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区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频道 >> 资料区 >> 正文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专题展览侧记
发布时间:2019年10月08日 15:58:00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至:

  原标题:有料的呈现 有趣的体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专题展览侧记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专题展览现场

  一个硕大的造型石榴露出红红的石榴籽,上面不断滚动着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字样。在造型石榴前的电脑显示屏上选择拍照体验,定格的笑脸就会出现在造型石榴上,与其他人的影像共同构成一幅中国地图;在显示民族团结誓词碑的电脑显示屏手动写下自己的名字,屏幕上就会生成一个加入名字的民族团结誓词碑……

  以山茶花造型花瓣展示云南民族团结之花绽放,表现原始公社末期的傈僳族点种棒、木枕头,表现奴隶制社会形态的小凉山彝族刑具,表现封建领主制的傣族土司金印盒、佩刀等展品首次亮相……

  有料的呈现,有趣的体验。10月1日,由国家民委指导,中共云南省委统战部、云南省民宗委共同主办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云南实践专题展览”,在云南民族博物馆正式向国内外观众免费开放。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指出,云南民族关系亲密融洽,云南民族工作成绩突出,这是云南最可宝贵的财富,要求云南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交给云南的一项政治任务,也赋予了云南为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作出探索和实践的历史使命。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专题展览现场

  专题展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为主题,以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云南实践”为主线,分为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云南民族工作的光辉历程、云南民族工作的生动实践、云南民族工作的经验启示、谱写云南民族工作新篇章5个部分,展示了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云南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走过的光辉历程,展示了各个历史时期党中央对云南各族人民的深切关怀,展示了云南各族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奋力谱写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云南篇章的光辉历程。

  专题展览在注重突出政治性、代表性同时,着力突出创新性、互动性。

  位于普洱市宁洱县境内的民族团结誓词碑,被誉为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和新中国民族工作第一碑”。专题展览将其按1:1复刻制作放在序厅正中央,又在展厅结束部分设置了续写誓词的环节,首尾呼应,寓意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代代相传。通过扫描誓词碑旁的二维码,就能再现剽牛盟誓场景,360度全景漫游宁洱民族团结园,查看誓词碑原址以及原址誓词碑背后的故事。

  云南民族博物馆负责人介绍,专题展览充分汲取国内外展览的新经验、新技术,做到传统方式与数字技术、教育引导与互动体验、严谨性与趣味性的有机结合,在突出以实物为主的同时,通过文字、图片、实物、模型、声光电等相结合,以立体、生动、新颖、直观的艺术形式全方位地展现给观众。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专题展览现场

  石做柱木做柱,干部人才是顶梁柱。”云南民族工作始终坚持培养壮大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骨干力量。专题展览中,让人眼前一亮的还有干部柱浮雕。浮雕柱上呈现的是从20世纪50年代中央民族访问团的干部形象到新世纪各行各业的各民族干部人才。有田间地头的基层干部,有现代化工厂的技术工人,有高科技企业的技术人才,有守卫边疆的军人,有教书育人的教师,有向宪法宣誓的国家公职人员,有向群众普法的法官,配以背景中的高铁飞机、兴边富民的村寨……

  为进一步增强展览效果,云南民族博物馆还专程向北京民族文化宫商借展品,同期推出云南少数民族敬献中央人民政府礼品展,作为这次专题展览的有力补充,展出珍贵文物120套(件)。这些“礼品”尚属首次回归故里,其中部分文物也是首次公开展出,让人们共同见证云南各族人民永远跟着中国共产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云南民族博物馆负责人表示,专题展览将长期办下去,并不断地丰富完善,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堂。(记者 程三娟)

责任编辑:杨静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中证函10658000(5元/\20803])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膦10658000(3微克/磅)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国际比较项目0800087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号®yunnan.cn 2003年8月起保留所有权利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