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东北网 > 东北网舆情频道 > 地市舆情 > 希腊语

希腊语科技眼”抓住窗口黑中介

//余庆.dbw.cn/    |    2018-10-29 09:21:00

作者:刘亿服    来源:黑龙江日报    编辑:左远红

 

  黑龙江日报10月29日 讯窗口单位工作人员弄权勒卡、勾结中介,扰乱办事秩序,损害群众的切身利益,早已是群众心中的隐痛,又因为其违纪手段隐蔽,调查难度巨大,已成为监管部门眼中的“毒瘤”。

  日前,佳木斯市纪委监委对14名涉及公职人员弄权勒卡、勾结中介、与民争利破坏营商环境的典型案例进行了点名通报,在全市引起较大震动。这起案件无一例外,都与窗口单位工作人员弄权勒卡、勾结中介、与民争利相关。

  那么,这一系列案件是如何成功突破的呢?

  起初,佳木斯市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在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察访时发现,有一些社会人员经常拉揽办事群众,说着办理不动产相关业务方面的悄悄话,不用排队……当天拿证……有点毛病也能办……”这样的话不绝于耳,这一现象引起了他们的高度警觉。

  为啥群众正常办事不行,中介却啥都能办,还不用排队?据办案人员推测,中介与公职人员非比寻常的关系背后一定隐藏着利益交换。要突破这层窗户纸”,首先,要确定双方的身份。

  我们绕过常规现场追踪、模拟办事、暗访群众、倒查台账、紧盯服务大厅、办事窗口的老办法,将调取的政府服务大厅不动产登记中心办事窗口64个监控摄像头15个工作日、涉及768个、总时长6912小时的视频文件进行汇总筛查。因数据量大、视频时间超长,短时间无法人为取得结果,便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采用人脸识别对海量视频资料进行分析、对比,仅用天就比对发现疑似‘中介’人员5人,涉及150“行业资讯”

人的路线2018年度房产业务数据37860条和675100个业务照片文件,设立54个关键词和16个工作方向开展数据筛查,初步确认14名公职人员存在违纪行为和中国16次,论证数据筛查结果十分准确。就这样,证据确凿后,便开始面对面交锋。

  在铁证下,仅天时间,罗某等9人违规办理业务、勾结中介收受好处费”等问题查清,分别受到政务撤职、政务降级、诫勉谈话、通报批评等相应处分。对佳木斯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主任、副主任和受理科负责人工作失职问题追究了责任。至此,该违纪案件从开展调查到案件终结,总共用时仅20天。

  办案人员的科学研判与分析,加上现代化科技手段的强有力支撑,是这起案件成功突破的关键。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对于查处疑难案件特别是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来说,可以说是如虎添翼。”佳木斯市监委委员卢景峰说。

  随着毒瘤”的剔除,窗口单位工作人员弄权勒卡、勾结中介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不仅如此,通过大数据手段,对发现问题线索能力,查处损害群众利益问题和四风”问题的能力和效率都有所提高。截至8月末,佳木斯市纪委监委信息技术保障室共发现问题线索3762个。这个市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四风”问题140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35人。查处破坏营商环境问题165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6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