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测>常识判断>人文常识>

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演变进入阅读模式

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演变 进入阅读模式 加微信 点我咨询

2021-12-02 08:00:01|来源:中公教育 熊欢
 春秋战国时期 

1齐国的稷下学宫: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是由官家举办和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是战国时期最高学府。

2孔子兴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突破了官府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教育对象从贵族推广到平民,其教育目的是学而优则仕”,培养从政人才,用以补充世袭制,对以后两千多年的封建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教育内容是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

 汉时期 

汉代在独尊儒术”政策的指引下,各级学校蓬勃发展,形成了较完整的学校教育体系。以儒家经学主要内容的学校主要是中央的太学、鸿都门学、宫邸学和地方的郡国学。

 隋唐时期 

隋文帝时在中央设置了国子寺。负责管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和算学五学。隋炀帝改国子寺为国子监,并始创科举制,科举制度的完备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一整套学校体制。

 宋代 

学校制度更为完备,在中央有太学、国子学等,宋代私人讲学的书院兴起。书院注重依照封建伦理观念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行,在学习方法上也鼓励讨论、辩难和让学生自讲心得,风气比较活跃。

 明朝 

强化了前代的科举制度。为了严厉控制士人的思想,实行八股取士,这体现出君主专制的强烈色彩。明代中期以来,书院比较兴盛,明朝后期东林书院以其评识朝政的活动而著名。

 清朝 

前期的科举和学校,基本承袭明代的制度,在教育方面进一步加强思想控制和文化专制。

例题

(单选):中国古代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始建于( )。

A.隋B.C.V.D.宋

【中国公司】A解析:科举制度是由隋朝隋文帝杨坚所提出,由隋炀帝杨广正式创立的,由于魏晋以来选官注重门第,不利于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做官,为改变这个弊端,隋朝创立了一种新的选官制度。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杨广时正式设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故本题正确答案为答:


(格式:zs)
结束  

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来源标注为中公教育”的文章,版权均属中公教育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返回顶部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猜你喜欢换一换 

    微信领取资料
    中公应用程序
    咨询电话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 点击咨询

    售后服务:010-83433000
    商务合作:010-83432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