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思想理论>理响中国 > 正文

理响中国·人民至上@中国式现代化】短视频:让浙”里的生动实践成为思政大课堂

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 近日,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师生跟随理响中国·人民至上@中国式现代化】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深入浙江台州、温州、杭州等地,切身感受浙江省在基层治理中的创新做法与鲜活故事。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正在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用青春之肩”扛起基层治理理论创新的时代使命,将青年的蓬勃朝气注入基层治理的创新实践。

中国式现代化在勤劳勇敢奋进的浙江人民的实干中熠熠放彩。在温州龙港,依靠改革牵引、科技创新、文化赋能,走出了一条新型工业化的龙港道路;在杭州,先进的数字技术为城市装上了善治的大脑。在八八战略”引领和千万工程”带动下,台州市塔后村推进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温州市驿阳村推进农房改造、管线序化、村道提升新三大革命”,“山沟沟”变身“美丽乡村”;温州市东岙村从小渔村”蝶变为“网红村”。

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晓伟说: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如何实现?我想它就是由农民的城市梦、市民的安居梦、渔民的致富梦、山民的小康梦、村民的兴乡梦这样一个个朴素的梦想构成的,这是我们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一个个小目标。只有把它们实现,才能够凝聚起推动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伟大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让生动的一线实践成为思政课的“大课堂”。“浙”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浙江带来的盎然生机,推动着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金烑烗说: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不仅要在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时做到学思用贯通,更要实现知信行统一,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蔡安禧说:我看到了浙江省三个地级市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方面取得的成果。看到了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道路、桥梁、公共交通等方面都得到显著提升。看到了科技创新的成果,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巨大的推动力。看到了环境保护的实践成果,可持续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的改善。同时,我也看到了城市居民、农村村民日益丰富的日常生活形式和有获得感的笑容。”

视频制作:常宇峰

[责任编辑:王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