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山西公务员>考试信息>新手入门>

国考好还是省考好?适合自己才是好进入阅读模式

国考好还是省考好?适合自己才是好 进入阅读模式 加微信 点我咨询

2023-04-24 14:17:43|来源:中公教育

推荐课程>>>行测速解36计 | 黄金考点 | 易错题盘点 | 申论考点突破 | 会员权益 

政综研学课 | 报告研学5件套 | 1元高效抢学计划 69.9元180+核心考点 

2023国省考已经接近尾声,想参加2024国省考的考生现在可以开始备考了。在想参加公务员考试的大军中,有很多公考“小白”,对国考和省考还不太了解,不知道要参加国考好还是省考好。在此,中公教育为大家解读国考和省考,让考生心里有数,找到适合自己的考试方向,更好地备考。

一、组织机构与考试地点不同

地方公务员考试与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根本区别是由考试组织部门、招录单位和地域范围决定的。组织部门指从考录计划、考试到录用等一系列程序的组织机构;招录单位指用人单位,即公务员考试的需求方和录用公务员的接收方;地域范围指考试地点。

国家公务员考试是国家公务员局组织的,在全国各直辖市、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和部分较大城市设置考点的考试;各地方公务员考试是各地的公务员局组织的,在本省(市、自治区)内举行笔试的考试。

二、招考对象户籍限制不同

国考是面向全国招录的,对考生的户籍无限制;各地公务员考试的考录对象的户籍限制各地规定不一样,需要考生参考当地发布的招录职位表,有些职位需要本地市户籍,有些职位面向全国招录。考生在报考时一定要仔细研读职位表。

三、考试时间不同

省考和国考在考试时间上是不同的,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公务员考试会和国考同一天考试。就考试时间而言,国考时间基本是固定的,报名时间在每年10月中下旬,考试时间在11月底或者12月初(个别年份因为特殊原因会有调整),面试时间在来年2-3月份。而各省省考时间则不相同,一般而言,北京、浙江、上海、江苏、山东等几个地区是启动较早的,一般在头一年的年末国考报名之后陆续启动。其他地区则基本都参加联考,如在刚过去的2023年2月25日联考,全国除了北京、浙江、上海、江苏提早进行了考试西藏稍晚一些,其余26地都参加了2.25联考(山东由于疫情原因笔试时间调整到了2月25日)。各地公务员考试面试工作也基本在4、5月份就结束了。另外,个别地市还会单独考试,如广州、深圳,四川、黑龙江还会有下半年公务员考试,上海还会有行政执法类考试。

因此想参加国考或省考的考生要注意了,在考试时间上不要冲突,比如有的考生想多考几场拉练一下,那就不能报联考的省份了。

四、笔试科目相同但考试细节、难度均不同

就考试内容而言,两者都包括笔试和面试,笔试均采用闭卷方式。就题型和考试难度而言,国考相对稳定,省考则在国考的基础上略加创新与调整,以体现本省特色;国考题目难度要相对大于省考;国考行测题量比大多数地区的公务员考试多(个别地区除外),申论阅读材料字数也比省考多,具体情况要参照国考及各省公考考试大纲和考试试题。

从科目设置上看:国考行测申论均实行分级分类考试,按照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不同要求,设置三类试卷。省考的公共科目与国考类似,大部分省份为行测和申论,不分类。但部分省份会实行分级分类考试,比如浙江行测分ABCD四三类;山东申论试卷分为AB公司两类;海南考试申论分为美国广播公司

从命题模式上看国考是省考的风向标,一般都有自己的命题组专家统一命题。部分省市命题及考试大纲均采用国考形式,但有独立命题和统一命题两种模式,独立命题即各省有自己的命题程序;统一命题即国家命题组和各省命题组共同参与。

从题量上看:国考行测分类别,地市、行政执法试卷120分钟答130题副省及以上试卷120分钟答135题。各省省考也不尽相同,如北京120分钟答135题,河南120分钟答120题。

近五年国考报名过审人数逐年递增,从2019年的137.93万人上升到了2023年的259.77万人,可见公务员考试还是非常受大家欢迎的。无论国考还是省考,考什么都要有精心的准备,如果你立志成为公务员,那么从现在开始你需要进入备考阶段了!那么如何备考,在有意志力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自学,但是如果想要学习的更加透彻,还需要找一些专业的培训机构来学习。

中公教育希望考生们能得偿所愿,成为自己理想的公务人员。

 

小编推荐》》》

热门推荐》》》【政综研学课】  【报告研学5件套】【1元高效抢学计划】 【行测速解36计】【黄金考点】【易错题盘点】申论考点突破】【会员权益】

行测推荐》》》时政学习积累】常识理论学习】69.9元180个核心考点

申论推荐》》》热点素材积累【申论补弱】会议写作素材】【文章研学】

面试推荐》》》面试常见问题】 面试达人进阶】如何克服面试紧张

(责任编辑:凡凡)
结束  

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来源标注为中公教育”的文章,版权均属中公教育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返回顶部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猜你喜欢换一换 

    微信领取资料
    中公应用程序
    咨询电话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 点击咨询

    售后服务:010-83433000
    商务合作:010-83432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