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医疗卫生招聘>备考资料>医学心理学>

心理学专业基础知识:提高自我效能促进健康行为进入阅读模式

心理学专业基础知识:提高自我效能促进健康行为 进入阅读模式 加微信 点我咨询

2021-12-20 15:51:20|来源:中公医疗卫生网 于莹

健康行为是指有助于个体在生理、心理和社会上保持良好状态、预防疾病的行为。它与健康信念密切相关,是个体为维持、实现、重建健康和预防疾病的活动。健康危险行为是指与疾病发生、发展和康复关联的行为,涵盖疾病行为、疾病角色行为、损害健康的习惯不良生活方式等。研究行为与健康关系属于健康心理学领域。健康心理学主张采用心理学方法来改变或矫正有碍身体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涉及应激、药物滥用、疼痛的心理方面、疾病心理等。

如何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呢?言知之易,行之难。”(《伪孔传》),行为转变不可一蹴而就,自我效能发挥着重要作用。自我效能是个体对自己成功执行某行为并导致预期结果的信念,属于自信范畴。自我效能在制定健康生活目标的意向阶段、具体行为改变阶段、防止复发过程中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各种外部因素及自身的经历等内部因素都能通过自我效能对行为起作用。

自我效能来源于下列四个方面:

(1)成功经验:成功经验是获得自我效能的最重要、最基本的途径。反复失败会削弱自我效能。

(2)替代性经验:指通过观察其他人的行为而产生的自我效能。榜样越具有相似性,个体的自我效能感越强烈,例如,单位有人成功戒烟,会形成示范效应,会使同单位的人增强自我信念,认为自己也能戒烟。若榜样是通过特殊手段而戒烟,别人会觉得可望而不可及”,这就不能形成激励。

(3)言语劝导:切合实际的劝导能改善人的自我效能,鼓励他们努力达到成功,而消极、不切实际的赞扬会降低自我效能。因此,恰如其分的赞扬能够转化为学生的自我奖励和自我效能,从而能持久地激励其学习。

(4)生理状态:焦虑、紧张、疲劳和情绪状态能降低自我效能。在面临压力事件时,人们往往根据自己的心率、血压、呼吸等生理唤醒水平来判断自我效能。平静的反应使人镇定、自信,而焦虑不安的反应则使人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不同的身体反应状态会影响到活动的成就水平,从而又以行为的反应指标确认或实现活动前的自信或怀疑,由此决定个体的自我效能。

高自我效能者采纳建议、实施有益于健康的行为转变的可能性高。通过提供训练和指导会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

(责任编辑:马莉娟)
结束  

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来源标注为中公教育”的文章,版权均属中公教育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返回顶部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微信领取资料
    微博二维码
    咨询电话

    455841255

    在线客服 点击咨询

    投诉建议:kefu@off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