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测>常识判断>

行测常识大全:公务员常识40000问(二百六十五)进入阅读模式

行测常识大全:公务员常识40000问(二百六十五) 进入阅读模式 加微信 点我咨询

2021-11-15 08:02:25|来源:中公教育

26501、道教是在中国本土产生的宗教。道教主要思想包括:中国古代的鬼魂崇拜;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秦汉时期的黄老道。基本信仰是道”,由道家经典道德经》而来,道教信奉的最高神是三清尊神,最终目标是得道成仙。道教四大名山:江西老虎山、湖北武当山、安徽齐云山、四川青城山。

26502、中国的佛教是外来宗教,来自印度,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佛教原先比较注重个人的解脱,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强调慈悲普度”。佛教四大名山: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

26503、伊斯兰教在中国又叫回教、清真教,其教徒称为穆斯林,朝拜中心是麦加的克尔白庙,创始人为穆罕默德。伊斯兰教的教义集中在该教信奉的古兰经》里,认为安拉是唯一的神。

26504、唐太宗贞观九年,基督教开始传入中国。基督教的组织以天主教最为严密,其最高首领为罗马教皇,教廷设在梵蒂冈。

26505、但丁,意大利人,著名代表作《神曲》,分为《地狱》、《炼狱》、《天堂》三部。恩格斯说: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26506、原始社会经历了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两个时期。

26507、原始人群按其体质可分为“猿人”和“智人”两个时期。猿人化石主要代表有“元谋人”和“北京人”,智人化石以山顶洞人”为代表。

26508、氏族公社分为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两个阶段。

26509、我国奴隶社会主要经历了夏朝、商朝、西周和春秋阶段。

26510、经过春秋时期长期的争霸战争,至战国时,诸侯国已为数不多,主要的诸侯国是齐、楚、燕、韩、赵、魏、秦,史称“战国七雄”。

26511、秦王嬴政于公元前221年灭六国,实现统一,建立秦朝,定都咸阳。秦朝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6512、公元前202年,刘邦定国号汉,先后定都洛阳、长安。

26513、赤壁之战

曹操企图完成统一中国大业。208年与孙权、刘备在赤壁决战、孙刘联军火攻曹军,曹军大败,史称“赤壁之战”。

26514、三国鼎立

220年,曹丕自立为帝,定都洛阳,建立魏国。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建立蜀国。222年,孙权建吴国,定都建业,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26515、隋文帝即位后改革官制,创立科举制。

26516、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627年至649年,是李世民统治的贞观年代。由于唐太宗君臣励精图治、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开创了唐代繁荣昌盛的局面,因而被誉为“贞观之治”。

26517、五代十国

907年至960年,黄河流域相继有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更替,统治北方长达50多年,史称五代。与五代同时,先后出现过10个割据政权交替并存,总称十国。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分裂时期。

26518、元朝的建立和统一

1260年3月,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在开平继承蒙古汗位。1271年,忽必烈正式定国号元,忽必烈是元世祖。1276年,元军攻占南宋都城临安,南宋亡。1279年,元军消灭了南宋残余力量,元朝统一了全国。元朝的统一,结束了中国历史上自五代以来分裂割据和南北长期对峙的局面,促进了全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26519、行省制与宣政院

元朝是我国疆域最辽阔的朝代,民族众多。为了加强对广阔疆域、各族人民进行有效统治,元政府实行行省制度。在中央设置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管辖大都及附近地区。在其他地区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由中央派官吏管理。这一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元朝在中央设置宣政院,负责管理全国佛教和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元朝中央政府在西藏委派官吏、驻扎军队、清查户口、征收赋税,实行有效管辖,使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一个行政区域。

26520、郑和下西洋

1405~1433年,郑和先后七次航海,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地区。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比欧洲航海家的航行早80多年。

26521、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和明朝的灭亡

1628年,陕北农民起义爆发。农民起义军领袖高迎祥战死后,起义军主力分别由李自成和张献忠率领。李自成领导的起义军进入河南后,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这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已经发展到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新水平。1644年3月,李自成起义军攻入北京,明崇祯帝吊死在紫禁城后的煤山,明亡。

26522、明清经济的发展

原产南美洲的玉米、甘薯等高产粮食作物,明代从国外引进,清代不断推广种植。明代从外国引进的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也在不少地方推广种植。

棉纺织业在明代已从南方推向北方,南北方都涌现出一批棉纺织业基地。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南京的丝织业后来居上,到清代已拥有三万多台织机。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的青花瓷器,造型多样,花纹优美,畅销海内外。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还出现数十座较大的商业城市。许多富人携带重金,积极从事商贸活动,推动了商业的发展。

26522、18世纪后,以英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开辟中国这个广阔的市场,不惜从事可耻的鸦片贸易。1842年8月,英国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6523、辛亥革命和清朝的灭亡

1911年12月,独立各省代表在南京集会,决定成立临时政府并以此作为临时政府所在地,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26524、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是新文化开始的标志。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提倡民主和科学。它倡导的民主是指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倡导的科学是指自然科学和对待事物的科学态度。

26525、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6526、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大会接受共产国际关于实行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确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用这种形式实现国共合作。

1926年2月,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出兵北伐推翻军阀统治的政治主张。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7月15日,汪精卫制造了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遭到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26527、土地革命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率领在中国共产党掌握或影响下的北伐军两万多人在南昌宣布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

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创建革命根据地,将武装斗争的重心转向农村。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会议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确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是工农民主专政的政权,制定了《土地法》和《劳动法》,选举毛泽东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朱德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

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在贵州遵义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26528、抗日战争的爆发和国共合作

1937年7月7日,拉开了中国人民抗击日本帝国主义战争的序幕。15日,中国共产党向国民党提出国共合作宣言,并派周恩来同蒋介石谈判。9月,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26529、洛川会议与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

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洛川会议后,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26530、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945年4月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举行。大会制定了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新中国的正确纲领和策略;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选举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

26531、抗日战争的胜利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发表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历时8年的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以中国人民的最后胜利和侵略者的彻底失败宣告结束。

26532、全面内战爆发

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悍然以重兵围攻中原解放区,不久,又向苏皖、晋冀鲁豫等解放区大举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2653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通过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和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选举出由毛泽东任主席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央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时期。

26534、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956年秋,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正确地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今后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26535、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方针;高度评价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全会果断地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6536、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

英国议会于1689年通过了《权利法案》,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这样,经过半个世纪的斗争,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体,确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英国的统治地位。

詹姆士·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用来发动纺织机,人类自此进入蒸汽时代”。工业革命是世界近代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是人类发展史上生产力的第一次飞跃,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26537、美国独立战争

1775年4月18日,驻防波士顿的英军司令派出一队800名英军,准备偷袭莱克星顿和康科德两地的民兵秘密火药库。第二天拂晓,英军在莱克星顿同民兵遭遇,从那里响起了美国独立战争的第一枪,北美独立战争开始了。1776年7月4日,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正式发布。

26538、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1789年6月,路易十六准备用武力解散议会,巴黎人民于7月14日起义,攻占了法国象征封建统治的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爆发。

26539、日本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是一场自上而下的不彻底的资产阶级改革。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

26540、德意志的统一

1862年,普鲁士国王任命出生于大贵族地主家庭的俾斯麦为普鲁士首相,他对内推行军事改革,对外施展外交手腕。1871年1月,德意志帝国成立,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即帝国皇位,德意志统一完成。

26541、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1847年11月,共产主义者同盟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大会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同盟起草纲领。1848年2月,大会纲领《共产党宣言》发表,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6542、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年6月28日,在波斯尼亚首都萨拉热窝,奥匈帝国皇储佛兰茨·斐迪南夫妇在检阅军事演习后被塞尔维亚青年加佛利尔·普林西普枪杀。萨拉热窝谋杀事件立即成为两大军事集团以战争的手段重新安排世界的序幕。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战火首先在欧洲大陆燃烧起来,并很快蔓延到中近东、远东和非洲等地。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1918年11月11日,德国宣布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26543、京剧

京剧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京剧以历史故事为主要演出内容,传统剧目约有一千三百多个。京剧有“京派”和“海派”之分,不同时期出现过许多优秀的演员,如清末的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梅巧玲、谭鑫培、孙菊仙、汪桂芬、刘鸿声、田桂凤、余紫云、陈德霖、王瑶卿等,民国年间的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杨宝森、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周信芳、金少山等。

26544、书法

中国书法是以笔、墨、纸、砚为主要工具材料,通过汉字书写,在完成信息交流实用功能的同时,以特有的造型符号和笔墨韵律,融入人们对自然、社会、生命的思考,从而表现出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人格精神与性情志趣的一种艺术实践。中国书法伴随着汉字的产生与演变而发展,历经3000多年,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性符号。

26545、剪纸

中国剪纸是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一种民间艺术。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布、皮革等片状材料。其视觉形象和造型格式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表达了广大民众的社会认识、道德观念、实践经验、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多重社会价值。

26546、相声

相声起源于北京,流行于全国各地,是以说笑话或滑稽问答引起观众发笑的曲艺形式。它是由宋代的像生”演变而来的。到了晚清年代,相声就形成了现代的特色和风格。主要用北京话讲,各地也有以当地方言说的方言相声”。相声最初是一种摹拟口技类型的单口相声,后来逐步发展为多种类型的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经过多年的发展,对口相声最终成为最受观众喜爱的相声形式。

26547、皮影戏

皮影是用家畜皮刻制的人物影像,借助灯光投影屏幕表演的一种戏曲,通常叫灯影或皮影戏。皮影戏在汉代已经出现,发源于陕西,极盛于清代的河北,上色时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等五种纯色。皮影戏在中国大江南北都有分布,派系众多,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唐山皮影戏、冀南皮影戏、孝义皮影戏、复州皮影戏、海宁皮影戏、江汉平原皮影戏、陆丰皮影戏、华县皮影戏、华阴老腔、阿宫腔、弦板腔、环县道情皮影戏、凌源皮影戏等。

26548、木偶戏

木偶戏古称“傀儡戏”、“傀儡子”,是由艺人操作木偶表演故事的一种戏曲形式。中国的木偶戏兴起于汉代,明代木偶戏已流行全国各地,经济发达的南方各省区木偶戏更为繁荣,故有南方好傀儡”之说。木偶戏流行范围广,派系众多,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泉州提线木偶戏、晋江布袋木偶戏、漳州布袋木偶戏、辽西木偶戏、邵阳布袋戏、高州木偶戏、潮州铁枝木偶戏、临高人偶戏、川北大木偶戏、石阡木偶戏、郃阳提线木偶戏、泰顺药发木偶戏等。

26549、秧歌

秧歌是中国(主要在北方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极具群众性和代表性的民间舞蹈的类称,不同地区有不同称谓和风格样式。在民间,对秧歌的称谓分为两种:踩跷表演的称为高跷秧歌”,不踩跷表演的称为地秧歌”。最具代表性的有:辽宁昌黎地秧歌、抚顺地秧歌、山东鼓子秧歌、胶州秧歌,以及陕北秧歌等。

26550、舞龙

舞龙,民间又叫“耍龙灯”或“舞龙灯”,在全国各地和各民族间广泛分布。舞龙的传统表演程序一般为:“请龙”、“出龙”、“舞龙”和“送龙”。民间有七八岁玩草龙,十五六耍小龙,青壮年舞大龙”的说法。舞龙人数少则一人舞双龙,多则百人舞一大龙。舞龙是华夏精神的象征,是中国人在吉庆和祝福时节最常见的娱乐方式,气氛热烈,催人振奋,是中华民族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

 

(格式:zs)
结束  

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来源标注为中公教育”的文章,版权均属中公教育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返回顶部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猜你喜欢换一换 

    微信领取资料
    中公应用程序
    咨询电话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 点击咨询

    售后服务:010-83433000
    商务合作:010-83432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