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申论>申论题库>模拟试题>

申论模拟题:推动乡村善治 留住乡土风韵进入阅读模式

申论模拟题:推动乡村善治 留住乡土风韵 进入阅读模式 加微信 点我咨询

2023-10-25 14:15:33|来源:中公教育 李雨妍

【给定资料】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战略部署。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指出: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同时,要重视调动农村基层组织和广大农民群众参与整治的积极性,使村庄整治建设成为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村民和集体都要为建设美好家园作出贡献。”求解乡村治理方程式”,归根结底要靠集众智、聚众力。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其中,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必须聚焦乡村产业发展关键领域,在农产品加工流通业、现代乡村服务业、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县域富民产业等多个领域切实发力,加强创新、突出合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作答要求】

题干:参考给定资料,围绕乡村治理”这一话题,结合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1)观点明确,内容充实,论证合理,结构清晰,语言流畅;(2)结合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 字幕800-1000字幕

【参考范文】

推动乡村善治 留住乡土风韵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切实解决三农”问题,为新农村建设指明了方向。同时随国家对农村地区的优势政策不断落实,广大农村展现出欣欣向荣之势:从劳动力外流到人才逆向流动,乡村以产业发展的优势吸引年轻人回归乡梓;从垃圾堆叠如山到厕所革命”、屋舍俨然的转变,让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可能......

然而,乡村发展依然问题重重。微腐败”将扶贫拨款中饱私囊;天价彩礼”让乡风污浊攀比盛行;赌博迷信搅得农村乌烟瘴气。乡村发展面临新的难题,亦对政府治理提出新的要求,乡村振兴应积极探索新的治理体系,推动乡村善治。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列好振兴发展“排头兵”。俗俗俗俗俗俗俗俗俗俗俗火车快不快,全靠车头带”。基层领导干部好比这车头,带领乡村这趟列车驶向振兴的终点,基层组织建设不容小觑。当前,一些地区的村两委处于半瘫痪状态,不但没有解决群众的问题,反而滋生腐败的温床。古语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基层干部不起到示范作用,群众看在眼里,同时记在心里,影响的更是政府自身形象。相反,宁波北仑大碶着力打造一支担当有为、干事创业的农村干部队伍。通过创新制度,打开了乡村治理的新局面。由此可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做好基层党建工作,引领示范发挥榜样力量,列好振兴发展排头兵”,打好“攻坚战”。

激发民众自治力量,为振兴发展添薪蓄力。村民自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内容,村民自治就是广大的基层村民群众实行自我教育和管理,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直接体现。当前,一些农村在治理过程中大搞一言堂”,导致群众对于村庄事务积极性不够,甚至因为一些不切实际的政策推行导致群众怨声载道。金峨村和邵家丘村在乡村治理中,创新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强化网格化管理,引导村民自我管理,矛盾得到了有效地化解,极大释放了村庄活力。因此,推动乡村善治,要善于能人,群众的事让群众参与、群众当家。

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农村生活收入的主要来源,自给自足的重要保障,然而当前我国部分农村人均耕地面积有限,收入微薄,而土地流转面临问题,在土地资源的整合方面,一些发达国家形成的较为成熟的先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例如荷兰,虽然土地面积较小却能够成为世界第二大农业出口国,与其大力推行农地整理密切相关。学他人之长,以补己之短。”乡村治理中应始终将农民利益放在首位,不断完善土地法,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文化优势,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真正振兴乡村。

项目名称

 

申论相关推荐 >>>

>  会员:申论会员10项权益(申论批改/培养政治素养/经典精讲课/30本学习资料等权益)

>  课程:事业单位写作/综合/申论妙笔乐学班

>  播:申论妙笔(合集)  |  申论思路拆解(视频)

>  地址:社区考试--申论精选51题

>  资料:申论热点素材科技发展/文化/社会/民生等视频资料)  |  辅警科目备考手册15英寸

>  研学:2023工程项目  |  2023年月半时政【录播+配套教辅课件+刷题打卡】  |  月半时政-警法

(李谦)
结束  

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来源标注为中公教育”的文章,版权均属中公教育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返回顶部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猜你喜欢(一) 

    微信领取资料
    中公应用程序
    咨询电话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 点击咨询

    售后服务:010-83433000
    商务合作:电话:010-83432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