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中国>考试信息>报考指导>

2024江西公务员考试报考条件进入阅读模式

2024江西公务员考试报考条件 进入阅读模式 加微信 点我咨询

2024-01-26 14:31:39|来源:中公教育
2024贵州省考招录对象及报考条件

(一)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3.年龄在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8年1月28日至2006年1月27日期间出生),博士研究生以及报考定向招录乡镇(场、街道)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职位的,年龄可放宽至40周岁(1983年1月28日以后出生);

4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5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6具备招录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7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

8具备招录职位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1)设区市及以下公安机关、省公安厅高速交警各直属支队和监狱、戒毒所人民警察职位,年龄一般在30周岁以下(1993年1月28日以后出生);特警职位,年龄在25周岁以下(1998年1月28日以后出生);法医、狱医、心理矫正等特殊职位,年龄在35周岁以下(1988年1月28日以后出生)。

(2)招录职位明确要求有基层工作经历的,报考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基层工作经历。基层工作经历,是指在县级及以下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村(社区)组织及其他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工作的经历。在军队团和相当于团以下单位工作的经历,退役士兵在军队服现役的经历,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高校毕业生实习见习基地(该基地为基层单位)参加见习或者到企事业单位参与项目研究的经历,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基层工作经历起始时间按照关于公务员考录中基层工作经历起始时间界定的意见》(人社厅发〔2010〕59号)界定。

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在校期间参加社会实践、实习、兼职等经历,不能视为基层工作经历。

(3)定向招录“限军队服役5年(含)以上的大学生退役士兵或本省基层项目服务期满人员报考(含在外省基层项目服务期满的江西籍人员)”的职位,报考人员须符合职位要求方能报考。其中,大学生退役士兵是指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服役后已退役的人员(含以在校大学生身份应征入伍,退役后完成入伍前所在高校学业的人员)。服务基层项目人员是指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须为全国项目且服务满两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这四个项目的服务期满、考核合格人员。

(4)定向招录乡镇(场、街道)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职位,报考人员须为本县(市、区)乡镇(场、街道)事业单位(含县直单位派驻乡镇、街道工作的事业编制人员,不含学校、医院)连续在编在岗5年以上(指报考人员从2019年1月28日前至2024年1月27日连续在编在岗),且近年年度考核均为合格及以上的工作人员。

(5)面向2024届普通高校毕业生招录的职位,报考人员须为通过全国统一的高考、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或研究生入学考试,在国内普通高等学校或承担研究生教育任务的科研机构就读,且就读期间人事关系(2024年8月31日前毕业的学生(应届博士毕业生可放宽到2024年12月31日)。

(6)有本县户籍或生源要求的职位,报考人员在公告发布之日前须为或曾为该县户籍,或在该县参加高考。

(二)不得报考的情形

1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

2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或被开除公职的人员;

三。中国人;

4信息;

5.被辞退未满5年的公务员或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

6在职公务员或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含试用期);

7.现役军人;

8在读的普通高校全日制非2024届毕业生(在读的全日制非2024届研究生不能以本科等学历报考,其他情形以此类推);

9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人员。

报考人员不得报考录用后即构成公务员法第七十四条所列情形的职位,也不得报考与本人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人员担任领导成员的用人单位的职位。

本人或家庭成员具有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政治考察工作办法》(公通字〔2020〕11号)规定不得确定为拟录用人选情形的报考人员,不得报考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

公安院校公安专业2024届毕业生,统一参加公安机关面向公安院校公安专业应届毕业生的考试,不参加本次全省录用考试。

除本公告已明确或另有规定外,各项资格条件计算截止时间均为2024年1月27日。

 

2024江西省考备考推荐:

点击进入:2024江西省考公告解读峰会|2024年省考深度系统班-笔面升级版

点击进入:2024江西省考笔试课程(寄宿营系列)|2024江西省考报考岗位查询

点击进入:江西公务员笔试历年试题|2024江西省考笔试学习教案

点击进入:2024年江西公务员考试专用图书: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

(
结束  

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来源标注为中公教育”的文章,版权均属中公教育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返回顶部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猜你喜欢(一) 

    微信领取资料
    中公应用程序
    咨询电话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 点击咨询

    售后服务:010-83433000
    商务合作:电话:010-83432878