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面试>面试热点>文化>

面试热点:打破寂静的课间”须压实主体责任进入阅读模式

面试热点:打破寂静的课间”须压实主体责任 进入阅读模式 加微信 点我咨询

2024-06-11 08:00:00|来源:中公教育 张旭
 【热点背景】 

一位老师在社交平台上吐槽课间圈养”现象越发严重:七成学生课间不出教室,即使是20分钟的大课间,校园里也空空荡荡。但是学生表示也很无奈,“课间时间10分钟,拖堂2分钟,提前上课2分钟,上厕所不跑都来不及”。

如今在很多学校,学生上卫生间必须排队去排队回,有教师每天在学生卫生间门口值班,学校的操场上从没有学生自由活动的身影,学校里的很多运动设施,比如单双杠都拆除了,还有很多体育器材设施大都闲置。

 

 【模拟试题】 

近日,有媒体报道了不少学校课间圈养现象愈发严重”,许多家长也在社交平台上留言,孩子在课间十分钟,不能去操场、不能上下楼、不能出教室,甚至无法离开所在的过道。对于这种现象,你怎么看?

【中公解析】

一、表明观点

以安全为名弱化甚至取消课间活动的行为,表面上是为学生着想,实际上是对孩子健康成长权利的剥夺,不仅有违课间活动这一教育教学的科学设计和安排,也与相关规制和法律要求相悖。这既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也可以看作教育教学上的“懒政”。这样“因噎废食”的观念和做法亟须矫正。

二、阐述观点

(一)分析“课间圈养”的危害

(1)不利于孩子身体健康。七成学生课间不出教室,既缺乏体育运动,又不能晒太阳促进钙吸收,长此以往,学生体质状况令人担忧。

(2)不利于孩子学习进步。由于学生身心缺少松弛,加之学习压力大,易出现疲惫感,会影响学习效果;而且还影响学生课间交流交往,不利于学生社交,影响学生性格塑造。

(3)不利于家校关系和谐。由于学生身心缺少松弛,加之学习压力大,易出现疲惫感,会影响学习效果;而且还影响学生课间交流交往,不利于学生社交,影响学生性格塑造。

(二)分析为何会出现“课间圈养”

1学校基于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安全考虑,如今大多数学校都是多层教学楼,三四层楼及以上楼层的学生下楼活动不方便,老师又不允许学生在楼道追逐奔跑。

2.部分老师上课“不守时”,不是拖堂就是提前上课,留给学生时间很少导致学生无法自由活动。

(三)如何解决“课间圈养”问题

1进一步明晰学校的安全责任和免责界线。学校必须履行的安全责任要坚决履行,具体到课间,老师既要教育学生哪些危险行为不能有,也要亲自督导或委托班干部监督学生不安全行为。同时,学生课间受伤后,学校哪些责任可以免责,要进行详细规定,以彻底打消学校安全顾虑。

2完善教师的课堂行为规范,明确禁止老师拖堂或者提前上课挤占学生自由活动时间,对此教育部门要进行督导并纳入考核。鉴于高层教学楼上的学生课间无法到楼下活动,要允许学生在楼道适当活动。

三。加强对家长的教育和宣传。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加强教育和宣传,提高家长对学校体育教育的正确认知。同时,也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宣传活动,鼓励家长积极与学校配合,为孩子营造良好的课间休息氛围。


 

面试备考推荐 >>>

会员:0元领取1月面试会员9项权益(面试考情/示范作答/知识清单/经典课程等权益)

资料:2024省面抢先进阶学习包|1元抢2024省考面试3大特权|2024省考面试政治素养精训课

技巧:面试资料每日积累|2024年事业单位精学课堂|20个面试示范作答视频集锦

试题:医疗招聘十套面试历年试题|事业单位面试金题金讲模拟卷|广东省考面试历年题34套

(李谦)
结束  

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来源标注为中公教育”的文章,版权均属中公教育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下载中公教育应用程序

中公精品直播课

多种题型等你来练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添加专属客服

领取备考大礼包

返回顶部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微信领取资料
    中公应用程序
    咨询电话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 点击咨询

    售后服务:010-83433000
    商务合作:010-83432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