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
资格

药师
资格

卫生
职称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医学考试>中医执业医师/助理>备考资料>中医基础>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之藏象学说重要考点(三)进入阅读模式

中医基础理论之藏象学说重要考点(三) 进入阅读模式 加微信 点我咨询

2018-10-08 18:10:06|来源:

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助理医师考试资讯尽在中公医考网请登录中公医考网了解相关资讯!

2018中医执业/助理医师”二试“辅导课程开课

2019年医师资格考试辅导火热报名中!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辅导网络课程

相关推荐藏象学说重要考点(一)

                 藏象学说重要考点(二)

48有的医家称三焦为分布于胸腹腔、包容五脏六腑之大府”,并因其大而称为“孤府”。

49三焦生理特点概括为“上焦如雾”、 “中焦如沤”、 “下焦如渎”。

50三焦的生理功能是通行诸气和运行水液。

51脑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宰生命活动,主管精神意识和主管感觉运动。但中医脏象学说以五脏为中心,因而就将脑的生理功能分属于五脏,其中尤其与心、肝、肾三脏的关系密切。这是由于心主神志、肝主疏泄而调畅情志、肾藏精而生髓充脑的缘故。

52明代李时珍明确提出脑与精神活动的关系,称脑为元神之府”。

53冲脉能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有冲为血海”之称。任脉与妊娠有关,故称“任主胞胎”。

54在五脏中,女子胞与肝、心、脾、肾的关系尤为密切。

55人体之精,是指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56精的功能除具有繁衍生命重要作用外,还具有濡养、化血、化气、化神等功能。

57人体之气是通过肾、脾、肺等脏生理活动的综合作用而生成。故称:肾为生气之根、脾胃为生气之源、肺为生气之主。

58气的功能:①推动与调控作用;②温煦与凉润作用;③防御作用;④固摄作用;⑤中介作用。

59. 人体之气的中介作用,主要是指气能感应传导信息,以维系机体的整体联系。气是感应传递信息的载体。

60宗气,又名大气。宗气是人体后天的根本之气,积聚于胸中(心肺),故称胸中为“气海”,又名“膻中”。

61宗气的主要功能有二:一是温养心脉,以维持其运行气血的功能。称为贯心脉以行气血。二是温养肺和呼吸道,以维持其呼吸和发声的功能。称为出喉咙而司呼吸。

62卫气的功能有三:即防御外邪、温养全身和调控腠理。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即是对卫气功能的概括。

63一般地说,性状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布散于皮肤、肌肉和孔窍之中,起着滋润作用的,总称为津;性状较稠厚,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之中,起着濡养作用的,总称为液。

64津液代谢过程,以脾、肺、肾三脏的功能为主。而肾对脾与肺在津液代谢方面的功能又起着促进作用,因此说肾主水,即能主持水液代谢。

65津液的生理功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①滋润和濡养作用;②化生血液,调节血液浓度;③运输废物。

66中医学把神分为神、魂、魄、意、志,分别归属五脏,即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并称为“五神脏”。

67气与血的关系,通常概括为气为血帅、血为气母”。

包括:①气能生血;②气能行血;③气能摄血;④血为气母。

68气与津液之间关系,包括:①气能生津;②气能行津;③气能摄津;④津能生气;⑤津能载气。

(责任编辑:毛程凤)
结束  

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来源标注为中公教育”的文章,版权均属中公教育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返回顶部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猜你喜欢换一换 

    微信领取资料
    微博二维码
    咨询电话

    4006-906-109

    在线客服 点击咨询

    投诉建议:kefu@offcn.com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