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伊朗总统莱希罹难

意外变局更需要理性企稳力量

来源:光明日报
2024-05-21 14:13

原标题:伊朗总统莱希罹难(引题)

意外变局更需要理性企稳力量(主题)

多事之秋,意外连连。

5月20日,伊朗方面确认,伊朗总统易卜拉欣·莱希在一次直升机事故中遇难。

19日夜间,一架载有伊朗总统及外长等高级官员的直升机发生事故,在伊朗西北部东阿塞拜疆省紧急降落,机上人员全部遇难。据伊朗媒体报道,莱希所乘直升机与另外两架直升机事发时正从霍达阿法林县前往伊朗东阿塞拜疆省省会大不里士,参加一个石化综合设施的落成典礼。当天早些时候,莱希与阿塞拜疆总统伊利哈姆·阿利耶夫一起参加了霍达阿法林县的水库大坝落成仪式。当地为地形复杂的山区,事发时天气恶劣,多雾寒冷,能见度低,给搜救带来了不小难度。机队的三架直升机中,另外两架已经安全返回。

一时间,国际舆论场猜测四起。但从当前各方信息看,此次坠机极有可能是一次意外。一方面,直升机执飞当天航线上天气情况恶劣;另一方面,据报道这架直升机是1979年伊朗发生伊斯兰革命前从西方国家引进的。超长时间服役后,发生机械故障的可能难以排除。

无论如何,莱希的骤然罹难,有可能在伊朗国内外引发变化,并给当前脆弱的中东局势带来更多不确定性。

务实的“保守派”

作为伊朗保守派政治人物,当选总统后的莱希大体上秉持了克制理性的内外政策。莱希出自伊朗国内保守派政治阵营,早年曾长期担任伊朗国内司法机构和宗教界的重要职务,还长期受到美国制裁。在经历温和派代表人物哈桑·鲁哈尼执政时期后,莱希的上台,标志伊朗保守派重新夺回政权。因此,2021年大选之后,一些西方分析人士曾担心莱希会转向较为激进的内外政策。

但是,在其执政的近三年时间里,莱希大体上保持了较为务实的内外政策。在国内政策上,莱希并未对温和派进行“,”

在对外政策上,莱希政府同样保持了理性、克制,一方面积极同国际社会展开沟通,积极改善同海湾阿拉伯国家的关系。尤其是2023年3月在中国的斡旋下,同沙特阿拉伯开启了关系正常化进程,为中东地区局势缓和奠定了重要基础;另一方面,伊朗在国际和地区热点议题上保持了冷静和克制。尤其是2023年10新的,新的,新的

空难后的变动

根据伊朗宪法第131条,如果总统在任期内去世,经伊朗最高领袖确认,由第一副总统代行总统职务。第一副总统、议会议长和司法总监将组成委员会,须在50天内安排新总统选举。据伊朗学生通讯社报道,伊朗第一副总统穆罕默德·穆赫贝尔将在今后50天内代行总统职责,直至举行新总统选举。穆赫贝尔在担任副总统前长期在伊朗金融机构工作,同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和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关系紧密。一样出身保守派阵营,且深得伊朗最高领袖信任的穆赫贝尔很可能延续莱希的内外政策,不会出现较大的政策变动。

但是,莱希的突然罹难,意味着此前伊朗各方接受的最高领袖继承人共识被打破。因为莱希不只是伊朗总统,还是未来伊朗最高领袖的重要候选人。在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体制下,最高领袖具有最高权威,总统则负责行政事务。从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至今,伊朗只发生过一次最高领袖的更替,即1989年时任伊朗最高领袖霍梅尼去世,由时任伊朗总统的哈梅内伊接任。作为伊朗保守派阵营的重要代表人物,莱希的宗教工作履历和司法部门背景,能够被保守派、强硬派接受,同时近些年的施政政策也能够被改革派和温和派所支持,他被广泛视为最有可能的最高领袖继承人。

新一届总统大选将很可能决定未来8年(连任两届可能性大)的总统人选,必然被各方政治阵营所重视。莱希的突然离世,很可能使伊朗国内保守派和强硬派阵营无法在短期内推出都能认可的政治人物。因此保守派和强硬派如何协调内部分歧,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未来伊朗政局的走向。与此同时,伊朗温新中国人

危局中的变量

伊朗是中东地区有影响力的大国。伊朗总统和外交部长一同遇难,势必给脆弱的中东形势带来新的不确定性。尽管伊朗内外政策在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指导下运转,但是伊朗总统和外交部长,对于伊朗具体外交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负有直接责任。

1989年哈梅内伊担任伊朗最高领袖以来,历次伊朗总统变更,往往对伊朗对外关系产生较大影响,因此未来新一任伊朗总统上任后,也可能调整伊朗对外政策。而由于外交部长阿卜杜拉希扬的遇难,未来一段时间内伊朗外交机构的运转会受到一定影响。

在当前伊朗核问题依然悬而未决、新一轮巴以冲突长期延宕、红海危机愈演愈烈的背景下,人事变动后的伊朗对外政策有理由更加谨慎、理性,以期保障伊朗国家利益的稳定。

应当指出的是,伊朗总统莱希罹难,并不意味着伊朗政局将陷入动荡,也不意味着伊朗内外政策会出现大幅调整。在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领导下,伊朗国内政治、司法和军事系统密切配合,保证着伊朗政局的稳定。

但在当前中东地区冲突频仍的背景下,此次空难所引发的伊朗国内多方面变动,将很可能给中东局势带来新的不确定性。

事件发生后,美国国会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舒默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说,美国情报部门告知他,在此次直升机事故中没有发现存在谋杀的证据”。而一名以色列官员则告诉路透社,以色列与伊朗总统莱希在直升机事故中遇难一事无关。两国的表态”也再度证明,当前美国和以色列不愿看到伊朗政策强硬化,更不愿意看到此后的种种不确定性导致地区局势升级。当前,美以都会密切关注伊朗政治变动,但是介入伊朗国内事务的可能性不大,也会避免在此刻过度刺激和挑衅伊朗。

对以色列来说,当前战略重心仍然在加沙地带,尤其是针对拉法的军事行动。以色列无意且无力开辟新的战场,不愿同伊朗展开大规模直接冲突。

而美国正值大选年,中东局势牵动着国内选民神经。尤其是巴以冲突问题,已经成为美国各界关注的焦点。如果此刻伊朗国内局势动荡,必然使得中东地区紧张局势加剧,冲突外溢风险进一步增大。若被迫提升在中东地区的政治和军事存在,将给美国带来新的战略负担。

《纽约时报》5月18日报道,美伊高级官员近日通过中间人在阿曼进行了秘密会谈。这是自4月以色列与伊朗相互袭击以来,美伊双方进行的首次此类会谈。

作者:王晋,系西北大学以色列研究中心主任)

编制:张苇柠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国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版权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电话:010-84151598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版权所有©2008-2024 www.workercn.cn。保留所有权利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