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思想理论>理响中国 > 正文

理响中国·青年学习班】扎实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幻灯片-理想中国·青年学习班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进入关键时期,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只有深入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坚定推行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才能在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中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以坚定推行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动力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坚定推行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由之路,也是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的动力源泉。

积极实施更大范围”对外开放。现阶段,一方面,要加快构建东西南北中”全方位立体式开放格局。从经济特区、沿海和沿江地区的开放,到内陆、沿边地区的开放,再到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我国地区性开放政策覆盖范围越来越广。从2013年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到2023年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我国已设立了22个自贸区。未来,我国将继续通过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引导沿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另一方面,要统筹好深化向东开放”与扩大向西开放”的关系。即不仅要继续深化对发达国家的开放,更要不断扩大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开放的大门,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同时,深化与发达国家的国际互利合作,把开放的朋友圈”越做越大,促进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

扎实推进更宽领域”对外开放。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制造业领域就进行全面对外开放,实现了从重工业到轻工业,从传统制造业到现代装备制造业的全面发展。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的生产链、供应链、价值链中,已经从过去的中低端迈向了中高端,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4年位居全球第一。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释放出了我国将扎实推进制造业将向更宽领域”开放的重要信号。值得注意的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激烈竞争中,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深度融合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更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既要求扩大制造业的开放,也要求扩大服务业的开放;既要求扩大商品市场的开放,也要求扩大要素市场的开放。尤其是要放宽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市场准入,为全球投资者提供更大的市场机遇和发展空间。

稳步扩大更深层次”对外开放。近年来,国际经贸规则由边境规则向边境后规则转变,即:从通过不断削减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以边境开放的举措推动商品和要素流动,转变为要求实现国内制度框架和管理体系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的有效协调和衔接,这使得制度型开放成为各国各方参与全球化维持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必然选择。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对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进行战略部署时明确强调,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在对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进行工作部署时也明确指出,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由此可见,制度型开放是我国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核心内容,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将不断向更深层次迈进。在推动制度型开放进程中,我国要更加主动对接货物贸易、数字贸易、知识产权、政府采购、“边境后”管理制度等领域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建立健全管理和规制境内经济活动的政策举措和规则体系,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并主动参与国际规则制定,从而提升我国制度性话语权。作者:叶本乾,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汪思洁,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本文系“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强国使命任务的逻辑理路研究”(SC22ZDYC28)可靠性

[责任编辑:张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