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警法考试>公安文职>备考资料>

2020公安文职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以少胜多”的战役进入阅读模式

2020公安文职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以少胜多”的战役 进入阅读模式 加微信 点我咨询

2020-06-24 11:57:42|来源:中公警法频道

有关古代的战争考察越来越多,而很多考生在准备过程中经常会不知所措,希望通过本次对于战争尤其是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的汇总,帮助考生们更好的应对这部分常识的内容。

一、涿鹿之战

1、战争时间:约4600年前。

2、战争地点:涿鹿(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

3、战争双方:炎黄部落;蚩尤部落。

4、战争目的:双方为了争夺适于牧放和浅耕的中原地带。

5、战争结果:炎黄部族获得胜利,蚩尤大败。

6、战争意义:黄帝部族与炎帝部族合并,成为了后来的华夏族(汉族),使得古代华夏族由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实现转变。因此我们称自己为炎黄子孙,建立了华夏民族的源头。

二、牧野之战

1、战争时间:说法不一,从前1130年到前1018年都有,故多数情况下表述为商朝末年。

2、战争地点:牧野(今淇县南、卫河以北,新乡市附近)。

3、战争双方:商纣王帝辛;周武王姬发。

4、战争目的:是武王伐纣的决胜战,为了推翻商纣王的暴政。

5、战争结果:周武王大获全胜,商纣王在鹿台自焚而死,商朝灭亡。

6、相关典故:临阵倒戈。

7、兵力对比:周军4.5万人;商朝约17万人。

三、城濮之战

1、战争时间:公元前632年。

2、战争地点:城濮(山东鄄城西南),当时隶属于卫国。

3、战争双方:晋文公重耳;楚成王、楚国大将子玉。

4、战争目的:晋国崛起,与楚国开始争霸中原。

5、战争结果:楚国战败,子玉羞愤自杀,晋国崛起,成为中原霸主。

6、相关典故:退避三舍。

7、兵力对比:楚方:42000;晋方:32500。

四、柏举之战

1、战争时间:公元前506年。

2、战争地点:在柏举(今湖北省麻城市境内,又说湖北汉川北)。

3、战争双方:吴王阖闾;楚昭王。

4、战争目的:蔡国国君蔡昭侯、唐国国君唐成公,为报楚令尹子常(囊瓦)的勒索和被拘三年之仇,背叛楚国,与晋、吴结盟,使楚北侧失去屏障。

5、战争结果:吴国快速取胜,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力量对比最悬殊的战役。

6、兵力对比:吴国:3000人;楚国:200000人。

五、桂陵之战

1、战争时间:公元前354~前353年。

2、战争地点:桂陵(一说今山东菏泽东北,又说今河南长垣西北)。

3、战争双方:齐国:齐威王、田忌、孙膑;魏国:庞涓。

4、相关典故:围魏救赵。

5、兵力对比:齐军80000;魏军80000。

六、马陵之战

1、战争时间:公元前341年。

2、战争地点:山东省郯城县马陵山附近。

3、战争双方:齐国,魏国,韩国。

4、相关典故:增兵减灶

5、兵力对比:魏军兵力不详;齐国兵力应不少于10万。

(版本:lyj49481)
结束  

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来源标注为中公教育”的文章,版权均属中公教育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返回顶部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猜你喜欢换一换 

    微信领取资料
    微博二维码
    咨询电话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 点击咨询

    投诉建议:400 6300 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