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聚焦云南>> 生态利民有质感 生态富民有实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云南澄江实践
【字号:
【打印】

生态利民有质感 生态富民有实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云南澄江实践

2024-05-24来源:精神文明报
    在琉璃万顷的抚仙湖领略自然风光和生态之美,在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感受生命大爆发、生命大演化、生命多样性”,在乡村荷塘和庄园田间摸鱼挖藕体验乡野之趣……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拼成了山水澄江”的生态长卷。
    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省澄江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聚焦落实中央关于生态环境保护重大决策部署和云南省委、玉溪市委工作要求,将绿色生态发展理念深度融入湖泊三治一改善”、产业绿色转型、五、城市工作等
    共建生态文明之城
新城8.87公顷,绿地率提升至40%……“300”米见园”逐步成为现实。
    以绿色生态为导向,以工业化理念谋划现代农业发展,通过组织化、基地化、设施化、品牌化建设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污染排放、提升农业经济价值,打造了绿瑾、云岭、万海蓝莓以及左所社区羊肚菌、红托竹荪种植等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
    依托澄江文旅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设置旅游志愿服务点、安排宣传员,讲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故事。结合节假日及立夏节”等本地传统节日、民俗节庆及体育赛事活动,在活动宣传、文艺演出中融入生态文明元素、观念,让游客可视、可听、可感、可近。
    全面优化抚仙湖流域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从严从细实施科学管控,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抚仙湖,力保抚仙湖水长清。同时,以城乡联动、镇村联动、网格联动推进两污”管网进村入户、垃圾收处转运、粪污定期清掏等工作。目前,澄江市5.4万户民房实现“四水”全收,抚仙湖流域内1081户经营户餐厨垃圾收处全覆盖,城市、村庄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分别达96.78%、95.92%,城乡生活垃圾处理率达100%。
    一个个鲜活的实例和具体的数据,是澄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近年来,澄江市积极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动能、群众内生发展动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不断向深度扩展、向广度延伸。
    共唱生态文明之歌
    村口就是环湖路,再多走几步就能到抚仙湖边。”村里有接天莲叶无穷碧的荷田,坐下来就能赏荷吃藕。”游客常常这样评价马房村。位于抚仙湖北岸的右所镇吉花社区马房村,处处可见生态建设的绿色新风。在这里,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是全体村民的普遍共识。
    平日里,由镇、社区、小组三级干部组成的宣传队伍和仙湖卫士”党员志愿服务队、青年文明旅游志愿服务队等6支志愿者队伍依托马房村党群服务中心,组织开展云南省抚仙湖保护条例》宣传、村容环境整治及沿湖垃圾清理等活动。节假日,借助我们的村晚”、篝火晚会等活动,创新节目内容,围绕生态主题,有计划地举办荷塘音乐会等。马房村充分发挥游客集散地的作用,向村民、游客播撒生态文明种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唱好生态文明之歌,引导更多的人增强守护绿水青山的意识,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抚仙湖保护治理的队伍中。
    近年来,马房村按照绿色低碳、保护治理、高质量发展”思路,建设以荷藕种植为主的生产性湿地,积极探索以民宿客栈、餐饮为主,田园观光、休闲体验为辅的农旅融合新路子,吸引不少游客到这里观光、消费。当下的澄江,一条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的新路子正在越走越宽。
    共享生态文明之果
    搜索抚仙湖日落最佳观赏点”,位于右所镇太阳山小镇汐岸会所的网红桥必是一个热门打卡点。白色的廊桥,落日余晖映衬下的抚仙湖,似一幅油画。游客三三两两漫步在桥上,观日落拍美照,又好似画中游。
    晴天下的汐岸网红桥,蓝天白云映照在抚仙湖中亦是另一番美景。游客沉浸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态文明的共鸣进一步加深。据统计,汐岸网红桥每天吸引游客3000余人次。
    太阳山小镇汐岸会所除了网红桥,还有汐岸书吧和常驻汐岸的嘉宾——抚仙湖农民读书会及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游客可以在感受自然的同时,以阅读、参与读书会活动等方式,了解澄江文化,听一听澄江生态环境保护的故事。同时,会所还通过常态化组徒等
    一直以来,澄江市始终坚持将生态文明贯穿商务度假、健康养生、科普文化等业态全过程,引导企业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力促企业效益与生态环保互融并进。以汐岸会所为代表,通过“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李丹 曾永洪 刘贵能)
公告公示 更多>>
州市播报 更多>>
文明评论 更多>>
版权所有(c)2021保留所有权利。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 省文明办 主办云南文明网运营中心 承办 京国际比较项目10031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