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云南公务员>考试题库>申论题库>申论模拟题>

2024云南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题:红利与红线进入阅读模式

2024云南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题:红利与红线 进入阅读模式 加微信 点我咨询

2024-01-22 10:59:53|来源:中公教育 李火焰

【热点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提出的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都非常明确表明:生态环境问题、生态文明建设,不再是经济社会发展之后才考虑的问题,而是必须把它放在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同等重要的顶层位置,可以这样认为,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则是基础。

【模拟题】

请结合对全部给定资料的理解和思考,以《“红线”与“红利”》为题,写一篇文章。

中文关键词:;1000-1200字。

【参考范文】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必须坚守的红线。但在经济利益面前,许多竭泽而渔的现象屡见不鲜,不仅让青山失色,也让发展失根。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在新时期。必须把握好生态红线与红利的关系,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

红线是红利的基础。五位一体”发展战略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但是以牺牲生态为代价的发展方式却屡见不鲜,无论是“围湖造田”“湿地过垦”造成湿地萎缩,还是占山开发、侵蚀山林大搞房地产,亦或是乱排乱放、消耗资源引发污染事件。凡此种种,为我们敲响了警钟。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失去了生态基底,发展也就没有了支撑,生存必会面临危机。大量事实证明,要获取发展红利,必须坚守生态底线。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一句口号,要用法治手段规范发展行为,用共治思维发动社会力量,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大公约数。

红利是红线的归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践行新发展理念,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就不能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搞寅吃卯粮的发展方式。浙江安吉余村、湖南十八洞村、云南贡山独龙江乡的发展模式充分说明,发展和保护环境并不相悖,不但可以和谐共生,良好的生态环境还能成为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我们既要让田园风光美起来,也要让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要立足生态特色优势,大力促进生态农业发展,在保护生态中发展产业,在发展产业中保护环境,让生态环境添颜值,又增价值。

既要红线又要红利。在许多欠发达的农区、山区、林区,“百姓富”与“生态美”面临矛盾冲突。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从促进发展机会公平和激活地方生态保护积极性两方面而言,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两大短板”都要加快补齐,只有把经济收益与污染补偿联系起来,才有望加强环境保护的实效性。当前要以政策和市场的双重驱动,改变牺牲者”成为受益方。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美丽中国,生态保护不可或缺,要以红线”托住底线,以红利”指引方向,开启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双赢的新格局。

(责任编辑:柳)
结束  

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来源标注为中公教育”的文章,版权均属中公教育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返回顶部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猜你喜欢(一) 

    微信领取资料
    中公应用程序
    咨询电话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 点击咨询

    售后服务:010-83433000
    商务合作:电话:010-83432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