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申论>申论题库>模拟试题>

申论模拟题:敬畏自然方能和谐相处进入阅读模式

申论模拟题:敬畏自然方能和谐相处 进入阅读模式 加微信 点我咨询

2023-11-16 08:01:02|来源:中公教育 张美玲

【给定资料】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古已有之的天人合一”朴素生态观,被以一种更具现代性和探索性的表达方式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四川县发展村位于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南入口。过去,发展村的村民都是过着靠山吃山的日子,伐木、挖笋、挖矿是村民们的主要生活来源。如今,生态环境保护成为四川县谋求发展的重要途径。县逐渐退出的工业,让荥经的生态环境逐年变好,空气优良天数达标率五年间由87.4%上升到98.1%。而四川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建立也给予了荥经一个契机。县里开始转型,着力发展生态旅游,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绿色发展之路。可见,敬畏自然不仅守住了生态红线,更带来了生态红利。

【作答要求】

请结合给定资料,以敬畏自然方能和谐相处”为标题,联系实际,自选角度,写一篇论文。(40分)

要求:

(1)立意明确,结构完整;

(2)内容充实,语言流畅;

(3)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4)总字数1000~1200字。

【参考答案】

敬畏自然方能和谐相处

从过去人们靠山吃山、砍树卖钱”的生活逻辑到如今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自然”的内生动力,这是敬畏自然的一种行为转变;从过去人定胜天”的自然认知,到如今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都是敬畏自然的观念转变。可见,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漫长过程中,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和行为都在悄悄地转变,对自然的态度更多是敬畏之心。也正因为敬畏自然,才能更好地保护自然,才能合理地利用自然,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何为敬畏自然”?理解其含义关键在于理解“敬畏”二字。其中,“敬”指的是“尊重、尊敬”之意,“畏”指的是“害怕、畏惧”的意思。故此,敬畏自然”并不是单纯地尊重自然,而是既尊重自然,也要畏惧自然。自然界除了具有丰富的植被,多样的物种,同时由于演化的历史比较复杂,很多现象和物质人类尚未探知,所以,也存在一定的危险,具有一定的破坏性。人类在自然面前是渺小的存在,不能片面地认为人类可以征服自然,无论是心理上还是行动上,都要存有敬畏之心,否则很可能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

敬畏自然才能更好地保护自然,守住生态“红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要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的观念。然而,如今生态环境遭破坏的现象屡见不鲜:从部分地区湿地的急剧减少,到生物多样性丧失再到全球变暖现象......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其一可能是客观上的管理无序,管理错位,其二可能是主观上的保护意识欠缺,不能站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的角度保护自然,植被减少、旱涝多发,甚至是高温天气多发。而和谐有序地生态环境是国家发展的根基。故此,我们要有底线思维,从敬畏自然开始,最终落实到行动上,落实在制度上,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进发展的可持续化,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敬畏自然才能更好利用自然,获得生态“红利”。既要算好生态账”,也要兼顾经济账”,不能过于保守,凡事过犹不及,一味保护自然,忽视有效合理地开发利用,那么将失去持续发展的长久动力。正如中国儒家思想倡导的中庸之道”,我们也要根据实际在保护和开发之间寻求平衡。如今,在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我国已经得到了绿色发展带来的诸多红利”。如今,很多废旧的矿区,被人们进行了多元的改造恢复,有的进行了生态恢复,如铜锣山国家矿山遗址公园、黄石国家矿山公园;有的进行了商业改造,进行二次商业价值再发挥,如上海的深坑酒店;有的进行了文化转型,打造成历史文物游览景区等。可见只有敬畏自然,依托自然资源,不仅能保护好自然,更能获得长久的“红利”。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和美丽中国”的理念都逐渐从文件落到了实地。当下政府正积极调整发展方式,秉承敬畏自然的原则,诠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以客观保护守住生态底线,以理性开发实现绿色发展,真正让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

 

申论相关推荐 >>>

>  会员:申论会员10项权益(申论批改/培养政治素养/经典精讲课/30本学习资料等权益)

>  课程:事业单位写作/综合/申论妙笔乐学班

>  直播:申论妙笔(合集)  |  申论思路拆解(视频)

>  试题:社区考试--申论精选51题

>  资料:申论热点素材科技发展/文化/社会/民生等视频资料)  |  辅警科目备考手册15册

>  研学:2023政府工作报告专项研学  |  2023年月半时政【录播+配套教辅课件+刷题打卡】  |  月半时政-警法

(李谦)
结束  

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来源标注为中公教育”的文章,版权均属中公教育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返回顶部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猜你喜欢换一换 

    微信领取资料
    中公应用程序
    咨询电话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 点击咨询

    售后服务:010-83433000
    商务合作:010-83432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