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
资格

药师
资格

卫生
职称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医学考试>中医执业医师/助理>备考资料>中医临床医学>中医妇科学>

2020中医妇科学带下病相关知识点及试题进入阅读模式

2020中医妇科学带下病相关知识点及试题 进入阅读模式 加微信 点我咨询

2020-03-04 18:04:24|来源:

迎来了2020年的开始,就意味着参加2020年执业医师考试的考生们要好好开始备考了。在备考时,要把重心放在中内、针灸这样重要的科目上,但其他相对占比不那么重的科目也要去认真复习,如中医的外、妇儿三科,在我们执业医师的第四单元会去考察,这三科的考试结果也会影响考试成绩,决定我们能否通过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妇科学在执业医师考试中考试难度中等,占比也不是很大。我们一般遇见妇科的题目还是会觉得棘手,和外科注重西医症状体征不同,在病例题中妇科的辨病辨证非常重要,对于广大中医考生还是非常困难的,那今天我们来总结中医妇科学中带下过多病例题的答题思路。

首先我们通过一道例题来看一下考题的形式。

例题】患者,女,34岁。平素畏寒怕冷,四肢不温。近日来带下量多,绵绵不断,质稀清冷如水。可见面色晦暗,腰背冷痛,夜尿频长,大便溏薄。舌淡苔白润,脉沉迟。选用的方药为:

A.天然气B.内容

C.阿勒夫·D·阿勒夫

E

拿到这道题目时,大家首先要先辨病,再辨证。那妇科很多疾病症状相似,我们怎么去辨病呢,小编有个小技巧教给大家。辨病首先我们要找患者的主诉”,这里的患者主诉指的是患者最主要的症状。如上述题干中,患者近日来带下量多”,我们通过题干上下信息得知,带下量多”是患者最主要的症状,故可辨病为带下证带下过多。

第二步呢就要进行辨证了,其实辨证也不难,和我们之前在中医内科学的学习中的辨证是一样的。不外乎辨脏腑,辨八纲,辨气血津液。这时候就要去找题目中的关键字眼,如虚寒”多会出现四肢不温,畏寒怕冷,阴虚”多会出现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这样的字眼。所以在辨证时主要找关键字,尤其是舌苔脉象,因为症状可能会出现假象,但舌苔脉象一般都是体内病症的真实反映。

那我们具体看一下带下过多都有哪些证型。

1.脾虚证

证候】:带下量多,色白,质地稀薄,如涕如唾,无臭味;伴面色萎黄或白,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倦怠嗜睡,纳少便溏;舌体胖质淡,边有齿痕,苔薄白或白腻,脉细缓。

治法】:健脾益气,升阳除湿

方药】:完带汤

2.肾阳虚证

证候】:带下量多,色淡,质清稀如水,绵绵不断;面色晦暗,畏寒肢冷,腰背冷痛,小腹冷感,夜尿频,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质淡,苔白润,脉沉迟。

治法】:温肾助阳,涩精止带

方药】:内补丸

3.阴虚夹湿热证

证候】:带下量较多,质稍稠,色黄或赤白相兼,有臭味,阴部灼热或瘙痒;伴五心烦热,失眠多梦,咽干口燥,头晕耳鸣,腰酸腿软;舌质红,苔薄黄或黄腻,脉细数。

治法】:滋阴益肾,清热祛湿

方药】:知柏地黄丸,加芡实、金樱子

4.湿热下注证

证候】:带下量多,色黄或呈脓性,气味臭秽,外阴瘙痒或阴中灼热;伴全身困重乏力,胸闷纳呆,小腹作痛,口苦口腻;小便黄少,大便黏滞难解;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止带

方药】:止带方

5.湿毒蕴结证

证候】:带下量多,色黄绿如脓,或五色杂下,质黏稠,臭秽难闻;伴小腹或腰骶胀痛,烦热头昏,口苦咽干,小便短赤或色黄,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利湿止带

方药】:五味消毒饮,加土茯苓、薏苡仁、黄柏、茵陈

根据上面的做题思路,大家不妨可以在课后做一做试题,来检验一下自己今天的学习成果。


 

(责任编辑:毛程凤)
结束  

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来源标注为中公教育”的文章,版权均属中公教育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返回顶部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猜你喜欢换一换 

    微信领取资料
    微博二维码
    咨询电话

    4006-906-109

    在线客服 点击咨询

    投诉建议:kefu@off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