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山东多所职校根据地方产业特色设置专业群,通过技术与科研合作、输送专业人才的方式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职教实践进行时|当职业教育遇上龙头企业,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2024年5月22日03:43

职教实践进行时】

原标题:山东多所职校根据地方产业特色设置专业群,通过技术与科研合作、输送专业人才的方式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引题)

当职业教育遇上龙头企业,会擦出怎样的火花(笑声)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陶稳

阅读提示

职业教育如何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青岛、日照两地的多所职业院校进行了深入探索,它们对接当地龙头企业和特色产业,根据地方产业特色设置专业群,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解决了不少企业用人难”的问题。

智能港口机器人、水手工艺”绳结展示、无人机救援……近日,在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德应用技术学校,举办了一场热闹非凡的青少年职业教育展示体验活动。一些具有海滨城市特色的院校和专业,将教学和科研成果搬到活动现场,吸引了不少中小学生的注意。

5月12日至18日是今年的职业教育活动周。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最为紧密的教育,承担着为区域发展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职责,重点是要坚持与产业结合、与地方政策结合、与社会区域结构结合。职业教育如何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山东青岛、日照等地的职业院校进行了深入探索。

对接当地龙头企业和特色产业

看,这就是磁悬浮离心式冷水机组,它能极大降低中央空调产生的噪音,减小磨损,这组设备刚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一个国际展览……”在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中央空调全球物联网服务学院,不同型号的中央空调成机和组件有序排列在展厅中,校长秦青松指着一套套机组介绍道。在旁边教室里,一名外教正在给制冷专业的学生上课。

秦青松说,学校与海尔集团从家电维修专业合作起步,到组建中央空调全球物联网服务学院,再到智能家居、工业互联网青职实训基地,为学校相关学生提供了实训场地。同时,学校也成为企业的人才培养培训输出基地、培训教材产出基地和应用技术研发攻关基地

目前,海尔集团在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培养培训的技能制造行业员工达3.5万余名。2023年9月,双方开启第3个10年合作计划。

在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水产养殖实训中心,湿热的环境中,蓝魔虾、黄金庙龟、奶牛玛丽鱼等各种虾类、龟类和观赏鱼类,在一口口鱼缸内灵活地游动着,让人仿佛置身水族馆。在一个大型养殖桶旁,实训中心负责教师付宁介绍道,这里繁育养殖的是澳洲淡水龙虾,曾帮助新疆麦盖提县打造了澳洲淡水龙虾养殖基地,填补了沙漠龙虾养殖空白。

在微藻减排鱼生物质利用新技术研发中心,团队开展的海洋微藻资源基础性和应用性研究成果,为“=DHA散养笨鸡蛋”等畜禽养殖,以及水产养殖、农业种植等15家企业,累计增收近2000万元,并为当地废水处理、循环经济和环境保护作出贡献。

行业10大专业群,实现人才培养与区域重点产业百分百匹配。”日照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苏海勇说。

针对企业用人难”设立专业

头戴虚拟现实眼镜,手握操纵柄调整方向和起吊时机,屏幕中港口周围的景物随着视线不停地移动转换……5月14日,在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虚拟仿真设备操作区,在港口机械与智能控制专业的教师刘鑫的指导下,一名学生正练习利用正面吊虚拟现实系统

刘鑫有着12美国6年教学经验。他告诉记者,为方便学生快速熟悉正面吊作业环境,学院与山东港口烟台港合作开发了正面吊虚拟现实仿真系统。模拟器基本实现与现场真实操作1:1还原,学生在仿真系统熟悉操作后,更具备基本的作业流程。

与海为邻,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紧靠美丽的灵山湾。“人”、“人”、“人”、“人”港航及区域企业培训员工5万人次,培养社会船员10万人次。

同样依托专业优势,通过技术与科研合作、输送专业人才的方式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还有山东水利职业学院。在该校智慧水利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既有大型的水利枢纽模型、综合水利工程模拟实训控制系统,供学生了解水利工程内部结构和运作原理,也有装有雷达的无人机、无人船、智能无水处理厂实操平台等,让学生练习实际操作。

山东水利职业学院院长杨敬涛介绍,学院秉持为企业开设专业”理念,在现有47个招生专业中,80%以上的专业是针对企业用人难”设立的。这些专业学生精操作、懂工艺、善协作、能创新,深受企业欢迎。例如,联合中铁十四局集团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每年订单学徒培养750余人。每年近30%的毕业生留在日照就业创业,促进更多科研成果在地方转化成生产力。”

让人才留下来 让职教走出去

“‘出去一火车,回来一卡车’是我们这里流行的一句话,说的是县域企业怎么留住人才。”位于日照市五莲县的山东五征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企业一直在探索就地就近留住人才的路子。例如,企业与当地职业院校合作办学,派出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到学校承担教学任务;在学校设立五征班”奖学金,提供资金和设备;建设试训车间,为学生提供实操和顶岗实习的机会等。在搭建人才培养和成长平台方面,建设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持续开展技术能手选拔,对技能人才高看一眼,出台劳动技能与工资挂钩制度等。目前,该企业1万多名员工中,一半以上来自职业院校。

青岛与日照都是山东滨海城市,除了根据地方产业特色设置专业群,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职教出海”的理念近些年也在当地职校中开花结果。

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周灌中介绍,近年来,学院联合山东港口航运集团、新加坡海员工会海联海事学院、孟加拉国太平洋海事学院,成立校企联合体,集聚中外四方优质师资,打造双师双语型”国际海事教学团队。

2021年9工业界人士职业技能+中文”培训,为金川集团培训汽车、机电、建筑等领域的本土化技术技能人才。

秦青松将该校职教出海”经验总结为三条船”:一是借船看海,即引进新西兰、德国等国家的优质教学资源,发展本校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二是随船出海,即随着当地龙头企业走出去,服务企业需求;三是造船闯海,目的是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将我国职业教育的特点、标准、设施推广出去,提升国际话语权。

责任编辑:朱晶晶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国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版权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版权所有©2008-2024 www.workercn.cn。保留所有权利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