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共建人文湾区 共享机遇湾区

来源:人民网
2024-05-24 16:17

原标题:共建人文湾区 共享机遇湾区

一出粤韵春姿》粤剧串烧,轻柔曼妙、娓娓动听;一段国家级非遗英歌舞,和鼓而舞、气势如虹……岭南文化展演,热闹非凡、别具一格,满满都是湾区特色。

大湾区的这股‘牛劲’”在岭南文化的深层,一直有一种浓郁的家国情怀”“‘一国两制’是湾区人文的最大特色”……专家学者畅所欲言、佳句频出,处处彰显湾区风采。

5月24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2024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人文湾区 机遇湾区”分论坛中,与会嘉宾畅谈人文湾区的历史渊源与深厚底蕴,共话机遇湾区的独特优势和无限未来。

粤港澳三地唇齿相依、血脉相连,历史底蕴深厚、中西文化荟萃,是我国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也是独具文化特色的地区。自2017年正式启动建设以来,粤港澳大湾区勇立潮头、破浪先行,发展日新月异,人文湾区魅力日益彰显,机遇湾区活力不断迸发。

广绣,一针一线绣出绝世风华;粤剧,一腔一调道尽人间百态;醒狮,一招一式彰显精神气质……粤港澳三地同根同源,以粤剧、龙舟、武术、醒狮等为代表的岭南文化是三地共通的文化语言,承载着浓厚而丰富的湾区共同人文记忆,让共建人文湾区有了坚实的文化和社会基础,也彰显出湾区人文精神的独特魅力。正如香港艺术学院前院长茹国烈在分论坛中所说,“在11个城市的共同努力下,湾区文化能够很快熬成一锅精彩滚热的‘高汤’。”佛山的武术传统,加上香港的电影艺术,产生了叶问”电影系列;广东的舞狮传统,加上动画科技,产生了动画雄狮少年》,再由广州大剧院搬上音乐剧舞台……粤港澳三地在赓续不断的文化交流与交融中,促进民心相通,坚定文化自信,勾勒出一幅幅人文湾区的魅力画卷。

人文湾区,也孕育出新的机遇。从历史古迹的保护、文博机构的联动、文化设施的共享,到影视的合作、艺术展演的联通,再到高等学校学科的互认、图书馆资源的互通……粤港澳三地优势互补,有着巨大的交流合作空间。目前,广东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超过1万家,多家企业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文化产业规模总量连续20年位居全国首位;香港着力打造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建成了故宫文化博物馆、戏曲中心、当代国际视觉文化博物馆M(M)+等文化设施;澳门作为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正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推动会展商贸和文化体育等重点产业发展。近年来,内地与港澳双向奔赴”形成热潮,大湾区深度游”成为热门,湾区升明月”大湾区电影音乐晚会等三地梦幻联动”的活动,更是引发全民强烈共鸣,实现全网刷屏的破圈效应,进一步夯实了大湾区的共同人文基础,丰富了大湾区的人文精神内涵。

以人文湾区为窗,世界更好读懂中国。岭南文化蕴含着创新性、包容性、和平性等中华文明突出特性,大湾区侨民先辈敢为天下先”、积极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这些独具湾区特色的人文精神特质,兼具中国风与国际范。港澳长期以来都是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大湾区的国际化平台,依托港澳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大湾区可以更好地向世界展现一国两制”成功实践,讲好湾区故事、中国故事,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湾区立南海,潮涌气象新。

当悠扬的粤剧又一次唱响,当维港的海风又一次轻轻吹拂,当大三巴牌坊又一次迎来朝阳,粤港澳三地联奏的交响曲又响起在南海之滨,我们知道,这个世界将迎来一个更加充满人文气息、更具机遇和活力的大湾区。(程龙)

责任编辑:张苇柠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版权所有©2008-2024 www.workercn.cn。保留所有权利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