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选调生>考试题库>模拟题>

选调生考试行测题库: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模拟题2023.12.13进入阅读模式

选调生考试行测题库: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模拟题2023.12.13 进入阅读模式 加微信 点我咨询

2023-12-13 14:41:46|来源:中公教育
 行测题库: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模拟题 

1地球村内,防疫无国界,需要吸取教训、分享经验、共同御敌。抗击疫情,这是我们”的战争,在________的全球网络中,置身事外的我”无法取胜,只有身处命运共同体的我们”,才能有效________不断发起军备竞赛”的病菌株。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答:。变幻莫测 抵抗 B

C、。瞬息万变 抵挡 D

2人的欲望是无穷的,不受限制的欲望无疑是贪婪的同义语。相对于人的无限的欲望而言,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任何进步都不过是________。一种文明如果把掠夺和征服自然(以便使人的无穷欲望得到满足)视为自己的价值________,那么,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的出现就是必不可免的。因此,环境危机不能通过________的技术手段来解决。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答:。无济于事 原则 复杂

B。螳臂当车 根本 简单

C、。杯水车薪 圭臬 单纯

D。沧海一粟 底线 单一

三。知识产权教育是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基点,高校和大学生是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参与者和实践者,知识产权素质应该是大学生必备的素质。他们或许________改变社会整体知识产权意识淡薄的问题,但可以先改变自己,________,给社会树立尊重知识产权的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答:。无力 洁身自好 典范

B。无法 标新立异 形象

C、。无意 洗心革面 标兵

D。无心 严于律己 楷模

4近年来,民间文献的大量发现,为历史地理的研究开启了一扇新的窗口。以地名研究为例,地名________出一种历史记忆,它不仅具有地理方面的指标意义,而且还________着人群、商业、宗族社会、族性冲突、民间信仰以及国家政策等方面的诸多内涵。透过对历史地名________轨迹的追溯,可以揭示各地社会地理的背景,从中看出各色人群对历史记忆的创造和选择。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答:。反映 饱含 变化 B。体现 蕴藏 演变

C、。解析 体现 改变 D。折射 蕴含 变迁

五点二零世纪是科学家大展宏图的世纪。只要我们稍微想一下就会发现,人类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科学家的参与:从曼哈顿工程到阿波罗计划,从核能发电到信息高速公路等等,无不与科学家的参与有关,所有这些都使我们对科学家充满了敬慕之情。同时,我们也都清楚地知道:从二战后期的原子弹事件到两伊战争,从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南斯拉夫的野蛮轰炸到克隆羊的诞生,从温室效应到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无不涉及科学家的研究成果。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答:。科学家的不少研究成果是一把双刃剑

B。告诫人们科学研究成果可能带来灾难

C、。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D。强调人类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科学家

行测题库: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模拟题答案

1.【【】B中公解析:由“地球村”“命运共同体”等表述可知,第一空所填词语应可以表达全球网络的联系紧密,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之意。“变幻莫测”和“瞬息万变”都强调变化,排除A、 C、第二空,与病菌株”暗含的疾病意思相搭配,对抗”填入更恰当。故本题选B

2.【【】C中公解析:由文段可知,第一空应填入与无限的欲望”相对的表示作用小的成语。“无济于事”与“都不过是”的句式不搭配,排除A项目;”螳臂当车”比喻不自量力或抗拒不可抗拒的强大力量必然导致失败,与句意不符,排除B项目。”圭臬”比喻标准、准则和法度;可以据此作出决定或判断的根据。底线”指做事的最低目标和基本要求。根据句意可知,这种文明是将掠夺和征服自然视为做事的价值标准才会引起其后的不良后果,故本题答案为C、

3.【【31572】答中公解析:第一空,“无力”“无法”强调的是能力问题,“无意”“无心”强调的是观念问题,社会整体知识产权意识淡薄的问题仅靠大学生的微薄力量不能得到有效改善,此处强调的是能力,排除C、 D第二空,与改变自己”对应,强调加强自身修养,不同流合污的洁身自好”更恰当。故本题选答:

4.【【】D中公解析:一般而言,地名直接体现了当地的历史记忆,并不需要进一步地解释分析,故解析”用在此处不恰当,排除C项目;”饱含”指满含,充满,强调的是满”,与第二空应填入含有”的词义不符,排除项目。”演变”指历时较久的发展变化。变迁”指事物的变化转移。变迁”更符合地名在名称、地理区域方面的变化与转移。因此本题答案为D

5.【【31572】答中公解析:同时”前描述了科学家的科研成果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好处;同时”后列举了这些科研成果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文段整体概括起来就是科研成果的利与弊,A项目“双刃剑”是对这两方面内容的形象说明,故当选。


(责任编辑:张凤娇)
结束  

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来源标注为中公教育”的文章,版权均属中公教育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下载中公教育应用程序

中公精品直播课

多种题型等你来练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添加专属客服

领取备考大礼包

返回顶部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微信领取资料
    中公应用程序
    咨询电话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 点击咨询

    售后服务:010-83433000
    商务合作:010-83432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