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新闻 天中

麦种王”三代接力守护“粮袋子”

2024-06-03 10:24 来源: 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徐明霞
发送短信zmdsjb公司10658300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个GPRS、GPRS

干好“兴农事”种出“金种子”

麦种王”三代接力守护“粮袋子”  

驻马店网讯记者 刘鹏 滑清泉)“降到13%以下了,含水量达标!”5月31日,在西平县老王坡高标准农田2万亩优质小麦良种生产基地,该县人和乡种粮大户丁军华测湿研判后,开始大面积收割成熟的小麦良种——“郑麦136”。  

目前,我们已收到50多万公斤麦种订单!”丁军华告诉记者。  

麦子成熟季,为确保种子完熟,丁军华和父亲、儿子每天都要守在麦田里测水分。他说:我们对引进的新品种都要先试种两年,再大面积种植。‘郑麦136’品种抗倒、抗病性强,产量高,今年亩产可达700公斤。”  

他告诉记者,父亲丁志发今年72岁,对种粮偏爱有加,从最初小面积种植优质早熟“郑麦9023”,到2003年承包2100亩土地大面积种植良种,再到2005年成立河南省仁和种业有限公司,以公司+农户+基地”的形式,逐步将乡里几万亩土地纳入了自己的种子繁育版图”,成为当地有名的“麦种王”。  

2011年年底,丁志发被国务院授予全国种粮售粮大户”,并获国务院、河南省政府嘉奖。2018年,丁志发的种子公司晋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在父亲的影响下,当年,43岁的丁军华辞去工作、回到家乡,从父亲手中接过接力棒”,成为又一个种粮能手。  

我们几乎全家总动员。”丁军华笑言,媳妇管财务,父亲管技术,连儿子丁科源也加盟其中。  

农业农村天广地阔,大有可为!作为去年才毕业的大学生,23岁的丁科源愿做新农人”,乐干兴农事”。操控无人机空中打药、无人驾驶农机播种施肥……他运用新科技种田,轻车熟路、乐在其中。  

20多年来,祖孙三代种植的小麦品种大多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小麦联合育种首席科学家许为钢主持选育的。在丁军华看来,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五良”集成,才能丰产丰收。  

种子繁育连片种植,有利于保持品种的优良性状。”丁军华说,为确保种子纯度和质量,他们除自己种植6000多亩外,还与周边17家500亩以上种粮大户结成稳固的联合体,采取统一耕作、统一良种、统一施肥、统一管理、统一收获、统一购销六统一”方式,发展良种种植2万多亩,每年生产小麦良种1500万公斤。这些小麦良种销往全省各地以及湖北、安徽、江苏等地。  

我们生产的‘郑麦136’,农民种植单产可提高100公斤!”丁军华说。  

育好金种子”,护牢粮袋子”。从父亲到儿子,再到孙子,祖孙三代接力坚守,就是为了多种粮、种好粮。

责任编辑: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三。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