余方法;调查和综合。IFAC技术过程的故障检测、监督和安全
[9] 卢,X。;A.威尔斯基。;Verghese,G.,《不确定系统故障检测的最佳鲁棒冗余关系》,Automatica,22,3,333-344(1986)·Zbl 0596.93019号
[10] Mangobi,R.、Appleby,B.D.、Verghese,G.C.和VanderVelde,W.E.(1995年)。一种稳健的故障检测和隔离算法。IEEE决策和控制会议; Mangoubi,R.、Appleby,B.D.、Verghese,G.C.和VanderVelde,W.E.(1995)。一种稳健的故障检测和隔离算法。IEEE决策和控制会议
[11] Niemann,H.和Stoustrup,J.(1997)。控制和故障检测的集成:标称和稳健设计。IFAC技术过程的故障检测、监督和安全; Niemann,H.和Stoustrup,J.(1997)。控制和故障检测的集成:标称和稳健设计。IFAC技术过程的故障检测、监督和安全
[12] Niemann,H.和Stoustrup,J.(2000)。使用\(\mathcal设计故障检测器{高}_\信息\)IEEE决策与控制会议; Niemann,H.和Stoustrup,J.(2000)。使用\(\mathcal设计故障检测器{高}_\信息\)IEEE决策和控制会议
[13] Nyberg,M.,线性系统故障的可检测性和强可检测性准则,国际控制杂志,75,7,490-501(2002)·Zbl 1031.93048号
[14] 巴顿·R·J。;Chen,J.,稳健故障诊断中的最优未知输入分布矩阵选择,Automatica,29,4837-841(1993)·Zbl 0800.93275号
[15] 巴顿·R·J。;Hou,M.,故障检测和隔离观测器的设计:矩阵笔方法,Automatica,34,9(1998)·Zbl 0946.93009号
[16] Qiu,Z.和Gertler,J.(1994年)。稳健的外国直接投资系统和(H_\infty)IFAC技术过程的故障检测、监督和安全; 邱,Z.和Gertler,J.(1994)。稳健的外国直接投资系统和(H_\infty)IFAC技术过程的故障检测、监督和安全
[17] Tyler,M.L.和Morari,M.(1994)。集成控制和诊断模块的优化和稳健设计。美国控制会议; Tyler,M.L.和Morari,M.(1994)。集成控制和诊断模块的优化和稳健设计。美国控制会议
[18] Wünnenberg,J.(1990)。基于观测器的动态系统故障检测; Wünnenberg,J.(1990)。基于观测器的动态系统故障检测
[19] 钟,M。;丁,S.X。;Lam,J。;Wang,H.,设计不确定系统鲁棒故障检测滤波器的LMI方法,Automatica,39,543-550(2003)·Zbl 1036.93061号
[20] 周,K。;多伊尔,J.C。;Glover,K.,《稳健与最优控制》(1995),普伦蒂斯·霍尔:普伦蒂斯霍尔·恩格尔伍德克利夫斯,新泽西州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它的项目与zbMATH标识符启发式匹配,并且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