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集章打卡等丰富体验让红色寻访“潮”起来-中国文明网

上海:集章打卡等丰富体验让红色寻访“潮”起来

发表时间:2024-06-18来源:中国文明网
字体:
打印:

走进中共四大纪念馆,在生动演绎的情景剧中探寻百年大党发展壮大的“力量之源”;

漫步多伦路文化名人街,在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点回忆文化巨匠如何以笔为戈“暗线”救国;

探访李白烈士故居,亲手发一份电报,追溯70多年前 “战上海”的峥嵘岁月……

迎着明媚的阳光,带着光荣之城 红色沪照》寻访手册,近日,40多位青年寻访者踏上了红色印记”上海城市红色寻访活动虹口专场的旅程。展馆参观、实景党课、集章打卡、沉浸式互动……在这场特别的城市步行道中,青年们收获了丰富多彩的红色寻访体验。

作为2024上海红色文化季市级重点项目之一,红色印记”上海城市红色寻访活动日前正式启动,重点推出了8大主题、45个红色场馆的特色寻访体验。活动以线下集章、线上打卡、特色研学等丰富形式鼓励市民群众探访遍布全市的革命旧址、伟人故居、行业博物馆等红色场馆,行走光荣之城,留下属于自己的红色印记。

本次寻访活动聚焦虹口四川北路区域,覆盖“初心之地”“文化红浪”“日月新天”三大寻访主题。路线串联中共四大纪念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会址纪念馆、李白烈士故居三个主题场馆,带领参与者探寻“虹”色记忆。

一张大桌子、一块小黑板,代表们拿着英文讲义进行着秘密会议……在中共四大纪念馆,一段情景演绎生动再现了中共四大召开的场景。1925年1月,上海寒风呼啸。临近淞沪铁路天通庵站的东宝兴路上,一条逼仄的石库门弄堂里,陈独秀、蔡和森、瞿秋白、周恩来等20位中共党员代表,以英文补习班”的名义,秘密召开了12天会议。中共四大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为中国共产党从宣传性的政治小团体”转变发展为真正的群众性政党”奠定了基础。结合中共四大纪念馆宣教部副主任王力的深情讲解,寻访者们身临其境,切实感受到建党初期的曲折和艰辛,了解了中共四大召开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离开中共四大纪念馆,沿四川北路向北而行,寻访团经过了中共中央宣传部遗址、精武体育总会、中国著作者协会成立地遗址、汪寿华旧居、公啡咖啡馆遗址等一系列蕴藏着历史记忆的红色点位。通过讲解员娓娓道来的解说,寻访者们发现,熟悉的城市街景背后竟藏有如此丰富的红色遗迹,承载着如此厚重的历史与故事。行走其间,仿若穿梭于历史与现实,深切感受到红色文化跨越时空的魅力。

穿过多伦路文化名人街,寻访团走进一座砖木混合结构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建筑。这里曾是中华艺术大学的所在地,如今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会址纪念馆。1930年3月2日,左翼作家联盟在此成立。一张讲台,一排排长板凳,纪念馆底楼还原了左联成立大会时的真实场景。馆内300多张照片、400多册旧版书刊杂志、100多件/套左联盟员使用过的实物,以及10多个多媒体装置,向大家生动诉说着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发展历程和波澜壮阔的左翼文化运动史。

继续向北而行,寻访团来到了黄渡路107弄15号的一栋普通三层民居——这里是李白烈士故居,也是他最后工作生活的地方。李白是党隐蔽战线上的一位英雄。1937年,李白来到上海,长期从事党的秘密电台工作。他曾先后三次被捕,但始终冷静机敏、坚贞不屈,为抗日战争胜利和新中国成立作出巨大贡献。75年前的5月7日,离上海解放仅有20日,李白烈士牺牲,年仅39岁。李白发电报的位置,就在三楼一个狭小的厨房间内。当时,他把电报机放在凳子上,自己则蹲坐在旁边的一个小板凳上发报。望着依然静静被安放在凳子上的发报机,大家仿佛能看到李白烈士蹲在角落秘密发报的样子。

在学习了解历史故事之余,活动中的集章”玩法让整个寻访过程更有参与感和获得感。每到一站,青年们纷纷前往特别设置的盖章处,在光荣之城 红色沪照》对应的页面敲下一枚枚精美印章,留下属于自己的红色印记。

寻访者薛霄是一位历史爱好者,去各地旅游时最爱打卡各类博物馆、纪念馆。虽然对历史了解比较多,但真正走进历史场景里看看实物,感受会更加立体。” 薛霄已经不是第一次参观中共四大纪念馆了,但以城市步行道的形式打卡并走访沿途红色场馆,还是令他感到非常新鲜。他表示,上海的红色资源非常丰富,不同的路线组合能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也会带来特别的感受,常走常新”。此次光荣之城 红色沪照》寻访手册上精选的场馆和主题,也为他以后的寻访打卡提供了便捷指南。

拿到这本寻访手册和地图的时候,我就对今天的行程充满了期待!”95后寻访者滕天宇向记者展示了自己在手册上盖下的印章。她表示,在红色寻访中融入城市道路、集章打卡这类当下流行的活动形式,能激发年轻人探索红色场馆的欲望,从而有兴趣深入了解背后的历史文化,更好地传承红色血脉。供稿:上海市文明办 文汇报 记者蒋竹云)

责任编辑:贾园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