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合同的多视点规范和设计。 (英语) Zbl 1209.68120号

de Boer,Frank S.(编辑)等人,组件和对象的形式化方法。2007年10月24日至26日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的2007年FMCO第六届国际研讨会。修订的讲座。柏林:施普林格出版社(ISBN 978-3-540-92187-5/pbk)。计算机科学课堂讲稿5382200-225(2008)。
总结:我们介绍了在SPEEDS项目框架内开发的基于合同的模型的数学基础和设计方法。SPEEDS旨在开发支持“推测性设计”的方法和工具,这是一种设计方法,分布式设计人员以并发但受控的方式开发整个系统的不同方面。我们的合同通用数学模型支持这种开发方式。这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关注行为,支持“富组件”的概念,即可以考虑和组合系统的不同(功能和非功能)方面,通过一组关联的合同表示富组件,以及形式化组件组合的整个过程。
关于整个系列,请参见[Zbl 1155.68012号].

MSC公司:

68号30 软件工程的数学方面(规范、验证、度量、需求等)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Damm,W.:汽车应用嵌入式系统开发:趋势和挑战。收录:第六届ACM&IEEE嵌入式软件国际会议(EMSOFT 2006)会议记录,韩国首尔,2006年10月22日至25日·doi:10.1145/1176887.1176888
[2] Butz,H.:空客公司开放集成模块化航空电子设备(IMA)的方法:技术、功能、工业流程和未来发展路线图。参加:汉堡飞机系统技术国际研讨会(2007年3月)
[3] Sangiovanni-Vincentelli,A.:推理系统级设计的趋势和挑战。程序。IEEE 95(3),467–506(2007)·doi:10.1109/JPROC.2006.890107
[4] Damm,W.:使用丰富的组件模型控制推测性设计过程。摘自:第五届并行应用于系统设计国际会议(ACSD 2005),法国圣马洛,6月6-9日,第118-119页(2005)·doi:10.1109/ACSD.2005.35
[5] Meyer,B.:应用“合同设计”。IEEE计算机25(10),40–51(1992)·doi:10.1109/2.161279
[6] Dijkstra,E.W.:程序的保护命令、不确定性和形式派生。ACM通讯18(8),453–457(1975)·Zbl 0308.68017号 ·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145/360933.360975
[7] Lamport,L.:胜利与罪恶:用于并发的谓词转换器。《美国计算机学会编程语言与系统汇刊》12(3),396–428(1990)·doi:10.1145/78969.78970
[8] R.J.Back,von Wright,J.:合同、游戏和改进。信息与通信156,25–45(2000)·Zbl 1046.68571号 ·文件编号:10.1006/inco.1999.2820
[9] Back,R.J.,von Wright,J.:精化微积分:系统介绍。计算机科学研究生课程。施普林格,海德堡(1998)·Zbl 0949.68094号 ·doi:10.1007/978-1-4612-1674-2
[10] Dill,D.L.:速度无关电路自动分层验证的跟踪理论。ACM杰出论文。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1989)
[11] Wolf,E.S.:用于形式验证和替换的同步电路层次模型。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博士论文(1995年10月)
[12] de Alfaro,L.,Henzinger,T.A.:接口自动机。摘自:第九届软件工程基础年度研讨会论文集,第109-120页。ACM出版社,纽约(2001)
[13] Chakrabarti,A.、de Alfaro,L.、Henzinger,T.A.、Stoelinga,M.:资源接口。收录:Alur,R.,Lee,I.(编辑)EMSOFT 2003。LNCS,第2855卷,第117-133页。斯普林格,海德堡(2003)·doi:10.1007/978-3-540-45212-6_9
[14] Henzinger,T.A.、Jhala,R.、Majumdar,R.:许可接口。摘自:第13届软件工程基础年度研讨会论文集(FSE 2005),第31-40页。ACM出版社,纽约(2005)
[15] Negulescu,R.:过程空间。收录于:Palamidessi,C.(编辑)CONCUR 2000。LNCS,第1877卷。斯普林格,海德堡(2000)·Zbl 0999.68140号
[16] Passerone,R.:异构系统的语义基础。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博士论文,加利福尼亚州94720(2004年5月)
[17] Burch,J.,Passerone,R.,Sangiovanni-Vincentelli,A.:克服异类恐惧:异构系统中的并发建模。收录于:第二届并行应用于系统设计国际会议论文集,英国泰恩河畔纽卡斯尔,2001年6月25日至29日·doi:10.1109/CSD.2001.981761
[18] Brookes,S.D.,Hoare,C.A.R.,Roscoe,A.W.:沟通顺序过程的理论。计算机协会杂志31(3),560-599(1984)·Zbl 0628.68025号 ·doi:10.1145/828.833
[19] Engelfriet,J.:确定性(观察等效=痕迹等效)。理论计算机科学36,21–25(1985)·Zbl 0571.68018号 ·doi:10.1016/0304-3975(85)90028-3
[20] Brookes,S.D.:关于CCS和CSP的关系。在:Díaz,J.(编辑)ICALP 1983。LNCS公司。第154卷。施普林格,海德堡(1983)·Zbl 0516.68024号
[21] Lee,E.A.,Sangiovanni-Vincentelli,A.L.:比较计算模型的框架。IEEE集成电路和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汇刊17(12),1217–1229(1998)·doi:10.1109/43.736561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