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公教师网 >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考试试题>练习题>

特岗学习理论部分练习题

来源:中公吉林特岗教师考试网  时间:2022-10-19 11:00:15

一、单项选择题

1一名儿童上课吃零食被揭发,另一名准备吃零食的儿童看到了,把自己的零食收起来,这个是一种广泛存在的学习现象,被心理学家班杜拉称之为( )。

A

1.【【31572】答解析:班杜拉认为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和结果而实现的学习行为即观察行为。题中另一名准备吃零食的儿童观察到一名儿童吃零食而被揭发,所以改变了自己的行为,符合观察学习的学习行为,所以本题选择A项目

2建构主义强调知识具有( )的特点。

A.耐用性B.耐用性C.耐用性D.耐用性

2.【【31572】答解析:建构主义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相反,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被革命”掉,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不能用科学家、教师、课本的权威来压服学生。即知识具有主观性。

三。某生观看了电影战狼》,对军人产生敬佩,立志成为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属于( )。

A.B。智力技能的学习

C、。运动技能的学习 D。言语信息的学习

3.【【31572】答解析:心理学家加涅将学习分为五种类型: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动作技能。态度的学习指对人、事物及事件所采取的行动。包括对家庭、社会关系的认识,对某种活动产生的情感等。题干中学生看了战狼后,志在成为解放军,对解放军产生了深刻的敬佩和情感。故本题答案为答:

4斯皮罗提出的教学策略是( )。

A.有效性B.有效性C.有效性D.有效性

4.【【】B解析:斯皮罗等人的认知灵活性理论属于信息加工的建构主义。在认知灵活性理论的指导下,为了实现结构不良领域高级知识获得的学习目标,促进学习者积极主动的双向建构过程,斯皮罗等人提出了随机通达的教学原则。

5以下情形不属于学习现象的是( )。

A、B、C、D、D、

5.【【31572】答解析:学习是个体在特定的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改变。图式改变来自皮亚杰的观念,指由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而导致的个体认知的变化。习惯化是指当个体对于一个事物比较熟悉之后不再关注它,去习惯化是指当个体遇到与以前不一样的事物之后,又引起了个体的兴趣,说明个体由于经验的作用能够区分不同事物了。照猫画虎比喻照着样子模仿。业务连续性数据均属于学习现象,而破茧成蝶属于生理上的变化。故本题答案为答:

6.7岁的莉莉随父母迁居到另一个国家,父母让她每天与新的小伙伴一起玩耍,完全不进行专门的言语教学,然而几个月内莉莉掌握了一种新的语言,而且学会了当地的口音。莉莉对语言的学习属于( )。

A、B、C、D、

6、【签字】D解析:接受学习,指人类个体经验的获得,来源于学习活动中,主体对他人经验的接受,把别人发现的经验经过其掌握、占有或吸收,转化成自己的经验。发现学习是指学习的主要内容未直接呈现给学习者,只呈现了有关线索或例证。学习者必须经历一个发现的过程,自己得出结论或找到问题的答案。有意义学习是指当前的学习与已有知识建立起实质性的、有意义的联系。莉莉掌握新语言的过程就是将新旧知识建立联系的过程。故本题答案为D

7.最能够解释“孟母三迁”这一典故的教育理论( )。

A.B.建设C.D.协会

7.【【】D

8教师在班会上对一个同学的诚实行为进行表扬,这对其他同学而言是一种( )。

A.B.C.有效性D.有效性

8.【【】D解析:替代性强化是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题干中其他同学作为观察者,看到一个同学的诚实行为被老师表扬,自己也会受到强化,这种强化是替代性强化。

9.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原则属于( )。

答:。非指导教学模式 B。结构主义课程模式 C、。发展性教学模式 D。最优化教学模式

9.【【31572】答解析:罗杰斯提出了非指导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角色是“助产士”或“催化剂”,故此题选答:结构主义课程模式是布鲁纳提出的;发展性教学模式倡导者是赞可夫;最优化教学模式提出者是巴班斯基。

10一些公益广告请了在一定领域内非常有影响力的明星参与,从班杜拉的理论来看,这种做法注重了观察学习中的( )。

A.工作B.工作C.工作D

10.【【】C解析:观察学习过程包括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题干中请了在一定领域内非常有影响力的明星参与广告,能更加有效的吸引个体的注意力。因此体现了注意过程。

二、判断题

1学生对相似的、容易混淆的英文单词分别作出正确的反应属于概念学习( )。

1.【答案】×。解析:题干描述属于辨别学习,能识别各种刺激特征的异同并作出相应的不同的反应。概念学习是对刺激进行分类,并对同类刺激作出相同的反应。

2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其他条件相等,在学习者对刺激情境作出特定反应能够获得满意的结果时,则其联结就会增强( )。

2.【答案】√。解析:题干描述符合效果律。

三。除了直接强化外,心理学家格兰伦德还提出了另外两种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

3.【答案】×。解析:班杜拉强化的分类(1)直接强化,观察者因表现出观察行为而受到强化。(2)替代性强化,观察者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3)自我强化,人能观察自己的行为,并根据自己的标准进行判断,由此强化或处罚自己。

4布鲁纳强调学生学习的最佳方式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

4.【答案】×。解析:布鲁纳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与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观点相反,奥苏贝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学习,学生学习主要形式是有意义接受学习。故题干所述错误。

5负强化是运用惩罚手段排除学生不良行为的过程。( )

5.【答案】×。解析:负强化是在某一目标行为之后移去令人厌恶的刺激来强化行为的过程。而惩罚是抑制或者减少目标行为出现的次数的方法或者过程。负强化不同于惩罚。

注:本文章用于访问者个人学习,版权为中公教师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或摘编。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公教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文来自中公教师网未经允许 禁止转载

(编辑:zgjsks_sjj)

全部

搜索搜索

备考资料免费领

互动交流

  • 微博二维码

    微信:中公教师考试

    中公教师官方微信

  • 教师资格微信二维码

    微信:中公教师资格考试

    共享信息全面备考

  • 教师招聘微信二维码

    中公教师题库

    随时随在线做题

  • 题库二维码

    视频号:中公教师考试+

    碎片时间也能学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