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警法考试>公安文职>备考资料>

2020公安文职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年龄称谓的来由”进入阅读模式

2020公安文职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年龄称谓的来由” 进入阅读模式 加微信 点我咨询

2020-06-22 13:51:07|来源:中公警法频道

一、年龄称谓概述

年龄称谓是古代指代年龄的称呼,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其他称谓来表示。年龄称谓大多是记载在书籍之中,后被沿用至今。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先将一些较常见的年龄称谓的释义和来由做一梳理。

二、年龄称谓释义及其来由

(一)儿童称谓

1汤饼:指婴儿出生三日。旧俗小儿出生三日,设筵招待亲友谓之汤饼筵”,也作“汤饼宴”、“汤饼会”。

2襁褓:指未满周岁的婴儿。指把婴儿包裹在小儿被中。出自列子·天瑞》: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已行年九十矣。”

三。孩提:指两三岁的儿童,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也有写作“孩提包”或“提孩”,韩愈诗中就有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

4始龀:指七八岁的儿童。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

5垂髫:指三四岁到八九岁的儿童。儿童垂发叫髻。指古代儿童犹未束发时自然下垂的短发,因而就用垂髫”称幼儿或指人的幼童阶段。也有说垂发”的意思相同,如后汉书·吕强传》就有垂发服戎,功成皓首”。

6总角:指八九岁到十三四岁。总,聚束;角,小髻,意为收发结之,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7束发:指十五岁左右。束,捆、结之意。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以束发”为成童的代称,通常年十五岁始称成童。

8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源自唐朝诗人杜牧诗《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二)成人称谓

1及笄:指女子十五岁。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本指古代束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一般到十五岁以后就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绾住,表示已经成年已到出嫁的年岁。

2.弱冠(也称“弱冠”):指男子二十岁。语出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

三。而立:指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

4不惑:指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5知天命:指五十岁,称五十岁为知命之年。

(三)老人称谓

1.花甲(耳顺):指六十岁,称六十岁为花甲之年。以天干地支名号错综参互而得名。唐诗纪事》卷六十六:“(赵牧)大中咸通中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挪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2古稀:指七十岁,称七十岁为古稀之年。语出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亦作“古希”。

三。耄耋:指八九十岁,称八九十岁为耄耋之年。语出汉·曹操·对酒歌》: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4黄发:指长寿老人。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期颐:指百岁老人。期颐”是人寿至百岁”的特称。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意思是人至百岁,饮食、居住、动物等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养,故“百岁”称作“期颐”。

(版本:lyj49481)
结束  

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来源标注为中公教育”的文章,版权均属中公教育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返回顶部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猜你喜欢换一换 

    微信领取资料
    微博二维码
    咨询电话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 点击咨询

    投诉建议:400 6300 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