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 思政教育实践探索

来源:新华日报
2024-05-24 15:57

原标题:新媒体时代大学生 思政教育实践探索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往的信息传播方式和人们的交流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新媒体信息时代,信息传播具有即时性、互动性和个性化的特点,打破了传统媒体的时空限制,信息传播更加快速、广泛。高校作为培养青年人才的重要基地,肩负着为社会输送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的使命。新媒体技术能够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助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进程,为高校思政育人工作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因此,高校需要与时俱进探索新的思政教育方式,以适应新时代学生的思维模式和学习习惯。

新媒体时代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拓宽教育覆盖面与互动性。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平台已成为连接高校与学生的桥梁。各个高校可以通过创建并维护校园官方媒体账号、视频分享平台频道以及在线学习社区,有效拓宽对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覆盖面,加深学生对国家大事和时政动态的理解与关注。

高校通过这些平台不仅能够即时推送最新的时政解读、时事评论和思政理论学习资源,还能借助平台的评论区、弹幕、直播互动等功能实现师生之间的即时交流。在这些新媒体平台上,教师不再是知识讲解的单向传递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相反,双方可以在新媒体平台进行实时对话,讨论时政热点问题,共同探讨理论与现实的结合点,增强高校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学生的主动参与度。

新媒体时代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需要构建个性化学习体系,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与思考。个性化的学习建议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术需求,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通过个性化学习体系,学校可以精准对接学生个体需求,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热情,促进其深层次的理解与思考。借助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新媒体平台能够为每位学生构建个性化学习路径。从学生的学习进度、兴趣爱好到知识掌握程度,平台可以全方位描绘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画像。基于这些数据,新媒体平台的智能算法能够为学生精准推送思政学习资源,就如同为每位学生量身定做的知识地图,既避免了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可能带来的信息过载或兴趣缺失,又确保了学习内容的难易度与学生能力水平的匹配度,从而适应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有效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让学习变得更加主动,从而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新媒体时代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需要强化网络伦理与安全教育,培养负责任的青年人才。在新媒体技术蓬勃发展的当下,高校思政教育迎来了一片新天地的同时也面临着网络伦理与安全教育的时代难题。在此背景下,网络伦理与安全教育的强化成为思政教育变革必不可少的一环。这不仅是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培养未来社会负责任青年人才的重要任务。

高校在传授思政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将网络伦理教育作为重要内容嵌入课程体系,通过鲜活的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识别复杂网络环境中潜藏的信息泡沫与谣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信息甄别能力,在信息化浪潮下的海量信息中去伪存真,使之成为有辨别力、有责任感的数字时代公民。此外,高校还应鼓励学生在新媒体平台积极传播正能量,参与到构建良好网络文化生态的实践中来。通过实践引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网络行为习惯,为维护网络环境的清朗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深入发展,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方式与路径必将持续朝着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演变。高校须积极适应这一时代潮流,不断完善和丰富网络思政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强化网络伦理与安全教育,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高度社会责任感和时代精神的数字公民。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期望每一位大学生不仅成为知识的学习者,更是价值观的传播者、正能量的实践者,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钱江,作者单位:金陵科技学院)

责任编辑:张苇柠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版权所有©2008-2024 www.workercn.cn。保留所有权利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