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
资格

药师
资格

卫生
职称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医学考试>中医执业医师/助理>备考资料>中医临床医学>针灸学>

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重难点之腧穴的定位方法进入阅读模式

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重难点之腧穴的定位方法 进入阅读模式 加微信 点我咨询

2020-05-11 16:56:14|来源:中公医考网

腧穴的定位方法,可以便于我们更好更快的记忆腧穴并且可以更准的找到这些腧穴位置,准确且节约时间。

腧穴的定位方法有多种,我们来着重看看骨度分寸定位法的内容。

骨度分寸定位法简称骨度法,是以患者本人身材为依据进行折量分寸的一种方法,根据比例,不论高低胖瘦均可运用。我们来看看是怎么分的。

1.头面部

(1)前发际正中到后发际正中:12寸

(2)眉间(印堂)到前发际正中:3寸

(3)两额角发际(头维)之间:9寸

(4)耳后两乳突(完骨)之间:9寸

2.胸腹胁部

(1)胸骨上窝(天突)到剑胸结合中点(歧骨):9寸

(2)剑胸结合中点(歧骨)到脐中:8寸

(3)脐中到耻骨联合上缘(曲骨):5寸

(4)两肩胛骨喙突内侧缘之间:12寸

(5)两乳头之间:8寸

(6)腋窝顶点到第11肋游离端(章门):12寸

3.背腰部

肩胛骨内侧缘到后正中线:3寸

4.上肢部

(1)腋前、后纹头到肘横纹(平尺骨鹰嘴):9寸

(2)肘横纹(平尺骨鹰嘴)到腕掌(背)侧远端横纹:12寸

5.下肢部

(1)耻骨联合上缘至股骨内上髁上缘:18寸

(2)髌底至髌尖:2寸

(3)髌尖(膝中)到内踝尖:15寸

(4)胫骨内侧髁下方阴陵泉到内踝尖:13寸

(5)股骨大转子到腘横纹(平髌尖):19寸

(6)臀沟到腘横纹:14寸

(7)腘横纹(平髌尖)到外踝尖:16寸

(8)内踝尖至足底:13寸

在进行针灸学的腧穴定位的同时,要密切联系解剖学的内容,更有利于我们记忆这些知识,为以后的行针减少不必要的失误。

————【编辑推荐】————

2020年中医执业助理针灸学该如何学习

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考点之妇儿科病证的针灸治疗

2020年医师考试指导手册发布,实践技能考试形式有这些变化

中医类别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推迟到7月11日至19日

如何备考2020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

(责任编辑:毛程凤)
结束  

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来源标注为中公教育”的文章,版权均属中公教育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返回顶部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猜你喜欢换一换 

    微信领取资料
    微博二维码
    咨询电话

    4006-906-109

    在线客服 点击咨询

    投诉建议:kefu@off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