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05/11 10:33:17
来源:新华网

乡村振兴在行动丨引入人才活水” 浇灌乡村沃土”——浙江嘉兴洪合镇加强三支队伍”建设掠影

字体:

  新华网杭州5月11日电 从“中国名称浙江省黄花梨之乡”,再到光电产业升级,近年来,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洪合镇发展迅速,吸引了一批批新居民在此扎根,新居民在全镇人口中的比例达75%。

  怎样让科技创新人才、返乡就业新青年等在这片热土”上茁壮成长?洪合镇的做法是:不断加强“三支队伍”(即高素质干部队伍、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和企业家队伍、高素养劳动者队伍)建设,描绘出一幅人才蔚、事业兴”的胜景。

  科技人才追“光”前行

  走进位于洪合镇的浙江蓝特光学股份有限公司,流水线上,一块块即将应用在智能眼镜等智能穿戴设备上的高精度玻璃片”正源源不断下线;研发中心里,高级工程师冯向旭带着队伍核验新产品的各项性能。

 浙江蓝特光学股份有限公司。新华网发嘉兴市秀洲区洪合镇人民政府供图

  蓝特光学是光学产品制造企业,近年来,公司在自身人才引育政策的基础上,主动叠加洪合镇人才引进政策。冯向旭正是众多创新人才中的一员,“2022年年来到在这里的,工作生活都很安心。”

  这些年,我们不断以‘光’为引,推动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协同融合,吸引更多创新人才来到洪合镇创业就业。”洪合镇相关负责人说。眼下,位于洪合镇的一个光电产业集聚地——秀水光谷一期)已经开园,通过建设该产业平台,洪合镇正着力打造一条以蓝特光学为龙头企业的全产业链。

  近年来,洪合镇围绕项目+科创”这一主线,借力蓝特光学,布局产业新方向,以才引才、以商引才,加强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和企业家队伍建设,先后引进博士及以上人才18名,光电创业创新团队个,对接光电项目9个。同时还打造洪创人才之家”,以人才服务为圆心,让人才之花”结出“产业之果”。

  农技专家田间“把脉”

  在洪合镇,一部分科技人才在新兴产业追光”,另一部分则在田间地头扎根。

  水光潋滟的池塘里,各色锦鲤吃料、翻滚,变幻出多彩的斑纹,甚是热闹。洪合镇李强生态农场锦鲤养殖场负责人的女儿李铖在她的小型实验室”里,熟练操作着显微镜,观察鱼鳍标本。

  三年前,鱼塘里的鱼莫名死亡,我们走访了专业的鱼药店,经过化验才发现了问题所在。那次经历让我和爸爸都意识到养殖技术的重要性,正好我也喜欢研究显微镜,这个重担就落在了我身上。”作为农场技术员的李铖从经济学转行到农业,如今,“95后”的她已是一名农技专家”,给鱼镜检、检测水质、总结鱼病防治经验……有了她的助力,农场产值不断增长,目前已达500英寸

 洪合镇生态农场里的锦鲤。新华网发嘉兴市秀洲区洪合镇人民政府供图

  如今,洪合镇像李铖这样怀揣梦想的农创客不在少数。近年来,洪合镇推动种子种苗、精品水果、水产养殖等特色农业发展,打造农业创业创新孵化园,吸引了大批年轻人返乡。洪合镇通过建设多元引育平台、完善技能培育体系等,逐渐壮大高素养劳动者队伍

  目前,孵化园里已培育浙江美之奥、泾桥农业、李强生态农场等科技型企业6家,引进孵化项目10个,培育农创客、农业高层次人才65人。

新”调解员将心比心

  我是重庆秀山的,你是四川乐山的,也算是老乡了,有啥子事坐下来说嘛!”见到怒气冲冲的周师傅,洪合镇新居民调委会的调解员伍梅菊马上安抚他的情绪,一句句家乡话,慢慢缓解周师傅心中的烦躁。

  今年54岁的伍梅菊2004年来到洪合镇,2009年开始担任调解员。不管是生意纠纷,还是家庭琐事,只要是协调不了的,大家都爱来找伍梅菊。调解讲究将心比心,大家见到我愿意敞开心扉,我也愿意为大家出份力。”伍梅菊笑着说。截至目前,经她调解的矛盾已超1000起。

  洪合镇的调解员正在化解矛盾。新华网发嘉兴市秀洲区洪合镇人民政府供图

  为了帮助新居民群体化解矛盾,洪合镇推出新冠肺炎乡音、乡俗、乡情”暖人心。

  洪合镇成立新居民调委会,在辖区内12个村(社区)建立新居民工作站,动员新居民网格员加入村社区)人民调解组织,将以新调新”工作延伸至网格。同时,在毛衫市场、辅料交易市场等新居民较为集中的区域,设立4个新居民调解联络站;在新居民职工超150人的企业,建立起新居民调解室,并选聘企业班组长等管理岗的新居民担任调解员。

  目前我们已经有25名新居民入选调委会,还有200多名新居民特邀为‘调解信息员’。”洪合镇相关负责人说,借助以新调新”机制,调委会累计调处新居民纠纷5000余起,协调金额近9000万元,纠纷化解率90%左右。

  监制:翁璟

  策划:马江

  采写:邹晓青

  编辑:郭妍廷

责任编辑:郭妍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