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上海公务员>考试信息>面试名单>

2024上海公务员考试面试形式是什么样的进入阅读模式

2024上海公务员考试面试形式是什么样的 进入阅读模式 加微信 点我咨询

2024-01-17 14:41:13|来源:中公教育

2024上海公务员考试面试形式是什么样的?上海市考面试以普通结构化为主。一般每套有4道题,个别岗位还可能有随机追问,或者1-2道岗位专业面试题。面试有其地域性、理论性、复杂性和创新性上海市公务员面试测查要素较为稳定,总体上呈现出个性化、综合化、专业化的趋势。

上海公务员面试整体考情分析

上海市考面试以普通结构化为主。一般每套有4道题,个别岗位还可能有随机追问,或者1-2道岗位专业面试题。

从时间来看,考官要求较高、注重效率,一般总时间给定15或者20分钟,但考官往往会要求考生言简意赅,过于啰唆甚至会直接打断。而且,上海市考为听题”,即考官读题,考生在没有题本的情况下进行思考。这就要求考生必须通过大量练习,实现快问快答的目标。

上海公务员面试重点测查要素命题特色分析

上海市公务员面试测查要素较为稳定,总体上呈现出个性化、综合化、专业化的趋势。通过分析近三年上海市公务员面试试题,我们发现除了言语表达、临场应变、举止仪表等基础要素,会重点通过职业道德素养、综合分析能力、计划组织协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含应变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是重点考查要素。具体来说:

要素一:职业道德素养

总体来看,职业道德素养题目考查中,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直接给定明确主题词”的题目占比近70%;提问方式上,以谈践行”题目考查为主。同时,一般会限定要素为“结合岗位(或结合基层工作)”。

命题往往以名言警句为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背景的题干备受青睐。同时,命题侧重考查考生的政治素养、职业道德修养,对政治站位、思想境界要求较高。聚焦于党政机关对党员领导干部的要求,注重对党性修养的考查;

此外,上海市考还有一些难点,比如部分区域不提供纸笔,距离考官比较近,考官穿制服等,都会增加作答压力。

要素二:综合分析能力

在考查题型上,时政类为主,哲理类较少涉及。具体来说,以政策/做法、领导人讲话、对策建议、社会现象类为主,也会涉及灵活类的题目;近年,落脚点为对策建议的题目占比增加,应引起关注;从提问方式来看:提问方式灵活多样。部分设问非常具体、开放。

从命题内容特点来看,时效性较强、理论性强,宏观”话题、上海发展为主,命题站位高、对考生视野与知识素养要求高,有一定难度,比如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模式现代化的对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此外,题目选取的话题时效性较强,既有与时代发展息息相关的持久性的热点问题考查,如科技创新话题近几年都有涉及;也有考前1-3个月具体热点的考查。从2023年考题来看,紧跟国家大政方针,尤其关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比如党的二十大、中央经济会议、中国式现代化、农业强国建设、高质量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文化自信等;再比如,考查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上海发展的路径选择等话题。如,经济全球化、一带一路、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等。

要素三:计划组织协调能力

上海市公务员考试中,计划组织协调能力一般位于第三题,围绕着各类活动组织、实务工作的落实展开。常考子题型较为稳定。包括,筹划制定、信息获得能力、宣传(推广)和其他活动。题目中会有限定性条件,以增加答题难度,如:建设100个示范性室外吸烟点选址工作、在严格控制成本的前提下开展工作等。

从命题内容特点来看,时效性极强,与时事联系紧密,通常会把当前的某种社会现象作为命题背景,一般为考前两个月至半年的热点话题,如:春节期间为外来务工人员和残障人士发放电影券;命题素材来源以上海本地为主,兼顾全国。

要素四:解决问题能力

上海市解决问题类题目,既包括突发问题的应变,也包括基层常见问题的解决,部分题目也会融合沟通劝说进行命制。

从命题形式特点来看,矛盾类型较多元,主要包括争执纠纷、投诉受理、协调处理、阻挠阻碍、沟通劝说等多种类型。整体上,以矛盾的协调解决为主。矛盾问题”基本发生在基层环境之中,尤其以社区街道为主;提问方式也较灵活。整体上分为谈做法和谈沟通两大类。

从命题内容特点来看,依托上海市基层治理痛点、难点,关注各类合法权益”的保障、平衡;话题选择时效性极强,多数为考前半年内的热点话题,甚至有考前两周的新闻事件,事件往往都来自上海市本地新闻。话题聚焦社会治理尤其是社区治理中常见的矛盾冲突的解决,如停车难、老旧小区改造、垃圾分类等话题。近三年,基层非社区类话题占比也开始提升,如,公共秩序维护,消费者维权等。

题目设置的情境矛盾有时较为复杂,需要考生处理的问题复杂多样。例如,在设置的情境中会出现两个主体,双方各执一词,让考生去协调处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作答难度,对考生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责任编辑:张建平)
结束  

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来源标注为中公教育”的文章,版权均属中公教育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返回顶部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猜你喜欢换一换 

    微信领取资料
    中公应用程序
    咨询电话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 点击咨询

    售后服务:010-83433000
    商务合作:010-83432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