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区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频道 >> 资料区 >> 正文
铁人”董保柱:扎根田间地头 只为“一粒米”
发布时间:2020年08月19日 18:22:33  来源:云南网

  编前语:告别绝对贫困、奔向全面小康,在这幅注定要载入人类史册的恢弘历史画卷中,自然少不了统一战线成员和统战干部的忙碌身影一一他们为国辛苦为民忙,展现了新时代云南统战人的责任与担当。从8月起,请您跟随记者的镜头笔头,走进远山,深入一线,去记录精彩瞬间,去感悟家国情怀,去致敬伟大精神,一起讲好云南统战故事……

  时至今日,董保柱依然清晰记得年幼时一家8口靠着乡亲们的接济才能勉强填饱肚子的情形。那时我就在想,长大后要当农业专家,让大家都吃饱。”儿时的梦想犹如一粒种子,在他心里生根发芽。

  今年62岁的董保柱是一名无党派人士,现任国家水稻德宏综合试验站站长,二级研究员。曾被授予全国农业科技推广标兵”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多项荣誉,被誉为德宏优质稻之父”,也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德宏“袁隆平”。

“铁人”董保柱 供图

  能吃饱”的梦想

  董保柱1958年出生于云南省腾冲市新华乡的一个农村家庭,在他的童年记忆里,饥饿是生活的底色。让大家能吃饱”的梦想孕育出源源动力。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董保柱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毕业后分配到了云南省德宏州农科所工作。

  当时正值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董保柱卷起裤腿与村民一起耕田、耙地、插秧,晚上就住在寨子里老百姓家中,戴着高度眼镜在昏暗的灯光下整理数据资料。参加工作38年来,田间地头和实验室是他固定的家,近在咫尺的宿舍楼却成了他的临时落脚点。

  董老师,怎么这么拼啊?”当地老乡问起时,董保柱总是乐呵呵地说:我是农民的儿子,现在干的又是农科工作,有感情啰。”

“铁人”董保柱 供图

  田埂里的“铁人”

  董老师,铁人一个。”提起董保柱,身边人常用铁人”来形容他。水稻育种、选种必须在高温大棚里做实验。2013年的一天,由于连日劳累加上持续高温作业,董保柱一头栽倒在田埂上,正当大家劝说他去医院检查住院时,他说了句不要紧”,又踉跄着察看稻田去了。后来到医院体检时才发现:肋骨2根骨裂、1根骨折,同事们被他这种工作起来不要命的铁人”精神深深折服。

  多年的深耕劳作让董保柱换上了糖尿病、胆结石等多种疾病,家人和同事劝他多休息,他却笑着说,工作就是缓解病痛的药嘛。”

“铁人”董保柱 供图

  一粒米”的力量

  曾经,德宏的遮放贡米”享誉全国,但由于生长周期长、产量低,这一品牌一度淡出大家的视线。董保柱经过10多年的潜心研发,终于培育出了米质好、产量高、省水省肥省工的生态优质品种,成为老百姓增收致富的脱贫种”。如今,董保柱不管到哪里出差,都要背上一口电饭锅,用当地的水煮自己培育的优质米让大家品尝对比,以促进研发工作。

  2018年,董保柱选育成功的个优质软米品种正式通过缅甸国家品种审定,成为中国在缅甸种植面积最大的优质稻品种。小小一粒米”不仅为德宏当地农民增了收、脱了贫,还让遮放贡米”这一历史品牌重放异彩,飘香海内外。

  董保柱心里,这一粒米”值千斤重。正是这一粒米”,让大家从“吃饱”“吃好”再到“过得好”。(云南省委统战部五处谭庆新 供稿)

责任编辑:陈世金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中证函10658000(5元/\20803])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膦10658000(3微克/磅)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国际比较项目0800087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号®yunnan.cn 2003年8月起保留所有权利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