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公教师网 > 中国教师招聘考试>教师面试技巧>通用技巧>

教招面试得分关键点—学生主体性体现

来源:中公教师招聘考试网  时间:2019-01-15 15:48:14

  • 1
  • 24年教师招聘考试课程

教招面试得分关键点—学生主体性体现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边互动关系,其最核心的目标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的过程中需要起到组织和促进的作用,能够有效的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考。学生应积极参与整个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积累经验,而教师则需要将书本中的间接经验传递给学生,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方向的进行探索学习,真正达到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统一,能够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思。

在教师招聘考试中,要想拿到,则需要在整个面试过程中考虑到学生的主体性。

一、试讲中学生主体性的体现

1从现象中得结论,并分析本质。在化学教学中,很多课程都是围绕实验展开的,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原因,进而总结得出结论。当进行实验教学时,凡是无毒、安全性高、操作步骤简单、现象明显的实验,都可以交给学生来进行动手操作。在试讲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说一说实验步骤或者设计思路,组织好学生分组情况、强调注意事项,然后在实验结束后说明观察到的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释其原因。

2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式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改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在讲课时,应尽量采用小组讨论、合作的方式展开。在试讲时,需要说明分组的形式、规定讨论的时间以及讨论的核心问题,在学生讨论完毕后,请小组代表进行回答。

三。做好引导,引发学生猜想。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最主要的是启发学生思考,所以在教学中要避免教师满堂灌的情况出现。比如水的组成》这节课,在水的分解这个实验中,需要让学生观察玻璃管两端所产生的气体的体积变化,其次要让学生猜想两端产生的气体,并且通过实验现象验证猜想。教师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需要提问(1)“大家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着重注意玻璃管两端液面下降程度有什么特点?”(2)“玻璃管两端产生的气体分别是什么,是我们所学过的气体吗?”(3)“以前学过的气体是通过什么方式检验的,能否验证大家的猜想?”。通过这个问题的引导,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并且结合学生前面所学的知识,积极思考,便能很轻松的得出结论,同时也加强了对这一实验的理解和记忆,有利于他们的学习。

二、说课中学生主体性的体现

在说课面试中,很多人觉得很难凸显出亮点,很难做到与众不同。其实说课考试中,考官最关注的点就是考生是通过怎样的组织形式将知识传递给学生的,也就是如何做到学生主体性的。但很多考生在说课中会忽略这一点,因此会出现很多的命令”式的语气,比如:我让学生”,这就违背了学生主体性原则。其实在我们的整个说课中,只需要转换表达方式,改为学生基于之前的知识可以总结得到”、学生观察可以发现”、我会提问学生……,通过这个问题,学生可以思考得出……”、组织学生开展……”、引导学生思考……”等,经过这些语句的使用,就可以将学生拉回到主体的位置,而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被动的学习。

总之,学生主体性地位在面试中最主要的是通过教师的活动组织和语言表达所体现的,因此考生在教学设计时,只要适时注意到这一问题,尽量采用有指向性和引导性的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并且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或者组织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亲自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学会学习,乐于学习。

中公教育解析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公教师考试

回复教育理论即可查看教师考编两学各章节练习题

回复视频示范查看各学科视频示范!

教招面试得分关键点—学生主体性体现

注:本文章用于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版权为中公教师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或摘编。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公教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注:本文章用于访问者个人学习,版权为中公教师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或摘编。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公教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文来自中公教师网未经允许 禁止转载

(编辑:zgjsks_wn)

全部

搜索搜索

备考资料免费领

互动交流

  • 微博二维码

    微信:中公教师考试

    中公教师官方微信

  • 教师资格微信二维码

    微信:中公教师资格考试

    共享信息全面备考

  • 教师招聘微信二维码

    中公教师题库

    随时随在线做题

  • 题库二维码

    视频号:中公教师考试+

    碎片时间也能学习

页面介绍

本栏目为您提供教招面试得分关键点—学生主体性体现_中公教师网 ,更多教招面试得分关键点—学生主体性体现_中公教师网相关内容,请关注中公教师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